用耳朵游泳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3 10:08:40

用耳朵游泳的故事

一位外国女孩,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举行残疾人运动会,报名的时候,来了一个失却了双腿的人,说他要参加游泳比赛。登记小姐很小心地问他在水里将怎样游,失却双腿的人说他会用双手游泳。

又来了一个失却了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问他将如何游,失却双臂的人说他会用双腿游泳。

小姐刚给他们登记完了,来了一个既没有双腿也没有双臂的人,也要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小姐竭力镇静自己,小声问他将怎样游泳,那人笑嘻嘻地答道:“我将用耳朵游泳。”

正式比赛的那一天,人山人海。当失却四肢的人出现在跳台的时候,简直山呼海啸。发令枪响了,运动员嘭嘭入水。一道道白箭推进,浪花迸溅,竟令人一时看不清英雄的所在。比赛的结果出来了,冠军是失却双腿的人。季军是……英雄呢?没有人看到英雄在哪里,终点线的附近找不着英雄独特的身姿。真奇怪,大家分明看到失却四肢的游泳者,跳*里了啊!

终于在起点附近找到了英雄。他沉入水底,已经淹*。在他的头上,戴着一顶鲜艳的游泳帽,遮住了耳朵。那是根据泳场规则,在比赛前由一位美丽的姑娘给他戴上的。

我曾把这故事讲给旁人听。听完之后的反应,形形色色。

有人说,那是一个阴谋。可能是哪个想夺冠军的人出的损招。

有人说,那个来送泳帽的人,如果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就好了,泳者就会保持清醒,拒绝戴那顶美丽*的帽子。

我把这些议论告诉女孩。她说,干吗都是负面?这是一个笑话啊,虽然有一点深沉。当我们完整的时候,奋斗比较容易。当我们没有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脚奋斗。当我们没有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奋斗。当我们手和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耳朵奋斗。

但是,即使在这时,我们依然有失败甚至完全毁灭的可能。很多英雄,在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之后,并没有得到最后的成功。凶手正是自己的耳朵――你最值得骄傲的本领!

拓展阅读

1、蝉的睡前

蝉是聋子吗?

法国著名昆虫学*布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几只蝉在一棵梧桐树上大声地唱着歌。法布尔和他的助手来到树下,他们大声地喊叫着,两块石头使劲地撞击着,后来又拚命地拍手,吹口哨,但是,树上的蝉一点也没有觉察,照样尽情地唱着它们的歌。

是不是声音太小了?法布尔干脆叫人搬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放在梧桐树下,然后让助手看清树上蝉的数目,开始放铳。

“嗵!”土统响了,巨大而尖厉的爆炸声把附近房屋的玻璃窗都震得索索发抖,可是,蝉的歌声一刻也没有停。法布尔让助手数数树上的蝉,一个也不少。

昆虫学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慎重起见,他吩咐助手再装上一铳药。“嗵!”震欲聋的爆炸声再一次响起,但是,蝉依旧若无其地唱着它们的歌。

再也不怀疑了。法布尔终于向全世界宣布:蝉没有,是聋子。他把他的这一发现写进了他的《昆虫的》里:“由此我们能否推断说蝉听不见声音呢?我不敢贸然这么说,但如果有更大胆的人肯定这个推断,我也提不出任何理由来反驳,至少我不得不承认蝉听觉迟钝,可以把这个著名的俗语在它身上:叫喊得像个聋子。”

情过去了许多年,昆虫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蝉有。不过,他的不是长在头上,而是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由鼓膜、弦音听觉芽和上面的感觉细胞组成。蝉也不是聋子,只是他的接受声波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频率过高或过低的声波他都听不到。蝉对同一种蝉的叫声特别敏感,而对人们拍手的声音、吹口哨的声音、喊叫的声音甚至放土统的声音都充不闻,这是因为这些声音的声波,都超出了他们接受声波频率的范围。

一个伟大昆虫学家的伟大名言被改写了。这件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学作文

小时候,我经历过许多情:学牙牙语、学自行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大海........。可是最让我记忆忧心的莫过于是学了。

每当经过池,看见那些像鱼儿一样在水中的人,我就不经产生出嫉妒:为什么他们会,我却不会?我一定要学会(那时我5岁)。从此,我每天都来到池,开始刻苦训练。

一开始,我先自己拿着浮板,最后,要不是腿抽筋就是没有力气了,我依然每天都坚持练习。慢慢地慢慢地,我可以不浮板,自己到爸爸那儿了。可是,我每次一接近爸爸,爸爸就往后退一步,我伸长了手都够不到爸爸,可恶的爸爸!我就是这样被他弄得呛了好几口水。

现在好了,爸爸让我自己一个人了,我只**着头皮下了水,结果我大吃一惊,我了一个来回。我好开心呀,我差不多会了,再加强练习,我就可以浮潜了。果然,这次泰国之旅,我就对如鱼得水了,可以水下翻跟斗、闷气,甚至还能浮潜了。

我很感谢有一个“可恶”的爸爸教练,让我感受到了的快乐和,让我知道了,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坚持就是胜利。

3、水之道掌握规律犹如庖丁解牛励志

孔子他们正在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时,“扑通”一声,一个汉子跳入水中。孔子大为吃惊,以为这个汉子有什么伤心想寻短见,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学生顺着水流赶去救那个人。

出人意料的是,汉子在了几百步远的地方又露出了水面,爬上岸,披着头发唱着歌,悠然自得。孔子走上前去,诚恳地问道:“你的技巧真是高超啊,居然能在这样的水中自由畅。请问,你有什么秘诀啊?”

那个年轻汉子笑着说:“没有,我没有什么水的秘诀,或许是成长中按照天生的习*的原因吧。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因为一切都顺应自然。我能顺着旋涡一直潜到水底,又能随着旋涡的翻流而露出水面,我不会以自己的生死得失来左右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着水流的规律来。”

孔子又问道:“什么叫做按照天生的习性呢?”那汉子回答说:“就是说,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适应山地的生活环境,这叫做出自本来的天性,如果我在水边长大则会去适应水边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成长顺着生来的习性。不是有意地去这样做,就叫顺应自然。”

孔子听了汉子的一番话,若有所悟。

寓言中的汉子能在水中自由畅,全倚仗于顺着天性成长。一个能找到生活中的规律并掌握规律的人,做起情来会得心应手,并且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遵守客观规律,是做好一件情的不二法门,“庖丁解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点击查看更多用耳朵游泳的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0453.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