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光荣的灯塔工的演讲稿
苏贵聪是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遮浪岛灯塔的养护工人。遮浪岛位于广东碣石和红海湾之间, 汕头至香港的繁忙航线中点, 每天过往船只有数百艘。遮浪岛附近海域暗礁众多, 海况恶劣, 岛上的遮浪灯塔是粤东沿海干线的重要助航标志。28年来, 苏贵聪精心养护着灯塔, 创造了遮浪灯塔28年的正常发光率和复光率100%的记录, 为这条重要航线上28年无船舶航行事故作出了重要贡献。
灯塔养护工作烦琐而枯燥, 灯守的生活艰苦而孤单。许多人不愿意干这份工作或者是坚持不下来, 而苏贵聪一干就是28年。苏贵聪从1976年起做遮浪灯塔养护工。当年他和同事2人住在两间50年代部队修建的灯守房。房屋狭小简陋, 屋顶尽是窟窿, 每次下雨, 他们总要摆上锅碗瓢盆桶来接雨。*生活用品则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到附近的集市去, 途中要穿越齐胸的茅草和坟岗, 不但路难走而且常常被蚊虫叮咬, 并多次遇到毒蛇。天气不好时生活品无法及时补给, 吃饭只能在白饭中挖一个洞, 放些猪油、食盐凑合着吃。从灯守房到遮浪岛有一千多米的水路, 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只小木船, 苏贵聪和他的同事每天至少要在灯守住房和灯塔之间往返两次, 设备故障或台风季节跑得更多。28年里, 苏贵聪和他的同伴就是作这只小木船来回运交通、送着器材, 他们摇船的距离相当绕地球两周!灯塔每月所需的燃料、干电池以及岛上用水等也要靠人力运送。在塔灯使用"乙炔"作为燃料的时候, 一瓶100多公斤的"乙炔"只够用一个月;后来换成干电池, 48个12公斤的干电池也仅能用一到两个月。为了节约燃料, 苏贵聪每天上灯塔开关灯具两次, 这样一来, 能源是节约了, 灯守的工作量却增大了, 但苏贵聪一直坚持这么做。
为了保证灯塔正常工作, 保障过往船舶安全航行, 苏贵聪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还给自己安排了许多额外的工作。他除了按规定每日三次定时观察灯光情况外, 每天夜里还要起几次床察看灯光。灯塔的灯具和设备都非常娇贵, 白天要拉上窗帘遮阳, 晚上开灯时再拉开。只有清洁保养的功夫做到家, 灯光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为此, 苏贵聪养护灯塔比爱护自己的眼睛还要用心。为了不让海水腐蚀塔上的设备, 无论是上级领导, 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苏贵聪都要求他们在进入灯塔前先洗手、换鞋。而这些洗手的淡水, 全是苏贵聪从陆上一桶一桶提过去的。夏天里, 灯塔里的温度经常高达到五、六十摄氏度, 而苏贵聪往往在里面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 干完活衣服都拧得出水来了。灯塔每年一次的大保养对苏贵聪来说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 他往往是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工作, 一直要干到下午2点钟多才停下来吃饭。在他的精心维护保养下, 灯塔的灯器、设备不仅干净整洁, 始终如新, 而且, 从未出现大故障。2001年交通部"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活动中, 遮浪灯塔被评为灯塔管理第一名。
苏贵聪兢兢业业地守着灯塔为过往船舶保平安, 而他自己却在这片水域里经历了许多次的生死关头。1979年的一天, 台风即将来临。风越来越狂, 浪越来越大, 这时, 苏贵聪看见灯守唯一的交通工具——那艘小木船还停泊在岸边, 他担心台风会卷走小木船, 便想抢在台风登陆前把它拖上岸。就在他拼命地拉着小木船往岸上走的时候, 一个巨浪把他打倒, 摔向岸边的礁石, 头破血流的晕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 才被他的同伴发现送
往医院抢救, 半个多月才从昏迷中醒来。又有一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苏贵聪想赶在台风前对灯塔再作一次检查。他带领同伴顶着风浪划着小木船前往灯塔, 结果船划到半途时木浆被巨浪打断了, 小船失去控制, 随湍急的潮流向远方漂去, 幸亏被避风的船只救起, 他和同伴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刮台风, 苏贵聪被困在了岛上。由于没有通讯工具, 岛上也没有什么备用食品。在这"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 他蜷缩在灯塔下面不透风的小房子里等待天晴。饿了吃野菜, 渴了喝雨水。他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两夜, 直到风浪稍稍平息后才回到大陆上……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 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都没有让苏贵聪退缩。他朴实地说, 既然组织信任我, 我就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让组织放心, 让来往的船只安全地经过。苏贵聪的领导则说, 我们担心老苏工作太认真细致而忘记了危险。
养护工作枯燥而危险, 灯守生活孤独而清贫。只有真正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作得了灯守。为了养护灯塔, 苏贵聪有将近二十年没在家过春节。苏贵聪的许多亲戚朋友都在*开放中做生意发了财, 而他还只是个每月领着微薄的工资的灯塔班长。他们经常劝他辞了工作, 自己出来做生意, 并保证他三五年就发起来。他的妻子因为担心他的安全也有些动心。但不管亲戚朋友怎么劝说, 苏贵聪就是一声不吭, 仍然每天默默地围着灯塔转。现在他唯一的同伴谢声松也退休了, 灯塔里就剩下他一个人, 当他有事不得不外出时, 他就请他的妻子来代替他。
苏贵聪不仅是敬业的榜样, 也是精业的模范。这些年灯塔的光源不断更新, 设备越来越先进, 灯塔能源从乙炔、干电池又换成了太阳能。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苏贵聪为了熟悉灯塔设备的性能, 掌握排除设备故障的办法, 把灯塔设备的说明书"啃"了一遍又一遍, 自学了航标专业教材。现在一般性故障他都能自己修理。他还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原始资料。
2003年, 苏贵聪被广东*评为广东省模范**员。2004年, 他作为基层*员的优秀代表, 出席了广东*召开的庆祝建*83周年座谈会。他的*, 曾在*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在基层"栏目中播出, 后来被广东*组织部制作成*员电教片——《灯守人》在全省发行。在名声和荣誉面前, 他仍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默默地守着遮浪灯塔。
拓展阅读
1、演讲稿劳动最光荣汇总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题目是《劳动最光荣》。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亲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的确,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劳动,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下去。在我们的学校里每天都涌动着一群值日的同学,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同学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能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学习。但是我们也经常发现我们身边的一些不爱劳动和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有的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什么事也不干,全靠爸妈伺候着;值日生把教室校园、班级打扫的干干净净,有的同学却随手扔下垃圾;父母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有的同学随手倒掉;老师辛辛苦苦的备课,口干舌燥地讲课,可有的同学却不认真听,不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这些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记住下面几点:
一、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学习也是一种劳动,我们要时刻铭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老师诲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我们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将来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整洁。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三、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
四、我们要尊重每个劳动的人。无论是农民工,科学家,清洁工还是教师,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让我们一起尊重别人的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用我们的行动来美化我们的家园校园吧!
2、演讲稿劳动最光荣汇总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劳动最光荣》。
同学们,本周五就是“五 一”国际劳动节了,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纪念和庆祝这一伟大光辉的节日。让我们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劳动最光荣》的歌,你们喜欢唱吗?
为什么说:“劳动最光荣”呢?因为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假如没有劳动,这世界就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看不到高楼的耸起;码头上消失了嘹亮的汽笛声,田野里没有了茂盛的庄稼;没有成队的汽车在路上奔驰,没有明亮的灯光在黑夜照明……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所以当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问世界上什么最光荣时,马克思坚决地说:“劳动最光荣。”
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爷爷小时候就非常爱劳动。他四五岁时就在妈妈身边学着做事,到了八九岁不但能挑会背,而且会种地了。由于从小受过劳动的磨练,在后来艰苦的**岁月中,他才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可见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热爱劳动更是我们少年儿童应有的品质。我曾看到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她从小热爱劳动。在家里她虽是独苗苗,可一点也不娇气。每天早起,自己穿衣,叠被子,整理房间;吃完饭,洗碗,抹桌子,收拾好餐具,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有一回,奶奶到学校去,看见她在扫地就要替她扫。可她却摆摆手,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做辛勤的蜜蜂,不做只会叫不会动手的知了。从小学好劳动本领,长大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当个劳动模范呀!”
可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也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家里一切都由家长做,连书包也是家长背。在外玩耍时,随意破坏绿化苗木。
从今天起,我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家庭都要积极参加劳动。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的事情抢着做,家里的事情自觉做,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谢谢大家!
3、演讲稿劳动最光荣汇总
亲爱的同学们:
还记得在经典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台词:“没有广大劳动人民,吃啥?没有广大劳动人民,穿啥?没吃没穿了,你还臭美啥!”“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这两句话引起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现在想想,觉得颇有道理。
回顾历史,劳动教会人类成长。是几万年前漫长的无意识劳动让类人猿进化成原始人,开始直立行走了;是几千年前茹毛饮血的劳动让穴居的原始人开始刀耕火种的生活,而不是风餐露宿;是几百年前充满人类智慧的跨越式劳动让人类从磨房式的劳作中解脱,开始了对世界伟大而艰辛的征战。我们无法拒绝劳动就像我们无法拒绝土地一样,土地孕育了多姿多采的生命,而劳动则创造了人类几千乃至几万年的灿烂文明。一个家庭的幸福离不开一家人的辛勤劳动,一个地方面貌的改变,离不开一群人的辛勤劳动,一个国家的兴旺,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说简单一点,我们吃的粮食,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坐的汽车,还有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哪一样不是劳动的“结晶”呢?所以马克思说:“劳动最光荣!”
劳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热爱,去歌颂,去尊重;因为工人的劳动,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宿舍楼房;因为公交司机的劳动,我们享受着便利快捷的交通;因为售货员的劳动,我们感受着舒适轻松的购物环境;因为教师的劳动,我们学习着涤荡心灵的文化知识;每一件艺术品,每一首启迪心灵的歌曲,每一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每一样劳动成果都需要我们去珍视爱惜。从此时起,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让我们用热情灌注每一次实践,让我们用激情创造劳动的辉煌,让我们用珍惜呵护每一份劳动成果。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