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3 11:34:59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计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口诀卡片 花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谁能给背一下?

2. 出示口诀卡片学生说口诀。

3. 师: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摆花片的游戏。

二、自主探究

(一)摆一摆,算一算

1. 提出(1)题摆花片的要求,学生自己摆一摆。

2. 小组推选一人到小黑板上把自己摆的用自己喜欢的图片画出来,并讲解自己是怎么想的。(要摆黄色的个数是红色的2倍,就是黄色的花片要摆2组,每组3个。)

3. 提出(2)题的操作要求,学生独立摆。

(1)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师质疑:你是怎么知道要摆12个的?(引导学生明确:*花片个数是红的4倍,就是要摆4组,每组3个,也就是求4个3是多少,所以用3×4=12)

4. 讨论: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要求一个

数的几倍是多少,我们不摆花片,可以怎样算?

5. 练习:(1)如果第二行摆得黄色的花片是红色的8倍,应该摆多少个?

(二)拔白菜

1. 学生观察情景图,明确信息和问题。(要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把生活问题变成小学数学问题:小山羊拔了2棵白菜,老山羊拔得是小山羊的8倍,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

2. 学生试着算一算。

3. 全班交流:

(1)学生说出是怎么列式的。(要交流2种算式:8×2= 2×8=)

(2)交流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求老山羊拔了多少棵,就是求2的8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4.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看看有不懂的提出来。

三、课堂小结

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和解决拔萝卜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四、综合练习

1. 练一练的1、2题。学生独立做,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教师组织核对。

2. 练一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师当堂批改,做完的试做自主小天地。

五、拓展练习

自主小天地(不要统一要求,供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拓展阅读

1、北师数学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意识。

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1、动画:

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

5、是不是对所有的数都适呢,我们能想验证吗?小组交流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根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变化规律吗?你来验证想严整自己的猜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变化规律)

三、初步应

你想试试吗?(游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 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2、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谢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奇怪?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北师数学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能应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主动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1课时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北师大,数学,创新,黑板

3、部编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

1、小组合作探究,班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重难点

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小组探究、讨论情境学方,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授。曾获得1976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原因有以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做实验的办,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议论文的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我们注意时常地运联想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学中,学习的方式方至关重要。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学过程中,处理好材、学生、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学生。桃李不言,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冀教版二年级下册《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1948.html

热门阅读

  1. 2016新的一年祝福语大全
  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及反思
  3. 新年快乐祝福短信集锦
  4. 软件购销的合同
  5. 化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6. 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
  7. 三字经读后感00字
  8. 十一国庆节温馨祝福语
  9. 祖茂头巾包树桩故事
  10. 一年级段家长会的发言稿
  11. 大学生自我鉴定表
  12. 三八妇女节的祝福短信有哪些
  13. 晚安心情祝福语
  14.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案
  15. 青春梦想诗歌朗诵稿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