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生活随笔记
一阵凉风徐徐吹过,我舒服地闭上了双眼,深深地吸了口气,啊!这是秋天的味道,秋天来啦!
我漫步在公园的草地上,满满的绿色现在有了一块块枯黄,似乎在告诉人们,夏季远离,秋意正浓。草地上有一棵古老的大枫树,树上的枫叶已经红了,如同一团团燃烧正旺的火焰,它们被带着一丝凉意的秋风吹拂着,好像在向我点头致意,然后随着秋风轻轻飘落到我的脚边,欢迎我的到来。
我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那一片片的枫叶也争先恐后地跟在我的左右,或许很久没有人来陪它们玩耍了吧!我安静地躺在草地上享受这清凉的晚风,枫叶们也不再调皮了,而是静静地陪伴着我。
突然,我的手心有些痒痒 的,转头一看,原来不知何时,有一片小小的,火红火红的枫叶飘落在我的手中。我把手一扬,手中的枫叶像一只红蝴蝶般飞了出去。在我眼里,这片美丽的枫叶变成了一位舞者。无形的风中,它飞快地旋轉着,忽上忽下,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打风车”……看得我眼花缭乱,更是流连忘返。
过了一会儿,它似乎累了,不再转了,便缓缓落下,和其他枫叶一起躺着,好像睡着了……
拓展阅读
1、我就是一个神算子生活随笔
2022年8月3日。去年在女儿的鼓动下他把市中心的一套楼房卖了,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位置极佳,卖了800多万。父女俩想着去郊区买一套别墅,有底有楼有院子,女儿要有一间放映室,他要一间乒乓球室,还想在院子里种菜。我问他区区800万够吗?他说女儿发话了,总房价控制在1500万之内,剩下的她出。
这别墅买了一年了也没买到,不是没有房子,而是他看上的,她女儿一概看不上,因为她为老爸着想,一定要买离三甲医院近的,因为他年纪大了嘛。切记有个住在别墅里的名人就是因为突发疾病,没来得及抢救而去世了,就是因为离大医院太远,救护车来晚了。这教训太沉痛了,绝不能让自己的亲人重蹈覆辙。
自从卖了房子,跟着中介四处看房成了老**的工作,他是必须承担这个重任的,因为女儿在国外工作,如果中介一说看房,她就飞回来,估计赚的钱就全都贡献给航空公司了。他看过房子后,只要有中意的,就在微信上与女儿沟通,买与不买女儿说了算。
上个星期天,房屋中介与他约好去看房,上下午都排满了,晚上与我聊天,我问他你今天看房怎么样啊?有战果吗?
他说:今天看的房都特别近,过去都是五环以外的,或者即便稍微近点儿,四环以外,都是1千6、7百万, 2000多万,四环以内的,好家伙都是两三千万,真是不买房不知道房子贵呀。
他里嗦给我历数了看过的房子,最后终于切入正题:我看上一套,在马家堡东路,213平米的,五间房,地上一层,地下一层,装修的也还可以,不用大动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了,而且还便宜,才1100万,在我看的房里边儿,真算便宜的了。条件看着也不错,1100万,算是良心价格。而且我看这个小区,物业环境还好,像模像样儿的,人车分流。将来你要是过去玩儿一玩儿转一转,*觉得还像个样儿,不说是富人区吧,起码给人的印象是。我打算待会儿就给孩子汇报一下,把参观的情况跟她说一说,催促她一下,争取把这套房子拿下来。
我说你赶紧汇报去吧,我估计你女儿肯定不同意。其实我这不是估计而是定论,我就是怕影响他的心情,才说是估计。
他问我为什么,她不同意的原因是什么?
我赶紧给自己打圆场:她不是要买别墅吗?你不是要买带院子可以种菜的吗?这离你们俩的愿望相距甚远呀。
他又给我解释了一番这套房子使他满意的地方,
我便顺着他的意图说,这套房子真是挺好的,要说合起来才5万一平,213平是吧,还不到5万呢,真是不错,我要有钱,我也买一套。我嘴里这么说,心里还是觉得她女儿肯定看不上。
第二天晚上我问他你跟女儿联系了吗?她同意你看上的房子吗?
我一跟她说他就不同意,她说不买,你看上的都不行,你老了,什么都反应不过来,别人一忽悠你就买呀,以后别跟我说房子的事,说了我也不买,我这儿早都弄好了,你一切听我安排就行了,你说这孩子。
我说怎么样,昨天你跟我一说,我就说你女儿肯定不同意。
说实在的,我这个人还真是有点先见之明,有很多次都验证了,这一次我又说对了,冥冥之中我就是一个神算子。
2、关于周末生活随笔
2019年秋天,来到郊外一座深山,偶尔发现一处新建的山居民宿,民宿由一幢幢别墅组团而成,于是便临时起意住了下来。到了夜晚的时候,发现房间的屋顶有很大一部分居然是由玻璃覆盖的,通过硕大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夜空的星星与淡然的流云,于是和孩子一起观望了星空许久时间,直到困意袭来,各自睡去。
这是我关于周末度假的最后一个深刻的记忆。近两三年来,每当心情不怎么好想要出去玩的时候,总会想到这个场景。三年前度假的那个地方,距离居住地不过三百来公里,放在以前,周五下班的时候**就可以过去,而现在,则需要反复权衡会不会受疫情影响,想来想去,就取消了计划。
我的周末生活起源于2008年。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出去过周末的经历,但直到2008年,每个周末必然去郊区度过,成为一个习惯。至于为什么周末生活从这年开始,原因也很简单,那是因为家里有了第一辆车。车能放大人的活动空间,从2008到2018年这十年间,利用周末时间,我们把北京所有的郊区都逛了一个遍。
所谓的郊区周末度假,其实很单调,主要由以下几个流程组成——出城堵车,安营扎寨,喝酒打牌,返程堵车。回想过去那段美好的周末生活,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烧烤,自带烧烤盘和木炭以及穿好的羊肉串、鸡翅,走到哪儿烤到哪儿,在山脚的河沟边烤,在山顶的泉水边烤……那时,不少地方都辟有供游人烧烤的地方,现在这种地方已经基本寻不到了。
第二件事是打麻将。在家里打麻将是没啥意思的,每当两个以上家庭出游的时候,总会随车携带简易麻将和麻将桌,吃完午饭后,或者晚上睡觉前,都会玩一会儿。有一次堵车严重,干脆把车停路边空闲处,两家人在路边打起麻将来,引来不少羡慕(嫌弃)的眼光,那时年轻,对此不以为然。
这两件事情,时常让我想起图书或报纸描述过的周末生活,“每到周末,开出城的汽车,在出城的道路上排成了长队……有的家庭因为忍受不了排队,干脆停车到路边的小树林里烧烤去了。”这样的描述,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无数次经历过,虽然单调,但乐此不疲。疫情期间,不少人怀念**度假拥堵的路上,觉得能被堵着,也蛮开心的,起码知道,车队前前后后的人,都有着度假式的轻松。
我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五年。可能那会儿还不像现在这么“内卷”,职场压力并不算大,周末加班的时候也不多。反正在我的记忆里,上过五年班,周末顶多加班过三五次,多数时候,都是工作日加把手,把事情提前搞定,以便领导在提出加班要求的时候,把任务一交,扬长而去。我觉得,我们这批“70后”,对周末的重视与捍卫,还是很认真的。
期待疫情之后,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快乐的周末生活方式。
3、丁香花丛生活随笔
谷雨那天,我去天坛,没有想到,不是休息日,人居然那样多——大多是去看丁香花的。这时候,西府海棠落了,紫藤花还没开,正是丁香一花独放的时候。
天坛里所有的花,都是这几十年栽的。明朝建天坛是皇家祭天的圣坛,只有松柏,没有一朵花。如今,这一片丁香花丛,有百米之长,成了北京有名的丁香赏花之地,盖过了法源寺曾经网红的丁香花海。
虽然来天坛那么多次,都错过了丁香花开的时节。这是我第一次见天坛丁香怒放的盛景。记忆中,这里的丁香是紫色的,眼前却是一片洁白如雪,看来记忆是不可靠的。如今,不可靠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从南头到北头,穿过丁香花海时,一树树雪白的丁香花映入眼帘,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却是雪花没有的。游人很多,摩肩接踵,都是拍照的,人气旺得胜过祈年殿前。丁香花丛西侧,有一溜长椅。坐在那里的人,大多是拍照累了休息的;或是换装的,换上漂亮的衣服,再去丁香前拍照。转了一遭,我来到这里,看长椅上几乎坐满了人,只有一位老人的旁边是空的。
我坐在他旁边,向他客气地打了个招呼。老人手里捧着一本书看,抬起头冲我点点头,算是回礼,然后,接着低头看书,神情很投入,好像书中有什么迷人的小鹿或仙女,生怕瞬间就会跑走,再也找不到。
我很好奇,问老先生:您看的什么书?
老人没有理我,只是把书的封面抬起来,让我看了一眼,是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早些年,商务印书馆出了一套汉译名著,这是其中一本,白色的封面,书名很醒目。封面有些破旧,显得脏兮兮的、风尘仆仆的,显然书有年头了。
老人看见我面露惊讶的神情,似乎有些隐隐的得意,随手翻了翻书页,仿佛显摆一般,让我看看:这可不是一般小说之类的流行读物。我看见书中的字下面,都用密密的红线勾勒了,满满一页,全是红线,像是一道道红丝线,将那一行行的字全部紧紧绑住,不让一个字溜走。
好家伙,叔本华,您够厉害的呀!我禁不住说。
老人这才对我说了句话:你厉害!
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表扬我对他的赞扬?还是揶揄我居然也知道叔本华?我赶忙说道:我厉害什么呀,还是您厉害!您这是本老书了,老早就看过了,现在还在看,您多厉害呀!
老人浅浅一笑,不再说话,继续埋头看他的叔本华。
我从书包里掏出笔本,开始画丁香树丛。我们两人,互不干扰,一个着眼于热闹的眼前,一个沉浸在遥远的过去。
不知什么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声音:爷爷,您画得真好!
转过身,看见背后站着一个小男孩,在看我画画。
一般在天坛画画的时候,总会有小孩凑过来看。小孩子好奇,天真可爱。我特别愿意和他们说说话,会得到清纯如水的交流;当然,有时还会得到他们的表扬,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有时,也会因此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童年,或想起远在国外的小孙子。
我把画本递给他看,逗他:你看我画得行吗?
他立刻说:您画得这哪儿是行啊,简直是太好了!比画家画得都棒!
我笑了:你可真舍得用词,这么使劲儿地夸我!
他也笑了:我妈说了,对别人讲话的时候,要多夸人家!这样人家高兴,就会喜欢你!
坐在旁边椅子上的女人说话了: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这话了?
我才看见,孩子的母亲正坐在那里,笑吟吟地望着我们。
小男孩不理他妈妈,指着画本对我说:您要是再涂上颜色就更好看了!
我说:对,我回家就买颜色去,把它给涂上!
小男孩满意地笑了。
我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到六月份就十岁了。
我又问:上四年级了吧,今天怎么不去上课?
他妈妈在旁边替他回答:早上他说肚子疼,我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一听就说那今天不用来了。我对小男孩说:不去正好,要不**还带不了你来看丁香呢!
小男孩笑了。
他妈妈对他说:快跟爷爷说再见吧,咱们该回家吃午饭了!
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跑走了。
中午时分,丁香花丛的人少了很多,长椅上也空了好多。我也准备到百花亭再转转,看看那边的牡丹有没有冒出花骨朵来。看身边的老人还在认真地看书,我没打搅他,起身悄悄地走了。转了一圈回来,我又走过丁香花丛前,看见老人还在读他的叔本华。浓郁的丁香花影,斑斑点点,映现在他身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qlj.top/articles/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