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诗句精选
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得怅惘徘徊,委婉缠绵。宋朝的元宵灯会热闹非凡,因此在宋代文人笔下,元宵节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浪漫风情。下面是关于元宵节的诗句精选的内容,**!
1)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2)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5)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6)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7)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8) 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9)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0)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1)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2)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3)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4)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5)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17)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18)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9)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0)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21)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22)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3)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4) 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5)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6)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说到关于元宵节的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首《青玉案·元夕》了,此诗婉约至极,读起来更像是一场美丽而朦胧的梦。辛弃疾是善于写梦的,“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在所有的梦中,最美的无疑是元夕这一场。词人望尽繁华,寻寻觅觅,却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这种感觉不可说。词的最后一句被王国维引用为人生三境界之最,于爱情,又何尝不是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哀而不伤,关于其作者,至今仍是争议不断。相对于“归来懒傍妆台”的朱淑真,个人以为“戴花持酒祝东风”的欧阳修可能性更大一下,总觉得朱的词要更为凄婉,《断肠词》名副其实。抛开作者不谈,这首诗描写了爱情的另一个状态——相思。去年的甜蜜光景还在眼前,如今却已分别。“桃花依旧在,谁人望春风?”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古人总是喜欢上半段写景,下半段抒情。回看这首诗的前两句,“宝马香车”和辛弃疾的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概古代的上元夜总是分外热闹。后两句却情景突变,在大家都“争看采莲船”的时刻,诗人眼里却是孤灯、孤影,也许是少年孤贫、长期漂泊的经历让他更能体会到底层人的辛酸,也许是动荡的年代更容易产生悲天悯人、感时伤事的思想,在看过“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场景之后,姜夔眼中的元宵节也多了份“深夜人散尽,孤灯卖汤圆”的人静荒凉。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好问在元宵节的心情可比姜夔要畅快多了,在光影摇曳、欢声荡漾的夜晚,他亦也融入到这欢声笑语之中,不辜负这大好良辰。这种心态颇令人欣赏,都说人生多变,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相聚不问离别,繁盛哪管衰败,诗人看的透彻,亦活的洒脱。
拓展阅读
1、精选传统节日元宵作文300字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傍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等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2、精选传统节日元宵作文300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3、精选传统节日元宵作文300字
今天是元宵节,我和老爸、妈妈在10点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热闹,到了那里,只见人山人海,挤得都喘不过气来了!“咚咚”,演出开始了!我带着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见,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长时间,也看不见……
没办法,我们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去吧!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到了九龙公园,九龙公园的人相对来说较少,我们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们爬呀爬,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斗,终于爬上了坡顶。在最高处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雾气里“漂浮”着许多房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仙境。今天虽然没看到热闹,但是却领略了人间仙境,也算是一种美的.享受。再见了,九龙公园。
下午,老爸开始装火锅,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得入了迷。
原来,装火锅是这样的:一层白菜,一层肉丸子,一层海带,一层瘦肉片子,一层木耳,一层肥肉片子,最后浇上用酱油、味精、生姜粉、盐等调成的汁子。这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夜幕落下,炮声阵阵、礼花声声,还来不及看元宵节晚会,妈妈说:“快去写作业了”,于是我提起了笔,写下了这篇见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2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