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4、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精读有关语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一片爱心,从而受到教育。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喜欢吗?这娇艳、清香的月季花瓣,还引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二、引导看插图:
“我”家门前的这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见过类似的词吗?(板书:开)
多美呀!看谁读得最美,请一个小组读,其他同学评价。
让我们都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2、图文结合,学演“摘花”(出示课文插图)
1)看,来了一位小女孩,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吗?
2)文中哪一段写了这幅图?读出来吧!(板书:摘)
3)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谁来演?不急,要演好,得先把这段内容读好,请大家圈出重点词,好好体会小女孩的内心。
4)(出示重点词)看,你们和老师的一样吗?
(一人配音,一人表演)采访小演员: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爱花)
3、精读理解,学习“谈花”
1)既然爱花就应该保护它,为什么还要摘呢?作者和你们一样,也觉得十分好奇,因此他也想寻找答案,机会终于来了。(听老师范读3—9自然段)这部分写的是“谈花”。(板书:谈)大家听得真认真,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出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看来,这位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这个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好好看书,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些句子。
3)(出示: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如果你是那个女孩,此时手里拿着花瓣被作者叫住了,你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生:我会很害怕,不知道他会不会骂我。
生:我也许会脸红红的,而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生:我会很紧张,紧张得直冒汗。
生:我不知该把花瓣藏哪儿才好,会很慌张。
师:大家体会到了小女孩的心情,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生异口同声
地答到“不知所措”)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不知所措”的时候呢? 给“惶恐”找个近义词。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小女孩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吧!看谁体会得最好!
接着发生了什么呢?
4)(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 这哪里体现了她的懂事呢?
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男孩子来读“我”的话,女孩子读小女
孩的,老师读陈述的部分。(评价注意:男孩子要轻轻地问,别把女孩子吓坏了,本来就胆小。)
摘花瓣做什么呢?
5)(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
香,妈妈会高兴的。”)
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眼听,仿佛看到什么?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请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会幸福的!
她爸爸呢?
6)(出示: “爸爸在南沙当*。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 眼眶里
闪动着泪花。)
你体会到什么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板书:懂事)
7)让我们把这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感情化作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吧。小组分角色练第三部分。请几个小组展示,评价,齐读。
4、引读理解,学习“送花”
1)小女孩爱花,也爱母亲。因爱母而摘花,因爱花而摘瓣,多懂事啊!她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
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齐读第11自然段。(板书:送)
2)到现在还未发言的同学请起立,给你们一次表现的机会。齐读。
3)当“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呢?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同桌表演。指名表演评议。
三、回味课题,拓展延伸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嗯,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这淡淡的清香飘进了妈妈的心里,也飘进了小朋友的心里。明天就是 “三八节”,你们是如何向妈妈表达爱意的?
听了你们的话,老师也想对你们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四、课尾赠花,移情入心
在下课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大家帮忙,老师这里的一瓶月季花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为我出出主意。
生:可以送给那个小女孩。
师:找不到她啊,怎么办?
生:可以送给上课最认真的同学。
师:嗯,我想。这花包含着对同学进步的肯定,不错的主意,谢谢你!
生:可以送给你的妈妈,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看来课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你的建议,我想我也会用最好的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让大家都来欣赏。
师: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鲜艳的花,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美的花瓣,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有着一颗珍贵的爱心。(用红笔圈成心形)
拓展阅读
1、《雪花飘飘》教学设计
一夜北风,彤云密布,平明推窗一望,啊,下雪了!
多么神奇、美妙的雪花啊!她轻飘飘、慢悠悠地舞动着,潇洒得像花间粉蝶,轻盈得如风中柳絮,就这样,就这样,美丽着整个太空。她是天地间的小精灵,*的小天使,敦煌石窟中的小飞天,人世间的乖乖女。冰清玉润的雪花玲珑剔透,晶莹明洁。她热情地亲吻着你的手,你的脸,甚至钻入你的领口,与你亲密接触。看一看落入你身上的雪花吧,只要是完整的,她总是六个角,角的周围带着花边,美妙得无与伦比,你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主的智慧。她白得耀眼晶亮,没有一点点尘滓,圣洁白润得让人惊叹。她是美的代表,洁的象征,在冬天里飞动的花朵。
她就这样飞下来,飞下来。盖住了山川大地,千村万落。真个是“银色三千里,瑶林一万重”。让天地浑然一体,变成粉妆世界,玉裹乾坤;让苗儿酣睡,让草儿安眠;让水中的鱼儿虾儿过上几天安静的日子。她采来秋之韵,冬之精,孕育着春天的万紫千红。她是多情的代表,善良的化身。人们享受着她的美丽,她的清纯,她的瑞雪兆年丰。她把所有的爱献给大地,献给人间。她是真真正正、的的确确的“爱满天涯”。
几乎所有的人都爱雪。
看吧,雪地里那个戴红发卡的小姑娘,正扬起小脸,让雪花落到她苹果似的脸蛋上,感受雪花冰冷中的温情;男孩子也正忙着呢,手冻脚冷浑然不顾,冰天雪地任我驰骋。抓把雪,打雪仗,跳着,叫着,玩得热火朝天。善于感慨的诗人词客,面对着美丽的花朵,构思着华章丽句。隋朝王衡的《玩雪》诗写到:“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写出了雪的动态丰姿。“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寒。”这是唐代王维的《冬晚对雪》,写出了雪的辽阔幽远。戍边的将士或许更容易对雪感怀,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温暖的家园。当岑参面对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雪,目送友人雪中离去,他的心中又充满多少感慨、多少怀亲念远的情思啊?当然也有一位**伟人,借雪抒情,挥洒胸中抱负和凌云壮志,咏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千古名句。这六出冰花,真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呢!
瑞雪兆年丰,祖国强盛,人民富裕,是我们的希望,诚心祝愿美丽的家乡,我们心中的热土——可爱的新沂,在新时代展翅翱翔吧!让我们的人类世界在雪的爱的怀抱里更加美好吧!
文之不足,继之以诗——雪荟萃秋冬星月秀,浩天降下玉精灵。江山点缀如图画,助我文思动我情。
2、《雪花飘飘》教学设计
《雪花飘飘》是一堂以折剪为主的工艺制作课。
六角花瓣的纸张折叠对我们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将本课重点放在折剪雪花上。用学生自己看示意图做,教师示范制做,学生跟着老师做,学生自己巩固制做等方法,反复练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新课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像一些普通的学校,生源的因素让基础知识的传授变得尤为重要,毕竟,有了基础才能创造,学会走才能跑。
因此在本堂课中,我没有太多花哨的地方,从导入正题,到复习回顾,都直接了当,留出大量的时间运用到难点的解决上。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书中所示雪花的折叠过于复杂,有点难,思考再三,也始终找不到一种更简便易教,学生易学的方法。所幸课后,园南小学毛老师的提醒,让我有了新的发现,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动,却大大降低了难度,在这里我向毛老师表示感谢,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师能够收益。制作的方法就是,先将正方形纸对边折两次(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将最难的三等分放到最后,这样就成了,我会将改良后的方法告诉学生,改善原有的不足。
雪花卡片的制作是对本课的拓展,友情的传递是德育的渗透,总的来讲,整堂课的设计简洁中略有变化,比较适合日常开展。
3、《雪花飘飘》教学设计
现在是深冬,气候很冷,冬天的爷爷给世界带来了非常珍贵的礼物 - 雪!
起初,雪是一小块小颗粒,雪是非常诱人的雪,我忍不住口,伸开舌头尝起来,这雪不甜如甜;盐不咸。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但冷却是肯定的!
这颗珍珠般的雪颗粒直接到我的头发,领子钻,痒酥,凉,所以我直颤抖。
渐渐地,雪越来越大。最初的雪是像雾一样轻,像纱线柔软。突然,雪在天空中扫过,出现了最轻微的寒意,这飞行的雪花有点喜欢歌手散花,有些喜欢群体分钱跳舞,有些喜欢一个旋转的舞蹈,有些喜欢仙女的歌,非常壮观!
这种不断变化的雪有时似乎像一个捕手,有时花瓣飘飘,有时开花和开花。白雪皑皑,没有生活场景让我感觉到一丝微妙的痕迹!我去了雪,让风吹,我不动 只是寒冷和寒冷的雪钻进衣领,我很冷,打冷战,像我穿着一件薄的衣服单独在寒冷的苦冰和雪!
在晚上,雪还在地下拥挤,厚厚的雪地层后,我看着,这个白雪像一个冬天的祖父到地球上覆盖着几个看着大鸭子的一边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雪已静静地,地球,田野,房子里充满了雪。在屋檐下还注意到一块冰,在阳光下,它是特别明亮,特别明显。
太阳越来越大,屋顶的雪在融化的一点点,在这一刻,房子好像雪萦绕,绝望,非常悲伤的泪水慢慢落在墙上,雪也同理心,房子是不愿离开,然后保持同样悲伤分裂的眼泪。
4、《雪花飘飘》教学设计
渔渡镇中心小学
龚汉平
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材第7册第12课。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并了解有关制作原理。
方法和过程: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 教学难点: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泡沫、塑料瓶、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课本上的“雪景”玩具。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 (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探究创作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四、交流评价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五、课后延展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2、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2010年12月17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