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面的句子
《三字经》是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释】我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2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解释】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
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2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3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3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34、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释】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味。
3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36、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的承续关系。
3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40、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41、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解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4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解释】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4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解释】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51、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汲,”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57、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解释】周公着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着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59、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着的《公羊传》,左丘明所着的《左传》和谷梁赤所着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6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6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6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6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66、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6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68、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69、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
7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71、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解释】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7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73、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7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75、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解释】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7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77、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解释】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78、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解释】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7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8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8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解释】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82、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8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8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85、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解释】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86、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87、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88、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明朝最后灭亡。
89、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90、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9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9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推翻了。
93、**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9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9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9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9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9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9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10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而忘记勤奋学习。
10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10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10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10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10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10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解释】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107、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解释】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10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109、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着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110、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解释】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111、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解释】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112、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解释】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113、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解释】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114、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解释】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115、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解释】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116、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释】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117、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解释】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
118、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解释】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11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解释】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12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解释】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拓展阅读
1、《一百条裙子》里面的好句
(一)、空气里已经弥漫着圣诞节的气息了,比比皆是的彩灯在雪地上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二)、即使是旺达,在这阳光下看上去都很漂亮,她那条洗得发白的蓝裙子仿佛就是夏日天空的一角带着的那顶旧旧的灰色滑雪帽都显得亮丽起来了。
(三)、也许是啨郎的一天吧,一切如此灿烂!接下来的那段路上阳光闪耀,给海湾蓝天的水面上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银色。
(四)、阳光闪耀,给海湾蓝色的水面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银色。
(五)、佩琪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女孩——她漂亮,有许多好看的衣服,还留着一头褐色的鬈发。
(六)、小径旁边到处是一小束一小束立着的枯草,看上去像是干瘦又湿漉漉的小猫。
(七)、佩琪并不是真那么残酷。她会保护小孩子不受坏男孩的欺负,会为了一只小动物遭受了虐待而哭上个把钟头。
(八)、正因此刻早上的阳光正强,很是晃眼此外,晃眼的还有前面那五六个女孩子身上的颜色。
(九)、每向前走一步,在脚落下之前,她好像dou要犹豫很久很久。她走过来,如同一只胆小羞怯的小动物,随时准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逃开。
(十)、风,清新爽洁,吹得她们的T恤窸窣作响,把她们的发梢直吹到眼睛里去。
2、面子与村官责任作文700字高中高三作文
陕西某村村主任马某为给儿子办个像样的婚礼,毅然辞去主任之职。陕西关中人热情好客,人情浓厚固然是好,但马某却没考虑到他辞职会影响村民,他也没尽到村官之责啊!
身为一个村主任,村里的事务都需要经过他处理,假如一个村一时之间失去这个领头人,那么这个村又会乱成什么样呢?为了儿子婚礼有排场,却弃整个村的村民于不顾,这样又是否尽到村官之责任呢?马某的突然辞职,导致村里事务短期之内无人管理,新任主任又不能立马上任,工作的交接又无法完成。为了一个面子而失去自己责任之心,实在不值得。
虽然地方习俗是难以改变的,但人是会变通的,根据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因为这个“面子”而铺张浪费也是不可取的,一个像样的婚礼不因为酒席数量多少才像样,而是因为这对新人能幸幸福福才会像样,数量上不行,可以用质量来让它变得像样。并且你是因为工作才无法去报备更多酒席,我想,亲戚朋友们也会理解一个为村民服务的人们的。
古往今来,之所以好官不多,就是因为身为一名好官需要舍弃太多的东西了。身为人民的好公仆的焦裕禄,他为了村与地方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舍弃的是自己的家庭,舍弃的是陪伴儿女的时间,舍弃的还有自己的青春,流下了无数的汗水。但是他却成为那片地方最令人敬重之人,也成为全国人民铭记的好官。面对焦裕禄,马某行为是否有些过激呢?身为一村之官,就应该为村谋福,为村发展努力,怎可以因为“面子”就一走了之了呢?
从当上一名村官开始,就应该明白自己应该舍弃什么。从当今严抓贪官*开始,就应该明白就算是村官也不该铺张浪费,大摆宴席。陕西人民的热情好客,人情浓厚是非常值得肯定与传承的,但是死要面子则就不可取了。况且面子是自己的,并不是别人给的。
身为一名村官或者说一名*,就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就应该知道面子与责任哪个更重要。
3、三十岁写给自己的励志 表达三十岁的经典句子
1、从风雨中寻找愉悦,在挫折中持续坚韧。
2、生活不是让你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
3、人生像山,看山山很高,爬起来不难,莫为身边荆棘滑破衣忧伤,怀抱梦想,执着向前,迎接你的是幸福的明天。
4、生活里不要让微小的苦恼,影响了自己看天空的笑容。
5、人们总是躲开爱他们的人,却爱躲开他们的人。
6、人人都有两个门:一个是家门,成长的地方;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
7、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8、人生的无奈不在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恰恰是因为需要作出太多的抉择。
9、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10、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11、要想捉大鱼,不能怕水深。要想摘玫瑰,就得不怕刺。
12、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13、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1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15、无奈的是,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如此无力;在表达伤害的时候,却又如此锋利。
16、一生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不要感觉害怕,不要感觉孤单,这只不过是成长的代价。
17、人要认识发现自己,而在孤独沉思时,是比较容易认识发现自己的。
18、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19、我是青空之上的飞鸟,倔强,骄傲,永远不想跌入泥沼。
20、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21、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22、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23、每一次轻易的放弃,都是人生的一处败笔。
24、逆境磨练人、逆境是老师、逆境之苦可变甜。
2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6、过顺其自然的生活,做随遇而安的自己。
27、智者总是有成功的密码,能译出密码的人,心是成功的智者。
28、精彩的人生总有精彩的理由,笑到最后的才会笑得最甜。
29、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便会不经意地发现这人生中,总会有太多的波澜起伏。
3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3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2、靠家里,你可能会当上公主。靠男人,你可能会当上王妃。但靠自己,才能当上女王。
33、人就这么一辈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34、只要不放下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35、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36、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37、勇敢征服一切:它甚至能给血肉之躯增添力量。
3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鼠标,我却用它游戏到天明。
39、人生就像爬山,看起来,走了很多冤枉路,但必会到达终点。
40、当遇到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时。
41、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没有理由逃避问题,你也有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43、有一种跌倒叫站起,有一种是失落叫收获,有一种失败叫成功坚强些,相信自己,明天必将属于你!
44、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45、人心,一般不会死在大事上,而是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伤!
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7、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48、寒冷到了极致时,太阳就要光临。
49、从你每天一睁眼开始起,你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50、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1、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52、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5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4、让我恐惧的不仅仅是未知,大部分源于自己的无知。
55、这个世界没有理所当然,对你好有的时候是看你可怜别总拿别人的好当应该。
56、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57、不想这样安于现状,我会逐渐的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58、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59、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60、日益努力而后风生水起,众生皆苦不能认输。
6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62、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时刻自我激励着吧!永远!永远!
4、赞美山西的句子100字赞美同仁的经典句子
D1、阿米夏琼山位于青海省同仁县西南15公里处。被藏区群众信奉为“神山”。峰顶常年积雪,川壑环拱,山势陡峭,最高海拔4767米,是同仁县境内最高点。盛夏季节,山脚下溪水淙淙、苍翠欲滴,峰顶却是白雪皑皑、山舞银蛇,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呈现在游人眼中,形成特殊的自然奇观。
D2、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大体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技法上既继承了藏族佛教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它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奇葩。它的产生、兴盛与*的盛行密切相关,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及国外一些地区享有盛誉,一些名家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D3、同仁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安多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民间艺术品类多样,风格独特,尤以热贡艺术、刺绣、剪纸著称于世,蜚声中外,极具地方特色,可堪称是同仁民间艺术三绝。
D4、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 和 九龙洞大峡谷。
D5、热贡“六月会”,意思是六月献给龙的歌舞,是同仁地区独有的一个大型民俗节日,每年农历6月16日至25日举行。这个传统节日已延续了千年。它融*、祭祀、娱神于一体,原始风味浓郁。
D6、修关神洞位于同仁县城东北38公里处双朋西乡环主村秀关寺后山。此处山势陡峭,有一岩洞,谓之“仙人洞”,名列同仁“八大神洞”之首。是热贡地区大活佛夏日仓一世曾经修行之地,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曾亲自为该洞开光。相传,凡进入此洞者,通过聆听诵经念佛等千奇百怪的自然灵异之声,可知为人善恶及因果*。故成为周边地区**群众朝拜的神洞。洞内垂直深度约200米,洞内有大量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钟乳石、水晶石等
D7、刺绣是同仁各族人民历来的一种习俗。他们用刺绣品装饰自己,美化生活环境。主要绣品有荷包、针扎、裹肚、鞋袜、枕头。*绣品有顶棚上的横幔、柱子上的垂幢、供桌上的苫布以及佛衣、法器、幢幡等无不展示出刺绣的功能,其绣件色彩艳丽,构图完整,针法多样。针脚细密完整,边缘清晰均匀,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在用料上多选用绸缎、真丝和较粗的金色丝线压边,使绣件更显华丽堂皇。
D8、麦秀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同仁县南部与泽库县交界处。距隆务镇32公里,是原始森林自然风景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区内群峰叠翠,林海苍茫,流水清澈,鸟语花香。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浓荫蔽日,秋天枝头挂金,冬天玉树银花,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胜地。
D9、麦秀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以南32公里处,阿赛(化隆县阿代乡—河南县赛尔龙乡)公路纵贯全林区,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67596公顷。林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分布着700余种高寒乔、灌、草植物。动物有苏门羚、香獐 、雪鸡、蓝马鸡、黄羊等。名贵中药材有冬虫夏草、雪莲、大黄、黄参、黄芪等200余种。以郭什加和老藏两条沟为旅游线,分布有独特奇妙的自然景观,如“将军峰”、“魔鬼峰”、“睡美人”、“金猴望月”等优美风景点。春到山花烂漫,百鸟啼鸣;夏日含烟蓄翠、百花飘香;秋季漫山遍野,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野兽出没。
D10、雄踞县城西南部的阿米夏琼山绕峰耸秀,川壑环拱,翠柏苍郁,景色秀美,最高海拔5000多米,为境内最高。峰顶常年积雪,白云缭绕,山势陡峭,分布着多种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站在山顶,放眼望去,顿觉天高地阔。阿米夏琼山如一位慈祥的老人,为牧歌鸟鸣的大草原祈祷着兴旺,预示着吉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qlj.top/articles/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