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轻轻吹》的教学设计反思

发布时间: 2025-07-16 18:15:06

《风儿轻轻吹》的教学设计反思

“风儿轻轻吹”一课,侧重培养儿童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本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注意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以“猜谜语”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风儿在哪里”在教学设计上,先充分利用教材,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形式上,有指名回答,有小组合作,有个别抢答,注意了个体和群体兼顾。

3、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有开放性。“风儿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在哪里发现过“风宝宝”?在教室、校园、生活中找风,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校园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和风一起玩”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达成“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与成长。”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教学中,胆子不够大,在教室里找风,在图片中看风比较多,让学生真正融入大自然还不够。

改进预设:将本课教学与“春游”活动结合起来,放手让儿童去看,去想,去闻,去听,去找风,和风儿一起玩儿会更开心!

拓展阅读

1、幼园大班上期数案《筝飘飘》及

大班上期数案《筝飘飘》含适用于大班的数主题活动当中,让幼能用目测的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多少,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并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引导幼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园大班上期数筝飘飘》含案吧。

活动目标:

1.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并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能用目测的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多少。

3.引导幼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幅;5个蝴蝶筝、6个燕子筝、7个蜻蜓筝、8个大雁筝。

2.分别画有1—8朵花的操作卡、朵拉玩具娃娃一个、1—8的扑克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朵拉娃娃,激发幼想放筝的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外面的小草绿了,花开了。朵拉想邀请大家去放筝,你们愿意去吗?可是,朵拉给小朋友们立了4道关卡。

2.第一关:考眼力

(1)出示图片,请幼观察图中的各种筝。提问:都有什么筝?每种筝分别有几个?

请幼分别将同样的筝摆放好,并将对应的数字放好。

(2)为筝排序。

请幼筝排序,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样排。(让幼说出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

3.第二关:考听力

听音取卡片。师分别拍5——8下,幼取出相应的卡片。

4.第三关:考小手操作能力

(1)运用操作卡,让幼自由将8张花卉卡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听指令排一排。

5.第四关:速度大比拼

玩法:每8名幼为一组。游戏开始前,两组幼分别拿着不同数量的扑克牌,卡片背面朝上。游戏开始后,幼共同说:“看谁排的对又快!”说完后各组幼迅速将卡片翻过来,并根据自己手中卡片上物品的数量,按照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站成一排,速度最快且排列准确的一组获胜。

6.带领幼户外放筝。

朵拉: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放筝吧。

园的数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失去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年龄小,逻辑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的要求。

本文扩展阅读: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筝,称为"纸鸢"。

2、幼园大班上期数案《筝飘飘》及

大班上期数案《认识圆锥体》含适用于大班的数主题活动当中,让幼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发展幼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园大班上期数《认识圆锥体》含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逻辑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圆锥是小阶段新接触的一个几何形体,是在习了圆柱的基础上生所要习的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物体。首先让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过程中分组让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让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 之间的关系。通过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算公式。先让生推导出公式,再尝试算有关圆锥形物体的体积 接着利用课件演示一个圆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过程,使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圆柱的三分之二。通过这两种形式,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就很清楚了。

本文扩展阅读:圆锥是一种几何图形,有两种定义。

3、幼园大班上期数案《筝飘飘》及

《大班上期数案及《认识日历》含》这是优秀的大班数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上期数案及《认识日历》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认识日历,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培养幼的尝试精神,发展幼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习兴趣,体验数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12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纲要》指出幼活动的内容应从幼身边取材,以幼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感受数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的探索欲望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的还子们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1年、2012年、兔年、龙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2的就是2012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 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中乐,玩中,真正做到了"寓于乐"。在寻找日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日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得开心,小朋友得也开心。

点击查看更多《风儿轻轻吹》的教学设计反思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29997.html

热门阅读

  1. 寒露祝福语大全
  2. 最新给女友的爱情祝福语
  3.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广播稿范文
  4. 动产质押合同的范本
  5. 平凡的生活伟大的爱散文
  6. 影响人生的哲理名言精选
  7. 电路改造合同范本
  8. 乔迁新居祝贺词大全
  9. 读《偷饼贼》有感范文
  10. 文艺汇演活动总结
  11. 送给女朋友的新年春节祝福语
  12. 五年级数学《能被2、5、3整除的数》教学设计
  13. 学生八一建军节演讲稿
  14. 关于《欢庆》 的教学设计
  15. 《挂两只笔的孩子》教学设计内容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