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在长大小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5:25:08

毛毛虫在长大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不同材质的纸毛毛虫在水中“长大”,并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铅画纸、手工纸、报纸制成的毛毛虫若干份;三种纸的纸片若干份。

2、记录用具若干份;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是三条毛毛虫。

二、认识、感知。

1、毛毛虫自我介绍。

关键提问:它们都用什么纸做的?

2、小结:它们是用铅画纸、手工纸、报纸三种不一样的纸做的。

3、尝试、探索,观察、记录。

(1)猜测。

关键提问:猜猜它们三兄弟在水中谁会长得最快、最大?

(2)操作记录。

关键提问:我们将三条毛毛虫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谁长得最快、最大。

幼儿操作并在题板上做好记录。

幼儿介绍,教师将结果放大展示。

小结:报纸毛毛虫长得最快,手工纸毛毛虫第二个快,铅画纸毛毛虫长得最慢。

四、推理思考。

关键提问: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纸毛毛虫在水里就长得不一样呢?

小结:纸可以吸水,纸张的性质不一样,吸水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纸做得毛毛虫在水中就长得不一样。

【活动延伸】

师:把毛毛虫的纸朋友请到我们的区角里,等区角游戏的时候就去给它们做裁判好吗?

活动生成及建议

在区角活动中增加除报纸、手工纸、铅画纸之外的其他纸,用“毛毛虫在长大”的实验方式,观察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吸水性。

拓展阅读

1、幼儿园活动《一分钟有多

1、感知一分钟时间的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

3、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1、幻灯片:完整的钟面,嘀嗒声,秒针走一分钟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碗、筷子;珠子、线;组记录表、笔等。

3、定时器一个。

一、想想说说,唤醒已有经验。

1、通过集体、组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幼儿说说以下话题:

(1)你哪里看见过钟?

(2)钟面上有什么?

(3)钟有什么作用呢?

(4)除了钟,还有哪些生活用品也能告诉我们时间?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胆进行表达。

3、师用幻灯展示钟面,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结。

引导语:我们家里、室里等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钟。钟面上有数字1—12,它们有规律地排列着。钟面上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指向什么数字,就表示现是什么时间。手表和钟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钟表。有了钟表,我们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二、数数听听,感知一秒钟有多

1、提问:秒针走一格就表示一秒钟,你们觉得一秒钟是还是短?

2、鼓励幼儿用声势自由地表达。

3、播放一秒钟的"嘀嗒"声,引导幼儿感知和进一步表达。

4、结:一秒钟是很短暂的,"嘀嗒"一声就过去了。

1、比较一分钟和一秒钟。

(1)交流:一分钟时间?还是一秒钟时间?一分钟里有多少个一秒钟?

(2)师用幻灯演示秒针从数字12开始走一圈,同时引导幼儿数数,感知一分钟时间的短。

2、提问:你觉得一分钟时间概能做些什么事?

3、分组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规则。

引导语:老师给家提供了花生,珠子,组记录表和笔等操作材料,家可以随便选择,或是用筷子把花生夹到另一个碗里,或是把珠子串进线里,给家的操作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到了就要停下来,再把刚才的操作结果记录到组记录表里。

(2)幼儿分组操作(播放计时器定时一分钟的课件,幼儿可边操作边看时间)

(3)交流操作结果

引导语:请各组的朋友都来报报你们一分钟的操作成果是多少,先请第一组,再请第二组,第三组……

(3)讨论:一分钟时间是还是短?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有的朋友做的多,有的朋友却做的少呢?

(4)结:因为做的事情不一样,有的难有的简单,所以结果就会不一样。而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动作有的快有的慢,它们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只有抓紧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5)再次操作,加快速度。

引导语:老师再给家一次机会做同样的事情,请你们加快速度,看看这次一分钟时间里的操作能不能比上次有进步。

(6)分享第二次操作成果并结:很多朋友第二次的操作结果比第一次好的多,这说明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四、提升总结,会珍惜时间。

1.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引导语: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平时的一分一秒呢?

2.结:一秒钟、一分钟虽然都很短。但是时间就是由一秒一秒钟,一分一分钟组成的。我们要会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钟。

1、引导幼儿开展各种与时间有关的竞赛活动,如:跑步比赛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时间的短。

2、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做事不拖拉,会看时间,珍惜时间。

2、幼儿园社会优质课《喜迎新春》及反思

社会优质课《图形认知》含反思适用于的社会主题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幼儿观察事物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增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的情感共鸣,快来看看幼儿园社会优质课《图形认知》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

2.培养幼儿观察事物和比较的能力。

3.增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的情感共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具:猫妈妈头饰、猫头饰。不同图形的

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图形饼干、幼儿活动材料《数》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1、师扮演猫妈妈,带领猫咪们师里睡觉

2、音乐响起,猫们醒来了,随着节奏刷牙、洗脸。

二、猫喂饼干,根据猫不同的嘴巴图形喂送饼干

1、猫咪们洗完脸觉得好饿啊~他们说肚子好饿,好想吃饼干。可是猫咪们太了还不会自己吃,那让我们能干的手来给猫咪们喂饼干吧。

2、猫咪只能吃一种图形的饼干,看这只着三角形嘴巴的猫咪就只能吃三角形的,了圆形嘴巴的猫咪就只能吃圆形的,正方形的就只能吃正方形的,不然它们可要肚子疼的哦~

三、幼儿操作

1、打开《数》第13页

2、讲解要求:猫咪肚子吃得饱饱,它突然想起来今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有很多朋友的照片,今天他要给那些照片都涂上一个美丽的相框。可是猫咪一个人太辛苦了,我们朋友来帮它一起完成吧。朋友帮助猫咪用油画棒把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空白的边框涂上颜色吧。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再次巩固对图形的认知。

1.猫咪觉得几天的饼干真好吃,它想回家告诉妈妈它吃了什么饼干,可是它又不认识,朋友告诉猫咪这个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2.猫咪还有话说:“那你们给我的好朋友涂的是什么形状的相框啊,我也要回去告诉妈妈~”幼儿逐一回答。猫咪:“嗯,谢谢朋友们今天的帮忙,我要回家去了,再见~。”朋友说再见。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让以后的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图形是指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3、幼儿园社会优质课《喜迎新春》及反思

社会优质课《塑料袋娃娃》含反思适用于的社会主题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社会优质课《塑料袋娃娃》含反思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

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塑料袋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来让娃娃飞起来。

本次活动中也存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育,争取做得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娃娃,指孩子、婴儿,或特别可爱像动物的玩偶。另外还有,张韶涵、周笔畅的同名歌曲和几位昵称叫娃娃的艺人。

4、语言领域《鲜花朵朵开》

【**--谜语全】

活动由来:

我设计了“鲜花朵朵开”的运用课件演示和肢体动作辅助的基础上,采用游戏法,让幼儿有趣、形象的环节过程中习鲜花的开放过程,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花的特征,知道花的绽放过程。

2、理解儿歌的内容,会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绽放。

3、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爱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习花的绽放过程,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的绽放过程。

活动准备:

1、“蜜蜂手指操”和“花开放”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

老师:老师戴上蜜蜂的头饰,说:“朋友,看看谁来了?”让我们和蜜蜂一起玩手指游戏吧!(一只蜜蜂,飞到花丛中,花儿齐开放,蜜蜂采蜜忙。)

老师:朋友们真棒!真是勤劳的蜜蜂。你们知道花是怎样开放的吗?

二、习新课

1、老师播放“花开放”的视频,幼儿仔细观看视频。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花是怎样开放的!(播放视频)

2、老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花开的过程。

老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花……)

老师:花是一开始就开放了吗?(不是,先是出一个的花苞)

老师:花苞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的花苞是粉色的,有的花苞是黄色的,花苞顶上有点尖,就像尖尖的嘴巴……)

老师:花开了以后是什么样的?(花开了以后,能看到花蕊,还能看到一片片的花瓣,就像张开了嘴巴……)

3、老师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花开的过程。

老师:朋友,你们看,花苞就像这样——双手并拢,掌心相对,使两掌掌心呈空心状。

老师:春风来了,花苞,慢慢了(双手指尖朝下压,使两掌掌心呈最的空心状),最后,花慢慢地开放了(双手指尖往外张开,托起下巴,做花朵状),好看吗?

4、现,咱们一首《鲜花朵朵开》的儿歌!

花苞,尖尖嘴,春风吹,笑开了;

鲜花开,张着嘴,一朵朵,真好看!

4、幼儿用肢体动作感受花开的过程。

老师:朋友们,老师的鲜花开的漂不漂亮呀?现所有的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吧!让你的手也可以开花..来,跟着老师一起做!(老师念儿歌,随着儿歌节奏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理解花开的过程)

老师:朋友们的鲜花开得真好看!

三、巩固新知

1、幼儿玩游戏巩固新知识。

,咱们玩一个游戏!请朋友们围成圆圈坐地板上,随儿歌节奏做花开放的过程,请一名幼儿扮演蜜蜂,圆圈外转圈飞,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游戏开始,当唱到最后一句时,扮演蜜蜂的幼儿拍到谁的背,谁就起来追蜜蜂,如果蜜蜂跑回被拍到幼儿的座位,则轮到被拍的幼儿扮演蜜蜂。

四、结束活动

好了,蜜蜂采了很多花蜜,它该回家吃饭了,让我们到室外玩玩吧!

温馨提示:

1、幼儿观看完课件后,老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花的开放过程,多给幼儿视觉上的感知。

2、如果老师没有课件,可以用图片来代替课件,但是,图片要有明显的变化过程——从一点点的花苞,到的花苞,最后到绽放的花朵。

点击查看更多毛毛虫在长大小班科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7955.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