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随笔
严苛的宿舍检查标准看似不近人情,却如一把戒尺,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让学生由“自律”走向“自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社会将一片混乱。标准是“框”,行为规范为每个个体限定范围,让每个个体自觉形成规范,从而树立道德之框,在此基础上的自由才算是真正的自由。
孔子有“克己复礼”的高度自觉,文人士子只有“修身齐家”而后才能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便笑他迂腐。许衡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主”便是心中的道德约束力。道德是“框”,它是每个人在不断深化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约束着人的行为。我们的*员**、公职人员心中也应做到“我心有主”,要有伦理道德之主,*纪国法之主,理想信念之主。如果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人都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不跨底线一寸,不越雷池一步,我们的社会将更加风清气正。
来自外界的规则、法律的约束是道德之外的另一具“框”。它的强制力对于约束人的行为有着更大的作用。
自1954年我国第一部xx颁布以来,法律便成了每个国人心中无形的底线。你可以有在线上行使自由的权利,但一旦越线,便是两个世界。*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即便是昔日位高权重的“大老虎”也得落入法网。试想,若无法律的约束,将会有多少人肆意妄为,造成多少人的心痛?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由一个“礼”制的国度开始向“法”制的国度转变。而法律的约束,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礼”还是“法”,都是人类在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契约,都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框”。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礼与法都是文化自律的体现。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内心的良知,都必须遵守社会的法规。正是因为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条条框框,才让人们成为宇宙万物的主宰。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框”里,“框”里的人都是自由的人。
拓展阅读
1、关于大自然的随笔素材文本 感受大自然美文精选
夜里,从地平线生出一颗红色的火球,为早晨带来了第一丝光亮。随着雾气散去,大地也逐渐恢复了生机。天色由黑转紫,由紫转黄,再慢慢变成白色。小动物探出头来准备开始它们忙碌的一天。
早上,是大地万物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蝴蝶蜜蜂在五彩缤纷的花丛间飞舞着,忙着采花蜜。小兔子在绿油油的草原上蹦蹦跳跳。小鸟们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说着悄悄话。仙女们轻轻点一下七彩魔棒,大地立刻显得绿意盎然、生气蓬勃。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小鱼儿在溪中游着,没有人会打扰它们,也没有人会惊吓它们,好不快活!小花小草像唱双簧似的在风中摇曳,像是在说:“你看!这一天是多么美好!”瞧!远方有苍翠的树林,有好多小动物在那里觅食。看哪!在天边的那座高山,在太阳的映照下,散发碧绿色的光芒,好像宁死不屈的战士,又像豪迈的*。瀑布从山上“哗”的流下来,彷彿千军万马在奔腾吶喊。抬头一看,金黄色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大地。顽皮的白云宝宝和太阳公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上玩捉迷藏。白云宝宝就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变变变,变成爆米花;变变变,变成冰淇淋;最后,再变成一支好大的棉花糖,让人看了忍不住口水直流。
忙碌的一天终于过去了。黄澄澄的夕阳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上。它发出的最后一道金色的光芒,跟大海相互映照,成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傍晚时,在原野上燃起熊熊的营火,小动物们围着营火,感谢大地之神赐给它们食物。大地充满欢乐。
随着夕阳西下,黑夜女神乘着月亮马车悄悄的来到人间。她挥一下魔棒,点燃了满天的繁星;她再挥一下魔棒,大地恢复了宁静,连一片叶子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黑夜女神离开了,只留下皎洁的月光,守护的大地。小动物都睡着了,只留下智慧长老猫头鹰,“咕咕咕”的叫着,不知道在叫什么?
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天空、有白云、有草原、有森林。每个景物都照着一定的规律循环运行。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自然的景物渐渐被破坏了。汽车废气污染使暖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终究酿成北极冰块溶化,北极熊无法生存。人类滥杀动物,使许多动物濒林绝种。人类建筑城市,使许多自然景观越来越少。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在也看不到这些好山好水了。我们应该尽量步行或骑车,不滥杀动物,好好维护大自然,让大自然生生不息。不然,大自然一反扑,最后遭殃的,还是人类自己啊!
2、关于大自然的随笔素材文本 感受大自然美文精选
大自然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大自然真是美妙啊!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空、在树上叫来叫去的小鸟、还有漂亮的小花,大自然的美让我觉得开心,因为有大自然我们才有新鲜的空气。
有时候假日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我会看到许多植物,像是颜色鲜艳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在天空上飘来飘去的白云也呈现出许多奇形怪状图案。
大自然的景物有很多种,颜色也不同,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爬山,我本来不知道山上的美,经过这次去爬山的,我才知道山上的空气是多么新鲜的,我也享受山中独特的声音,从山上往下看,我看到了高大厦、还有准备上班去的车子,去山上也可以动一动身体、也能看到许多美景。我也希望爸爸妈妈能常常带我们来山上爬山。
欣赏完大自然的美,我感觉到大自然对我们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要感谢大自然,如果没有大自然世界就不完美了,也没有新鲜的空气。
3、语文自主学习随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只有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二、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究。探究的兴趣引发了,探究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纵深思考。
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并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三、开展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加学生“躬行此事”、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
1.演一演。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执教《谈礼貌》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我先让学生分组,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并确定具体演哪一个事例,然后写成剧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形象、最具创意等等。
2.辩一辩 。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我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阵营,“正方”和“反方”就“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和生命”展开辩论。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也充分体现出来。
3.唱一唱。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我让学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曲--《春天到》。学生随着歌声的飘荡,他们的思绪也来到了春天,来到了郊外。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呢?用音乐、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活动方式很多,具体选择哪一种,要注意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等等。课堂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走进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就会多一些活力,而学习能力也会全面的提高。
4、关于大自然的随笔素材文本 感受大自然美文精选
大自然在世界中无所不在,不论在城市、乡下、海边或是山上,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如果我们可以走出繁琐的生活,投入大自然温暖的怀抱,并且无忧无虑的欣赏它的美,这是一件多么每好的事情。
每天的早晨,公鸡用它那嘹亮的嗓叫醒沉睡中的太阳公公,让太阳公公的微笑唤醒大地和万物,并且为大地洒上一层亮亮的金光,到了晚上月姑娘甜美的笑容,就像亲善大使的笑容一样的亲切,而月姑娘背后黑丝绒般的天空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伴随着月姑娘一起站上黑夜的舞台上表演。
在高耸的山谷间,瀑布从山顶直冲而下,伴随着山谷中的回音激起朵朵水花,山腰上的小溪以及茂密的树林,好像帮山为了一条蓝色和绿色互相搭配的皮带,而云雾笼罩之间,山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配合着云海的起伏,让这里的美景更像幅山水画。
在这清澈湖水的水面上,映着云彩和天光,还有把太阳照射下来的阳光,反射到天际,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彩虹,清澈的湖水也把旁边那一座座高耸的山脉映在湖水上,让山脉拥有更多多采多姿的层次。
春天来了,树木和青草长出新芽,为大地穿上了一件青色的衣裳,配合着池塘边蝉儿唧唧唧、青蛙呱呱呱以及鸟儿啾啾啾,交织成了一首夏日交响曲,山坡上的花也在这首夏日交响曲中办起选美比赛,大家一起争妍比美,好不热闹。
大自然就是这么美妙,大自然就是这么广大,大自然就是这么变化万千,我希望自己可以与大自然相伴,成为它永远的好朋友。
5、关于大自然的随笔素材文本 感受大自然美文精选
一栋栋高楼大厦是束缚住自己的牢笼,阻隔了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但谁说大自然一定得是壮阔的山石,或者是悦耳动听的天籁美声呢?其实,你只要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到处都可以看到大自然之美。
天空,是最令我陶醉的,不同时间他总有不同的风情,像是一个多变的少女,时而开心,时而忧郁,云的飘移变化多姿,加上阳光这个色彩大师的画笔,为天空增添了无限风光。云千变万化的姿态,彻彻底底地激发我的想像力,有时像是一只大独角仙,有着大角。到了晚上,黝黑的黑夜挡住灿烂的阳光,闪烁的星星将这块黑色的画布点缀得多采多姿,而明亮的月亮,依旧用他那温暖的月光,指引夜归人的道路。
有时,我会沿着彷彿永无止尽的海岸散步,将贝壳捡拾放在耳朵聆听他的歌声,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蔚蓝大海,我将心中的思念寄託于他,希望他能理解我的心。大海,他用无数只手拍打岩石,波涛汹涌的浪花,若隐若现的泡沫,这样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大自然之美,也不只有视觉,当我早起书桌前,此起彼落的鸟叫声,犹如天籁之音,就像一个智慧型闹钟呢!
大自然就像是一位艺术家,他用他那鬼斧神工的画笔,为四处装饰,我们对他的作品叹为观止;大自然是一位声乐家,他的天籁美声,是人无法模仿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他媲美的;大自然是一本百科全书,他教导我们许多东西;大自然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她孕育了天地万物,她把我们拥抱于她温暖*膛,使我们成长茁壮。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