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墓里的孩子》
【故事梗概】
一个四岁的孩子死去了。他是他爸爸妈妈唯一的儿子,是他们的欢乐和未来的希望。但是死去的孩子总是最心疼的孩子,何况他还是一个顶小的独生儿子呢?这真是一场大灾难。一位深爱他的母亲,想念她的儿子,就像发了疯似的伤心,因为她的意识中已经再没有什么家庭了。悲哀控制了她整个的存在。悲哀冲击着她,正如大海冲击着一条失去了罗盘和舵的船一样。入葬的那一天就是这样过去的,不过还好最后这位母亲释放自己,重获幸福。
屋子里充满了悲哀,每一颗心都充满了悲哀。一个四岁的孩子死去了。他是他爸爸妈妈唯一的儿子,是他们的欢乐和未来的希望。他的爸爸妈妈还有两个较大的女儿,最大的那一个这一年就要受坚信礼了。她们都是可爱的好孩子,但是死去的孩子总是最心疼的孩子,何况他还是一个顶小的独生儿子呢?这真是一场大灾难。两个姐姐幼小的心灵已经悲哀到了极点;父亲的悲痛更使她们感到特别难过。父亲的腰已经弯了,妈妈也被这种空前的悲哀压倒了。她曾经**夜夜忙着看护这个生病的孩子,照料他,抱着他,搂着他,觉得他已经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她简直不能想象他已经*,快要躺进棺材,被埋葬到坟墓里去。她认为*不可能把这个孩子从她的手中抢走。但事情居然发生了,而且成了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她在剧烈的痛苦中说:
“*不知道这件事!他的那些在世上的仆人,有的真是没有一点良心;这些人随便处理事情,简直不听母亲们的祷告。”
她在痛苦中舍弃了*。她的心中涌现了阴暗的思想——她想到了死,永恒的死。她觉得人不过是尘土中的尘土,她这一生是完了。这种思想使她觉得自己无所依靠;她陷入失望的无底深渊中去了。
当她苦痛到了极点的时候,连哭都哭不出来。她没有想到她还有年幼的女儿。她丈夫的眼泪滴到她的额上,但是她没有看他。她一直在想那个死去了的孩子。她的整个生命和存在都沉浸在回忆中:回忆她的孩子,回忆他所讲过的每一句天真幼稚的话。
入葬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在这以前她有许多夜晚没有睡过觉;但是天明的时候,她疲倦到了极点,所以就迷迷糊糊地睡去了。棺材就在这时候被抬到一间僻静的房子里。棺材盖就是在那儿钉上的,为的是怕她听见锤子的声音。
她一醒,就立刻爬起来,要去看孩子。她的丈夫含着眼泪说:
“我们已经把棺材钉上了——事情非这样办不可!”
“*既然对我这样残酷,”她大声说,“人们对我怎么会更好呢?”于是她呜咽地哭起来了。
棺材被抬到墓地里去了。这个无限悲痛的母亲跟她的两个女儿坐在一起。她望着她们,但是她的眼睛却没有看见她们,因为她的意识中已经再没有什么家庭了。悲哀控制了她整个的存在。悲哀冲击着她,正如大海冲击着一条失去了罗盘和舵的船一样。入葬的那一天就是这样过去的,接着是一长串同样单调和沉痛的日子。这悲哀的一家用湿润的眼睛和愁苦的目光望着她;她完全听不进他们安慰的话语。的确,他们自己也悲痛极了,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她似乎不再知道睡眠是什么东西了。这时谁要能够使她的身体恢复过来,使她的灵魂得到休息,谁就可以说是她最好的朋友。大家劝她在床上躺一躺,她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好像睡着了似的。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静听着她的呼吸,深信她已经得到了休息和安慰。因此他就合着双手祈祷;于是渐渐地他自己就坠入昏沉的睡梦中去了。他没有注意到她已经起了床,穿上了衣服,并且轻轻地走出了屋子。她径直向她日夜思念着的那个地方——埋葬着她的孩子的那座坟墓——走去。她走过住宅的花园,走过田野——这儿有一条小路通向城外,她顺着这条小路一直走到教堂的墓地。谁也没有看到她,她也没有看到任何人。
这是一个美丽的、满天星斗的夜晚。空气仍然是温和的——这是九月初的天气。她走进教堂的墓地,一直走到一个小坟墓的近旁。这坟墓很像一个大花丛,正在散发着香气。她坐下来,对着坟墓低下头,她的眼光好像可以透过紧密的土层,看到心爱的孩子似的。她还能活生生地记起这孩子的微笑:她永远忘记不了孩子眼中的那种亲切的表情——甚至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眼睛里还露出这种表情。每当她弯下腰去,托起他那只无力举起的小手的时候,他的眼光好像在对她吐露无限的心事。她现在坐在他的坟旁,正如坐在他的摇篮边一样。不过她现在是在不停地流着眼泪。这些泪珠都落到了坟上。
“你是想到你的孩子那儿去吧!”她身旁有一个声音说。这是一个响亮而低沉的声音,直接打进了她的心坎。她抬起头来,看到旁边站着一个人。这人穿着一件宽大的丧服,头上低低地戴着一顶帽子;但是她能望见帽子下面的面孔。这是一个庄严的、但是足够使人信任的面孔。他的眼睛射出青春的光芒。
“到我的孩子那儿去?”她重复着这人的话。她的声音里流露出一种迫切的祈求的调子。
“你敢跟着我去么?”这人影说。“我就是死神!”
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她马上觉得上面的星星好像都射出了满月那样的光辉。她看到坟上有各式各样的花朵。土层像一块轻飘的幕布一样慢慢地、轻柔地向两边分开。她沉下去了,幽灵用他的黑丧服把她盖住。这是夜,死神的夜。她越沉越深,比教堂看守人的铲子所能挖到的地方还要深。教堂的墓地现在好像是盖在她头上的屋顶。
丧服有一边掀开了;她出现在一个庄严的大厅里面。这大厅向四面展开,呈现着一种欢迎的气氛。周围是一片黄昏的景色,但是正在这时候,她的孩子在她面前出现了。她紧紧地把他搂住,贴着自己的心口。他对她微笑,一个从来没有的这样美丽的微笑。她发出一声尖叫,但是没有人能听见,因为这时响起了一片悦耳的、响亮的音乐,一忽儿近,一忽儿远,一忽儿又像在她的身边。这样幸福的调子她的耳朵从来没有听到过。它来自那个大黑门帘的外边——那个把这个大厅和那伟大的、永恒的国度隔开的门帘。
“我亲爱的妈妈!生我养我的妈妈!”她听到她的孩子这样叫。
这声音是那么熟悉,那么亲热。她在无限的幸福中把他吻了又吻。孩子指着那个黑色的门帘。
拓展阅读
1、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范文500字
春节到了,许多人家都置办了不少年货,准备过个欢欢喜喜的春节。大年三十的傍晚,我坐在沙发上,听着窗外的烟花爆竹声,认真的欣赏《安徒生童话》。我无意间翻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大年夜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放着烟花爆竹,分着压岁钱,一家人说说笑笑时,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了卖火柴。赤着脚,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在寒冷黑暗的街道上叫卖。她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没有任何人搭理她,只有刺骨的寒风回答她,只有飘落在她金黄色头发上的雪花陪伴着她。
她多么希望有人能买她的火柴,可怜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又孤独,在家里除了她那凶恶的父亲,她再也没有亲人了。除夕夜的夜晚,应该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这个小女孩却只能和飘飘然然的雪花,冰冷的墙壁做伴……当人们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沉静在和家人团聚的欢乐当中,他们却不知道,一个小女孩冻死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
同是除夕夜,同是同龄孩子,却有着不同的遭遇:我们在温暖的家里,她却在寒冷的街道;我们吃着年夜饭,她却"享受"着冰冷的寒风;我们面对着亲切的家人,她却面对着路人的白眼……我们和她有着太多太多的差别。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本领,让贫困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2、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的心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痛。
在一个温暖的、家家团圆的节日——大年夜,小女孩的父亲把她无亲地赶出了家门,让她去卖火柴。在下着鹅毛大雪的寒冷的街道中,出去也是穿着厚厚的毛衣和羽绒服,可她饿着肚子穿着单薄的破旧衣服,在大街上无力地叫卖着。这么可怜的小女孩,却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更没有人去同情她,可怜她。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人们的冷酷、无情。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相比,我们都是同龄人,受到的待遇却不同,我们吃饱、穿暖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小女孩的眼中,那实在是无法实现的,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
可是,在点燃火柴的那一刻,她想象自己坐在火炉旁、吃着香喷喷的烤鹅,最终她走向了没有饥饿和忧愁通往天国的小路,和奶奶一起,在天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点燃火柴,幻想幸福的那一刻,可是只有那一刻是幸福的,只有那通往极乐的那一秒,最幸福……
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吧,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不好好学习,等什么呢?
3、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小学生优秀读书笔记
最近,妈妈奖励了我一本《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外表精美,插图漂亮,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它像一个神奇的海洋,里面有可爱的拇指姑娘、娇气的豌豆公主、善良的海的女儿、还有受尽欺负的丑小鸭……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后,我真想把我漂亮的棉袄和*送给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我想:我们的生活太幸福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读了《皇帝的新装》,我懂得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道理,我们应该做个诚实的人。据说《丑小鸭》这篇故事就是描写安徒生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不信的话,你一定要读一读哟!
安徒生出生于1820xx年,他是丹麦人。他的父亲是名鞋匠,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安徒生从小酷爱写作,他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垮,他写了160多篇童话和故事,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喜欢读他的作品,安徒生真是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
我很喜欢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他的文章有很多好词佳句,我们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去。他告诉我们要学会勤劳勇敢,学会热爱生活,学会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4、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小学生优秀读书笔记
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丑小鸭》一文。
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了,大家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鸭妈妈都开始讨厌丑小鸭。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踢他。终于他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离开了养鸡场。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丑小鸭感到快乐。他又一次被野鸭嘲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成为丑小鸭幼年时候的一部分生活经历。
丑小鸭面对苦难,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拥有一份崇高的理想。就是这种理想使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我不仅为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感到高兴,更为他坚持不懈、满怀希望、不屈不挠、争取幸福自由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并依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因为逆境总是短暂的,奋斗后得来的是幸福的甜果。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丑小鸭截然不同的幸福环境中,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甜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发奋读书,将来为中华之腾飞作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