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下笋芽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待dai)及新词,认读6个字。
2、自选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从第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两句话抄下来。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产生愿意在 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知道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
教学难点:
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 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有关笋的知识
教学具准备:
投影
教学课时数
1
板书设计:
谁在呼唤:春雨姑姑 竹妈妈 雷公公 小草弟弟
笋芽儿变化:撒娇、懒觉 吓住 向上钻 脱、长成强壮竹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出示课题,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笋”字。
同学们:见过笋芽儿吗?生介绍了解到的有关笋的资料。
师补充。
二、检测预习
1.读生字,准确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投影出示词语,读一读。
弹奏 黑乎乎 扭动 央求 撒娇 瑟缩
叨唠 暖烘烘 滋润 阻碍 强壮 裹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喘、烘、润”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
3.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阻碍、照射、自豪。
4.动作演示识记。如,喘气、阻拦。
5.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山冈、笋。
6.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7.写字指导。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了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 )。
四、作业:
1、写生字,组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笋芽儿,看看小笋芽儿是怎么长的?
二、朗读感悟:
观察插图,激发兴趣。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2.教师范读,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读读,画画,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的呢?读一读。
(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
(2)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
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读。
小草长出来了吗?高兴吗?读一读。
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继续读课文。
4、读全文,想一想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漆黑 沉睡 撒娇 呼唤 唠叨 爱抚
滋润 照射 温暖 自豪 健壮 叽叽喳喳
2.句子积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
3.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4.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四、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编一条谜语。
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
五、扩展运用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
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
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配乐朗读、自配乐曲歌唱等。
拓展阅读
1、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分米和毫米认识北京版
1、 通过测量铅笔和纸条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2、 通过观察和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导引目标,激趣导入。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分硬币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你们仔细听:(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生:铅笔 师: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 :铅笔有多长)
师:同学们,量铅笔有多长,就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上半年的时候学过两个长度单位它们是什么? 生:米、厘米 师:你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比一比(生用手比画)
师:1厘米呢?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米=100厘米 板书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我们上学期学到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首先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应该学会哪些内容,请看黑板,谁愿意来读一下:
1、 通过测量铅笔和纸条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2、 通过观察和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测量铅笔。引入分米 1、 出示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来猜一猜它的长度。
师:老师手中有许多根一样长的铅笔,下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些铅笔几厘米呢? 指生回答。那你们估计的对不对呢?请大家测量一下验证你们的猜想。
2、 请同学测量一下 3、 汇报结果。
4、 每根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那我们也可以说是1分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长度单位:分米(板书)用字母DM 表示 (二)
分米与厘米、米的关系 1、 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1分米从哪到那,同桌相互之间指着看一看。
2、 在你的尺子上数数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尺子要找到这么多1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师:怎样能表示的更准确些呢?用你的一只手的拇指按在“0刻度处,食指按在”10“刻度,然后把尺子拿开,这就是1分米。像老师说的这样,跟同桌一起做,看谁比划的准确。
3、 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4、 米与分米的关系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纸条,用尺子量出1分米剪下来,让你的同桌帮你检查一下,你量的准确吗? 请同学们把你手中1分米纸条粘到黑板上,听我的要求,沿着这条线,一个纸条紧挨着另一张纸条去粘,好了,同学们都已经粘好了,咱们班一共九个同学,那么老师呀也剪了一张1分米的小纸条,也粘到这里,那么黑板上一共有几分米? 生:十分米 那我们刚才学到过,1分米=多少厘米,好,那我们就10厘米10厘米的数一下,10厘米,20厘米。。。。。。
好,你发现了什么,10分米=多少厘米=多少米呢? 板书:10分米=100厘米=1米 三、学习毫米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笔袋中随便找出一支铅笔,量一量是多少厘米产。
你们手中的铅笔是整厘米的吗?(不是),当在测量的时候遇到这种不够1厘米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有没有比1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第二个长度单位,齐读。
师:关于毫米的认识,你想知道什么? 问题一:1毫米有多长? 问题二: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 认识毫米 (1)
请同学们观察直尺,在每间隔1厘米之间有许多什么(小格子),那么一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MM 板书:毫米 MM (2)
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 长度吗?请你找一找,找到后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请你找到5毫米的位置,指给你的同桌看。
(3)
数一数,每1厘米之间都有多少个小格? 3、1厘米=多少毫米 你有什么了发现?生:10毫米正好等于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这个关系式:1CM=10MM 2、 建立1毫米的表象 你能用手比划出1毫米大概有多长吗?有什么好的方法。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分钱硬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将硬币慢慢地抽出,那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大约是1毫米。再做一次,体验一下,你有什么感受?那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个光碟的厚度大约是1()齐说 3、 实际测量 所以毫米虽然短小,可你别小看它,学习了它,它可以帮助厘米,量出不是整厘米数物体长度。那我们来测量一下手中铅笔的长度,现在你能准确的说出铅笔的长度了吗? 谁能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当测量物体长度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时候,可以在厘米后面加上毫米,这样它的长度更加精确了。
以上便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掌握的新知识,来,齐读:1、通过测量铅笔和纸条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2、通过观察和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学会了吗?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
2、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所学额统计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描述、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统计
难点:根据统计数据解决简单问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还有谁和你一天过生日吗?你想知道那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最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统计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情况。
2、实践操作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知识,不仅知道了怎样收集数据,还学习了很多统计的方法,下面请你在的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统计同学们的生日情况。
(1)小组交流
先收集同学们的生日数据,(同学们可以用写字条的方式,由小组长收集交给老师,也可以组长举手统计……)
再整理数据(举手统计,画正字统计,画其他符号统计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方便大家共同整理,老是把12个月的表格贴到黑板上。
全班同学生日情况统计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贴一贴
说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到组长处取彩色小圆片,并贴到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3) 整理数据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数据,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结果
(4)说一说
根据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小熊文具店(书96页1题)
2、汽车的快慢(书96页第2题),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喜欢的动物。(书96页第3题)能够准确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4、下面是*小组14名同学喜欢看的漫画书统计情况
西游记 熊出没 喜洋洋和灰太狼
3人 5人 ( )人
(1)补充完表格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知道喜欢看( )的人最多,喜欢看( )的人最少
(3)买一本《熊出没》9:00元,买6本需要( )元。
(4)买一本《西游记》要18元,买一本《喜洋洋和灰太狼》要9元,买一本《熊出没》9:00元,*带了40元去买这三本漫画书各一本,他的钱够吗?
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笔算,能够熟练运用口算、竖式笔算进行计算,会估计物体数目。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竖式笔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加减法
1、口算加减法
把整百整十数看成整整百数和整十数的和,然后相加减。
1、计算的方法
(1)竖式计算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2)加法:减法验算,或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减法: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2、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
(三)基础练习
填空题?
1、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 )。
2、甲数是700,乙数是125,这两个数的和是( ),差是( ) 。
3、的三位数与的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数学书93页第9题(6道计时计算)?
数学书第93页第10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拓展练习
1、罐头:每盒5元 饼干:每包4元 面包:每袋6元
(1)买6包饼干和1盒鱼罐头,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带了20元钱,买了2袋面包,还剩多少钱?
2、水果店原来有123千克苹果,又运来589千克,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3、火车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车320人,上车412人,火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
4、图书馆有故事书34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2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练习
1、红红的奶奶今年的岁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一个的一位数,你知道红红奶奶今年多少岁吗?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和是75,那么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3、儿子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再过5年,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