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1

《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内容选自选自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8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1)》,该单元选择了一首经典的根据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我们大家跳起来》为C大调,3/4拍,a+b+a+b1的一段体结构,旋律明快,情绪活泼,是一首能清晰表现出旋律进行的歌曲。

教学对象分析:

这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从认知角度接触音乐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两年多音乐学习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唱了许多歌曲,也能进行一般的视谱,对旋律的进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三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强,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应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2、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能进行简单的级进、跳进的旋律编创。

10—15分钟(微型课)

卡片、钢琴、PPT

1、师生问好。

2、打手势唱歌谱。

(1) 唱歌谱第一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准、拍要稳,手势也要对”。

(2) 唱歌谱第二乐句并打手势,速度稍慢,因第二乐句音型相对密集,教师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3) 齐唱第一、第二乐句歌谱并打手势,请能力强学生到前面做小老师。

3、理解和认知旋律的进行。

师:同学们,刚才在你们的手势里,已经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旋律进行的三种形态—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A.教师打手势演示,学生也同时打手势并观察,共同找出第一乐句前1、2小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B.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第二乐句节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3) 学生分组练习

A.将学生分四个小组,边做手势边讨论,每组负责2个小节,找出第三、第四乐句中的“级进、跳进、同音反复”,教师指导。

B.学生分组反馈结果,教师评价或生生评价

规则:教师指定一个音,如mi,请学生再选2个与之形成“跳进关系”的音,用这3个音即兴编创一条二拍子2小节的“跳进”旋律。

A.唱好选定的音。

B.教师示范用选定的3个音进行即兴编创(可4-8小节)后,学生即兴编创。

C.学生自选的3个音即兴编创。

规则:学生自选3个“级进关系”的音,并即兴编创一条二拍子2小节的“级进”旋律。

A.唱好选定的音。

B.学生进行即兴编创,教师反馈和调整

5.小结。

拓展阅读

1、跑步齐步综合行间课堂

1、 通过训练,使们掌握跑步行与立定的动作要领,树立良好的形象 。

3、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4、 要求:( 1)。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树立良好的形象;( 2)。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 (3)。 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摸索动作要领,做到不懂就问。

重难点:

(1)脚着地时前 脚掌先着地,不要全脚掌着地或脚跟先着地。行中身体重心前移,利用前脚掌的弹力前

(2)步幅、步速的准确。

1。 整队,清点人数,整理着装,报告

2。 宣布提要

3。 提示有关理论

作业实施

一:讲解示范

1。 动作示范

2。 动作要领讲解 跑步一般用于快速行,其口令为:跑步——走,立——定 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

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中指第二节上) , 提到腰际,约与腰带高,拳心向内,肘部稍里合。听到“走”的动令,上体稍向前倾,两腿微弯, 时左脚掌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 85 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 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 5 厘米。 行速度每分钟

170—180 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 2 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 脚靠拢左脚,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二:组织练习

1。 组织练习的方法

(1) 个人体会 (2) 队伍练习(3) 分组练习

(4) 典型引路 (5) 集体练习 (6) 评比竞赛

2。 常犯毛病纠正方法

(1) 听到预令弯膝,上体前倾过大。 纠正方法:强调听到预令腿部不动,听到动令两腿微弯身体重心前移。

(3) 摆臂时,前后不到位。 纠正方法:强调向前摆时不露肘、肘部贴于腰际;向后摆时不露手,拳贴于腰际。

(4) 行时,全脚掌着地或脚跟先着地。 纠正方法:强调行时身体重心前移,脚腕适当放松,脚尖自然下垂,使前脚掌先着地。

(5) 行时,上体后仰或**下坐。 纠正方法:强调收小腹,收**,腰杆挺直,上体前倾。

(6)立定时臂腿不协调。 纠正方法:用五步一靠练习训练纠正。

注意听到“立——定”的口令后,继续向前跑两步时 要减速,控制前冲惯性。左脚向前大半步时,身体稳固,两拳要位于腰际,靠腿时臂腿动作要一 致。

三、训练步骤

1、摆臂练习。 口令:摆臂练习,准备,一、二、停。 要领:听到“摆臂练习,准备”的口令,两手迅速握拳提于腰际,听到“一”的口令,右臂前摆, 左臂不动。听到“二”的口令,两臂交换摆动,尔后按“一”、“二”的口令依次练习。听 到“停”的口令,两手迅速放下,恢立正姿势。 主要解决的问题:摆臂的路线定位的准确。 练习时,握拳要迅速、准确,两臂摆动要自然, 。小臂内侧轻擦身体前后摆动,肘部适当内合不 要外张。做到前不露肘,后不露手。

2、第一步跃出练习。 口令:一步跃出练习,跑步—一走、停。 要领:听到“一步跃出练习,跑步——走”的`口令,左脚按要领跃出并着地,听到“停”的口令, 右脚靠拢左脚,时两手放下,恢立正姿势,尔后依次练习, 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步跃出的距离、方向跃出时用力的部位。 练习时,应做到听到预令时不弯膝、不抢跑,听到动令时上体不后仰,脚着地时前脚掌先着地, 着地后身体要稳,第一步跃出的距离要准。

四:小结讲评

们,今天对单个生队列动作中的跑步行与立定行训练。目的是使大家会跑步的要领,培养良好的作风。训练中我们采用了体会练习,分解细训,检查验收等方法行。从训练情况看,大家基本上掌握了其动作要领,达到了本课的训练目的。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放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速度每分钟116—122步。行中需停止时可下达“立定”的口令。其预令在左脚,动令在右脚。听到动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此时,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的时,两臂迅速放下,恢立定姿势。

2、五年乐《卢沟谣》

一、

乐《卢沟谣》室,时播放“卢沟桥”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地方是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习一首关于卢沟桥的歌曲《卢沟谣》。

三、新授

1、初听歌曲(视频1)

歌曲情绪如何?歌中描写的卢沟桥是什么看样子的?

2、认识卢沟桥(现实中的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视频2)

3、听歌曲

就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你是否听出了卢沟桥的'秘密呢?(歌曲录

根据故事的发展情绪的变化,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怎么分?

4、配乐朗读歌词(伴奏乐)第一段

5、填词演唱

先找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在乐符号的地方怎么唱的,生轻声跟唱。

6、生演唱第一段,先发声练习——渐强

师画线“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之间的跨度,将声大胆沉下。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7、生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8、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7月7日,彻底的变了。(视频2)

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生跟唱

9、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唱之前理顺乐记号,力度、速度,并让生掌握记号(板书)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10、讲解结束句

并整理歌曲结构:

A——B——B——结束句

11、完整演唱

四、乐拓展

1、了解《卢沟谣》这首作品。

2、用竖笛演奏34页

3、观看卢沟桥事变视频

五、总结

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3、五年乐《卢沟谣》

课题:《卢沟谣》 授课班:七年(4)班 授课师:蒋旭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授课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第二节

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目标 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乐丰富的情感陶冶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乐情绪。 3. 掌握“渐强、跃、结束句、倚”等乐记号。

重点 1. 用充满激情的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准确表达“渐强,倚”等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难点 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5。

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钢琴。

4、英语第十一单元

1、知识技能:

(1)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bones, muscles ,skin 并能用英语行表达。

(2)生能习掌握并实际做对话: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My favourite fruit is 。

(3) 生能够联系旧知结合新知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句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问答练习、游戏等活动,使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

通过习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生知道什么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培养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重点:

(1)生能掌握四会单词:bones, muscles ,skin。

(2)并且能够运用句型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My favourite fruit is 。编对话。

三、难点:

生能够理解运用身体健康的句子。

四、具准备:

实物水果、食物卡片、CAI课件等。

五、过程:

(1)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a.Greeting:

Good morning, everyone!

b. Review words :apple , banana , grapes , orange , melon , strawberry with real objects and make dialogue :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My favourite fruit is

c. Game: use the computer to guess the riddles.

意图:用猜谜语作为开头,活跃课堂气氛。习了以前过的单词,为后半部分做好铺垫。】

(2)New concepts

a.Demonstrate : bones, muscles ,skin with some pictures on the computer .Ask the S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 .Lead the Ss to read these new words several times.

b. Introduce the sentences of part 1 on the computer too. Play the audiotape part 1 as the Ss follow. Then ask the S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意图:用CAI课件上的图片身体的肢体去表达骨骼、肌肉、皮肤等单词的含义。使内容更简单、更直观,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活跃了生的脑思维,将身体部位英语单词有机结合起来,起来比较感兴趣。】

c. Practice: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意图:听故事是英语课堂中一种很有效的途径,也是练习听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做到了听写的结合。】

d .Game: Show some pictures of food and let the Ss to divide them: which one is good for you or bad for you .And this food good for you is good food.

Just like: fish, fruit, meat …

意图:利用游戏使生认识到什么食物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什么食物是对身体有害的。给生创造一个快乐的习环境。】

e. Discussion: Ask Ss to make a dialogue of what good for your health is .Then show the sentence: A healthy body has healthy bones, muscles and skin.

意图:小组合作并讨论,在习旧知的基础上总结巩固新知。】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Lesson 11:This Is Good for You

bones muscles skin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My favourite fruit is 。

本课介绍了bones, muscles, skin,生怎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句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习,引入新句型“For strong, you need …. ”重点培养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1.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先领习一下以前过的关于水果的一些单词。然后让生用算机行猜谜语的练习,这种用猜谜语作为开头,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习了以前过的单词,为后半部分做好铺垫。

2. 用CAI课件上的图片身体的肢体去表达骨骼、肌肉、皮肤等单词的含义。使内容更简单、更直观,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活跃了生的脑思维,将身体部位英语单词有机结合起来,起来比较感兴趣。

3. 听故事是英语课堂中一种很有效的途径,也是练习听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做到了听写的结合。

4. 利用游戏使生认识到什么食物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什么食物是对身体有害的。给生创造一个快乐的习环境。

5. 小组合作并讨论,在习旧知的基础上总结巩固新知。

措施:

1.首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以减少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增大语言实践的量,可以对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可以较好地培养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习内容上的`衔接。师应该根据生的理解水平,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内容,改方法,从而激发生主动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的知识。例如,当某一阶段的习结束时,师应该小结习要点,从整体上归纳所的知识,为下一阶段的顺利自然衔接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在新的习阶段开始时,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生回顾习已经过的主要内容,并据此提出新的习任务要求。

3. 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的习惯;课内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及时习,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生根据语法内容独立归纳规则的习惯;等等。

5、狐狸乌鸦

永乐小

徐俊丽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述课文。 2. 让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让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过程(第 2 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 2. 让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过程:

一、直接揭题,习字词

1、这节课我们继续习——齐读课题《狐狸乌鸦》。

2、上节课我们初步习了本课,老师来考考大家。文中出现了很多的“一”,他们的读有变化。请们边读边体会。

习“一”的不

竖着读,你会发现这一排词语中的“一”读第四声,第二排词语中的“一”读第二声。

3、习词语

师:你会这些词语吗?竖着读,你发现这些词语都谁有关系?从这些词语你可以感受狐狸怎样?

二、观察插图,导出新授

1、出示插图一,引背第一自然段。

师;请们看图,此时的狐狸正在森林里找食吃。狐狸一个劲地流口水说明了什么?直流口水”的“直”在词语解释中有三种意思(出示小黑板):(1)不弯,跟“曲”相;(2)不住地、一个劲儿地;(3)挺直。这里该选哪一种?

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意思?(板书:馋)

谁能看图把狐狸很馋的样子说一说。馋得直流口水的狐狸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式:狐狸想:----------------------

2、出示插图二,指导观察。

师:狐狸是否如愿了?引背第六自然段 过渡:乌鸦一开口,狐狸就得到了肉,为了这片肉狐狸骗了三次才骗到,他到底是怎样骗到的呢?为什么骗了三次?

三、习三次行骗,感受不的形象。

(一)课文的2-5自然段写出了狐狸行骗的三次过程,请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边读边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听后相应应的句子。(板书:﹏﹏ —— )

(二)馈交流,读狐狸的三次说话内容乌鸦的三次应。如有画不完整的请改正。

(三)习狐狸三次说的话。

1、出示狐狸三次说的话。

2、自由读。

第①块面:体会狐狸的“礼貌用语”

1、师:狐狸的这三句话里有什么相的地方? 点红:亲爱的

您 2.师:从这两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真的尊重吗?他对乌鸦多么的亲密。 3.是真心的吗?

4谁来读出这种假意?个别读,齐读。

第②块面:狐狸的三句话又有什么不? 1.第一次他关心的谁?读第一句话。 2.第二次又关心的谁?读第二句话。

3第三次乌鸦说的话可长了。他都说了些什么? 他为了证明乌鸦的毛漂亮,那谁来他比?

还说了什么?乌鸦的喉咙你喜欢听,他喜欢听,谁都喜欢听。谁来读。 4.我们着他的样子一起来夸一夸。齐读。

5.再来看看这三句话,你觉得这三句话一句比一句怎样?

第③板块:讲解狐狸的表情、神态、动作。

过渡:听得出来,狐狸的这番话真是动了一番心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狐狸动了一番心思的呢?

第一次:眼珠一转。看到了什么眼珠一转?想什么呢?看来他问候乌鸦是假的,是骗他开口说话。板书:骗。

第二次:陪着笑脸,这笑是装出来的,目的是想让乌鸦信任他。 1.谁来陪着笑脸。 2.原来狐狸还是在骗乌鸦,板书:骗。

第三次:他对乌鸦摇起了尾巴,表示对乌鸦的亲热,讨好她。谁来讨好的语气读读。

1. 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有一身黑色的羽毛,狐狸却夸乌鸦的羽毛漂亮,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吗?请看图,你觉得谁漂亮?

2.人们通常把讲不吉利的话的人叫做“乌鸦嘴”,说明乌鸦的叫声很难听。我们来听一听还有乌鸦的嗓子真的像狐狸说的那样好听吗?。你爱听吗?

3.看来狐狸说的是假的,还是在骗乌鸦,这次骗的比第二次更动听了。板书:骗

4.这次狐狸使用假话来骗乌鸦的,说假话来骗人这就叫做:奉承。读词。贴图 狐狸这样骗乌鸦,就是想让乌鸦开口唱歌。甚至有些恳求,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后面有一个感叹号,谁再来读一读,一起来试一试。

过渡:狐狸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动听的话都是乌鸦的应有密切关系的,当狐狸第一次讨好他的时候,乌鸦想什么呢?

第二次关系他孩子的时候,乌鸦有什么应?(动心了,但是没有回答,为什么?)

第三次乌鸦又有什么应?(得意)

狐狸终于骗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乌鸦上当受骗了。

四、小结寓意

你知道狐狸是靠什么得到肉了呢?(奉承)

乌鸦又是什么原因受骗了呢?(听了别人的奉承话)

你想对上当受骗的乌鸦说些什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只听好话的人?否则... 这正如莎士比亚说的——————

五、续编故事

师:自从狐狸被乌鸦骗走那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他又得到了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这个故事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

狐狸会说些什么?乌鸦又有什么应呢?

六、出示作业。 1.师:今天习了《狐狸乌鸦》这一课,发挥你的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一个故事,相信你编的故事最有趣!

永乐小

徐俊丽

《狐狸乌鸦》是苏版小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的重点是使生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爱听好听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孩子们一块儿完了这篇课文,心情也他们一样高兴。孩子们得开心,我得顺心。课后自己思总结了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本课确定了以理解词句朗读训练为重点的目标,符合大纲对低年阅读的要求,目标明确具体,有内容理解,有思想认识,有能力训练。体现文道结合,讲练结合。

2、 以读促讲,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课材以对话为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特点,在狐狸第一次说话时采用比较句子的形式,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传神。然后举一三读好第

二、三次对话,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了情感,又使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加强了对语言的感受力。

3、精心训练,法灵活创新。第一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生练习归纳段落意思并练习说话,主要理解“直流口水”“馋”的意思感知狐狸想吃肉,乌鸦就要想办法。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从狐狸乌鸦的对话入手,通过比较辨析理解“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摇尾巴”等几个词语,悟出肉的来之不易,为领悟寓意打下基础;第六自然段让生联系上下文想象,狐狸得到肉跑掉之后的心情,并行说话训练,在理解中融人思维表达的训练。

4、充分激趣,强化习的参与意识。根据低年生的习心理,运用多种激趣手段辅助,如课件运用,表情朗读,效的添加等,大面积调动起生的习参与欲望,保持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提倡个性化阅读,生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方式行阅读(如:边读边做记号、边读边演)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阅读内容,不生会运用不的方式去阅读,在良好的自主习的情境中,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

6、师生互动,师用形象的语言、逼真的动作,把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使师极具亲力,营造了融洽的习氛围,使习充满了乐趣。

7、加强生的情感培养,让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生的思想素养。

8、最后环节,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续编一个小故事的作业,让生练习,使一步领悟本故事的思想意义,加强生想象力的培养,达到巩固习内容的目的。时也扩大了本次课堂的外延,对材是创造性的使用。

中,我围绕狐狸骗乌鸦的三次说话及乌鸦的三次态度上的变化这一重点来问题的,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二年生来说有点深奥,但有些问题不是很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以至于师讲得多,而生说的少,不能体现生自主性。在过程中对一些生的表现没能及时的制止,生课中有说方言的现象纠正的不是很深刻,以致后边的觉得好像也有样样,以后再生的常规养成方面也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多关注低端生的行为心理通过他的行为找出心理活动的根源,做到真正的了解生。在过程中有的地方环节的不到位,抛出了问题却没能及时总结;多媒体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的兴趣,但这节课上的多媒体的运用,很大程度的分散了我的注意力,课中有一种被牵制的感觉,在起到一定作用的时,有一点手忙脚乱的感觉,从而轻视了课本的重要性,缺少了完整的课文朗读。上下文的衔接也不是很好。所以在以后的中,应加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对课件的上再下一番心思,争取做到服务课堂,而且要重视课本的运用,起到应有的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旋律的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6449.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