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糖和盐哪去了》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2

幼儿园科学《糖和盐哪去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2、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盐、糖。

三、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2、观看动画片:你喜欢三明治吗?

(1)你喜欢三明治吗?你尝吃过的三明治是什么味道的?

(2)嗯,三明治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二)通过实验了解溶解现象。

1、引导幼儿尝味道。

(1)老师这里有一杯饮料,谁来尝尝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

(2)知道为什么是甜的吗?(因为里面有糖)

(3)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

2、教师示范小实验

(1)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①师示范操作方法:先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

②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

(2)观察盐到哪里去了?(请3—4名幼儿来同时操作)

①师:老师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②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都知道糖作盐能在水里溶解。

3、幼儿进行实验

(1)认识材料。

师:现在老师先请你们看一看你们桌上有什么东西?

(2)幼儿动手实验。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①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上杯子、一个勺子、还有果汁粉。

②操作时可以自己选其中一样东西放到你的杯子里,用小眼睛看看

③你倒的这些东西会不会像糖一样藏在水里看不见,溶解了呢?

④在操作时还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抢。

⑤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果汁粉、米、奶粉放到水中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三)结束部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拓展阅读

1、膨胀食材大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对小树叶探索的兴趣。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初步发展的对比观察能力。

3.认识树叶的基本特征,解树叶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Ppt:树叶的作用

2.课件:树叶粘贴-昆虫

3.采集各种树叶

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讲述活动《我采集的树叶》

讨论:你采集的是什么树叶?它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

1. 观察感知树叶的多样性。

(1) 提问:这些叶子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2) 小结:叶子的颜色很丰富,有黄色、红色、绿色等;

形状也各种各样,有手掌形、扇形、针形、椭圆形等;

大小也不一样,但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2.引导按意愿给树叶分类。

(1) 同时出示绿色针形树叶黄色手掌形树叶,启发找出不同。

(发展对比观察力)

(2) 自主给树叶分类,并介绍分类依据。

(如大小、颜色、形状;通过自主分类巩固对已有经验的掌握)

3.树叶的种类

心形: 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

(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如桃、 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如果是卵形倒转,叫做倒卵形,如玉兰、花生的小叶。)

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仙人掌的叶。

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4.引导解树叶的作用

课件演示:树叶的作用

蚕宝宝爱吃的桑叶

有助消化的山楂树叶子

*身体的核桃树叶子

可以驱蚊的'桉树叶子

还可以做肥料

5. 欣赏树叶画

课件:树叶画—昆虫

三、延伸活动

解特殊公用的树叶

(如可以吃的树叶、有特殊本领的叶子等)

2、膨胀食材大班

活动目标

一、探究发现不同的纸在水中的变化,感知纸的吸水性。

二、习耐心、细致的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三、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具:四种纸的展板、大记录表、塑料纸、纽扣面膜纸。

二、具:纸娃娃若干、记录表、透明水盆、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一)出示四种纸的展板,认识纸。

师提问: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纸,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纸?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纸?

(二)小结: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餐巾纸、报纸、绘画纸牛奶盒纸。

过渡:我用这四种纸做四个纸娃娃。你们看!今天纸娃娃们要做潜水运动员。

师提问:你们猜谁会"潜水"?为什么?

二、动手实验。

(一)介绍材料:每桌有一个透明塑料箱,四个不同材质的纸娃娃,一份小记录表。

(二)做实验,师观察。

三、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一)提问:纸娃娃放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二)各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小结:原来不同的纸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纸最容易吸水最会潜水,牛奶盒纸最不容易吸水最不会潜水,报纸绘画纸也会吸水,但是吸水的时间会长一点。

四、延伸活动,解不同纸的作用好处。

(一)由纸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纸塑料纸的对比实验。

(二)小结:不管是吸水性强的纸还是吸水性弱的纸,它们各有各的好处,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五、延伸结束。

再找找不同的纸,拿到活动室来做实验。

活动反思:

一次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已有的经验,一次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习环境,让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给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得经验。

3、膨胀食材大班

活动目标:

1、解不同动物奇特的用餐方式,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2、尝试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动物用餐的样子。

活动准备:

1、课件 2、请小朋友事先解一些动物们进餐的方式活动准备:

一、师表演吃东西的样子,请猜测,激发参与的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几样好吃的,你们来猜猜看我在吃什么?用什么方式吃的?

1、师做舔冰淇淋、咬汉堡、吸面条的动作。根据猜出来的答,一一出示图片。

2、自由表达所解的各种动物用餐的相关信息。

师:原来我们吃东西有这么多的方式,那动物们有些方式呢?

二、语言表达与肢体表现。

1、看动物们"享用美餐"的图片,引导用语言说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鸟啄虫子、蟒蛇吞吃老鼠、狮子撕咬猎物。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说这么多动物的用餐方式,张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几种动物吃东西的方式,先来看看牛,你仔细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吃?

2、鼓励模仿动物的样子,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你们来它吃动西的方式。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也是用这个方式吃的?

:原来动物有这么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实还有些动物特别的聪明,会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们一看。

三、迁移、想像。

1、继续看图片,观察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海獭用石块敲开贝壳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什么工具,怎样享受美食?

: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来享受美食。

这是谁?你认识吗?它是怎么吃的?

:海獭利用石头敲碎贝壳用餐的。

2、讨论,我们人类利用些工具来吃东西呢?

师:动物们真聪明,会利用工具来吃东西,那我们人有利用那些工具来吃东西呢?你知道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师:动物们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动物他们有不同的用餐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一看。

四、观看动物用餐视频,拓展视野

:动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其实动物们除奇特的用餐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等着我们发现,我们回到室后进一步探索他们的秘密吧!

4、膨胀食材大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2、*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3。*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师小结:*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引出尾巴没有)它的尾巴?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自己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怎么办?(知道壁虎的尾巴断,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科学《糖和盐哪去了》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9506.html

热门阅读

  1. 学生旷课检讨书
  2. 201鸡年跨年祝福语精选
  3. 致初中毕业的青春句子
  4. 18岁生日的祝福语
  5. 教师节尊师重教演讲稿
  6. 夏天养生短信问候语
  7.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诗句鉴赏
  8. 关于《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
  9. 席勒的名言集锦
  10.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分析论文
  11. 201年清明节小长假祝福语
  12. 担保人的保证协议范文
  13. 九月祝福语短信汇总
  14. 端午节快乐作文650字
  15. 超市供货合同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