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面具》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3 11:42:06

《动物面具》教学设计

1、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表情的面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观察、欣赏各种有表情的面具,提高欣赏水平;

3、运用这些有表情的面具进行表演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立体感的面具;

学具:厚薄、色彩各异的卡纸、彩纸,剪刀、胶水、纽扣等生活材料。

教具:范作、面具、音乐、学生作品等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的名字叫“我来说,你来猜”(课件)

老师介绍这个动物的相关特征,请大家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呢?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屏幕(课件)

①身上长着毛————有高超的捕虫本领————嘴巴直直尖尖的————“森林卫士” ————啄木鸟(图片)

②身上有斑纹————属于水陆两栖类动物————眼睛鼓出————它的声音————青蛙(图片)

③善于奔跑————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脖子细长————鸟类中最大者————鸵鸟(图片)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

二、介绍面具的历史

一直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戴在脸上。大家请看(点击第一张图片)这是原始人用木头雕刻出来的面具,看起来有点夸张,有的同学也许要问,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夸张的面具呢?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解释,他们就认为只要戴上这种夸张的面具,就好象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驱妖降魔。古代面具还可以作为图腾来崇拜,同学们看到的第一个面具是用白铜合银做成的,面具像个乌龟的样子,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向征。这个龟样面具寓意着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第二个面具是印第安人的木雕面具,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图腾面具还可以用于狩猎,举行欢庆活动时也经常被使用,前不久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人们戴上了牛头面具在进行欢庆*活动呢!由此可见,面具古代就有,而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三、揭示课题:动物面具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制作动物面具。(板书:动物面具)

四、面具的制作方法

1、听说我们三(2)班今天要制作面具,几位动物面具新朋友可等不及了,一定要汤老师带他们来做客,大家想不想见见它们啊?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它们出场吧!(教师拿出制作好的动物面具)

2、老师邀请几为小朋友上来,戴上动物面具给大家展示一下。

3、(请同学上台戴面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动物面具的造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它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还有其他表现方法吗?

(举例:兔子鼻子(立体、揉纸团,你有不同的做鼻子的方法吗?);狮子棕毛(剪法?你会?其他方法?简便);材料(有糖纸,还有报纸……)

4、制作的方法:

制作手法:剪、撕、贴、揉、卷;(生边讲老师边板书)

材料巧妙利用:巧妙利用,尽量不浪费;

空出眼睛的位置,如何剪眼睛(对折剪);

5、 制作步骤:确定动物~~~厚纸做外形~~~剪、贴、画、撕等表现脸部特征?(教师示范)

五、分组制作

一、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在开始制作之前请同学们听好老师的作用要求:

请五人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准备合做什么动物面具,然后组长给各人分工:谁做脸形?谁做眼睛?谁做耳朵……商量好了吗?想一想,大纸做什么?小纸做什么?还有些废旧物品就请大家发挥创造力,装饰到作品中去。

二、教师分组指导

六、展评作品

1、先完成作品的小组请一同学上台展示面具。

可以模仿动作,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2、做完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七、总结合影留念

今天大家合作的作品真棒!动物面具做的也很棒,下面 请大家戴上你的作品,老师给大家来个面具合影好吗?准备好了吗?老师说123,你们一起说茄子!123,茄子!(合影留念)

八、下课前收拾桌面、地面。

好,下课!请每组把桌面、地面的垃圾整理干净。

拓展阅读

1、关于体在斜上运

材分析】

应该是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了,虽然严格的标准斜并不多,但是很多变形的斜却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中,应认真分析这些变形的斜

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使生能够用科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的省力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习,指导习进行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划来研究斜

3、在小组合作习中,培养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习的习惯、使生乐意与同之间进行合作实验。

重点、难点】

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的省力原理。生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划,并进行定量分析。

生准备:科记录表、课前收集关于斜的相关资料、螺丝刀、铁锤、一块木头上钉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

师准备:关于斜的相关资料、搭斜的材料、重、测力、一块木头上钉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螺丝刀、铁锤。

(一)问题情境导入

师:同们,有几个工人师傅遇到了困难,他们要把几个大铁桶搬到大卡车上去,可是铁桶太重了,搬不,你们能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吗?

生:可以用一块木板搭在卡车上,然后把铁桶滚上去。

师: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样?好不好?为什么好呢?

师:其实,像这个同刚才所说的,一块木板抬起它的一端,就会形成一个斜坡,这,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我们称它为斜!(板书:斜)刚才同们都认为利用斜能够省力,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板书:省力?)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活过程

一:手搭斜,画斜,观察斜,了解斜

1、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准备了几块木块和一个盒盖,你能用这些材料来自己搭一个斜吗?

生分组搭斜,搭完后找两组高度不同的展示。

2、你能用线条将自己搭的斜画下来吗?一生到黑板上画。

意图科一定要注重手操作,让生在实践中边手边思考。】

师:同们请看,斜的是什么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是的,这条直角边是我们要提升重的高度,我们叫它斜的高度,(板书:高度)这条斜边,是我们搭斜用的木板,我们叫它斜的长度,(板书:长度)木板与地之间会形成一个夹角这是斜的坡度,(板书:坡度)现在同们了解了斜各部分了吗?哪个同能指着这个斜给大家介绍一下?一生到黑板前指着一斜介绍斜各部分。

3、请同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长度相同,高度不同,坡度也不同。)哪一个坡度大,你认为坡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板书:长度相同,高度越高,坡度越大)

4、老师也想搭一个斜,(老师在原来一个斜的高度的另一边用短一点的木板搭一个斜。)同们请看,这是两个斜吗?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哪个坡度大?坡度和长度、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生回答板书: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约小。)

师小结:刚才同们自己搭斜,观察斜,知道了斜有高度,长度和坡度,而且坡度的大小和长度、高度有关系,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越小;长度相等,高度越高,坡度越大。

二:做实验研究斜是否省力。

1、现在斜我们搭好了,它是否能够省力呢?大家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实验)老师还给每一个小组又准备了一个小车和一个测力,用这些材料你能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利用斜可以省力吗?

意图:置一个稍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引导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调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展示不同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激发生的习兴趣】

2、生汇报实验方案,(提醒其他小组要认真听,可以进行补充。)

师在黑板一侧板书:竖直提起小车用的力(N)

在斜上拉小车用的力(N)

3、我们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交流,师腔调:

a、小组内的同要分工合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展示实验记录单1)

b、测量在斜上的拉力时,测力要和小车在同一直线,要匀速运时读数。

4、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师**指导。

5、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测得的数据,师在黑板上记录。请同们比较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斜可以省力)师擦掉问号。

6、我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斜确实可以省力,同们再来观察这组数据,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各组虽然都用了斜,却用力情况不一样,说明省力情况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7、生进行猜测,可能是坡度的不同造成省力情况不一样。师继续问:那你认为,坡度大小可能和用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坡度大,用力大;坡度小,用力小。

三:深入探究斜,坡度大小与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1、坡度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斜省力的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仅凭猜测不行,还是用这些材料,你能一个实验,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吗?

2、生交流实验方案,并说明的理由。老师相机在黑板一侧板书:

在斜上拉小车所用的力(N)

1块木块2块木块3块木块

意图:放手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不同坡度的实验,只要坡度变化明显,实验结果就一目了然。】

3、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2、

4、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在黑板板书数据。

5、比较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坡度大,用力大,坡度小,用力小。)

师小结: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斜可以省力,而且省力大小和坡度大小有关系,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四:生活中的斜

1、正是因为斜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斜,同们能举个例子说一下斜在生活中的运用吗?生交流斜在生活中的运用。

2、除了同们说的这些,老师这里还搜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师播放斜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五:认识变形的斜

1、师出示螺丝钉,问:这是不是斜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螺丝钉到底是不是斜呢?老师做了一个螺丝钉的模型,下我就把它的螺纹展开,(师展开铅笔上的螺纹。)你发现了什么?是的,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

3、师出示螺纹疏和密两个螺丝钉模型,同们猜测一下,哪个拧起来更省力?生猜测并说理由。

4、把两个模型的螺旋展开,现在谁能说一说,哪个拧起来更省力?为什么?(螺丝钉上的螺旋就是变形的斜,高度相同,长度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螺旋密的省力。)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形的斜呢?生交流。师出示课件:盘山公路。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斜,希望同们在生活中多观察,了解更多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拓展活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斜,请同们根据这节课所到的知识,探究骑自行车上坡怎样才能更省力?

2、关于体在斜上运

1、使生理解斜的作用以及知道一些应用斜的实例。

2、培养生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3、培养、爱科、认真细致的科实验态度。

认识斜是如如何省力的。

如何把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准备:

、电脑课件、分组实验材料。

一、创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图片一(建在树上的房子),思考:如何到树上的房子里?(同时思考楼梯)

2、出示图片二(把东西送到车上),思考:如何把东西送到车上?

引出:我们生活中有些省力的备,这些备都有一个特点(倾斜)。

3、斜的介绍(多媒体):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

二、探究斜是否更省力。

1、思考,使用和斜和不用斜,有什么不同?斜能省力吗?

2、我们怎样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测试力度(测力

提升体(螺帽、大塑料模、小塑料模)、

提升(搭建)

直接提升

3、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斜上推(或拖)一重,使它沿着斜向上移时,比使垂直提升重要省力。

三、探究斜坡度与省力的关系。

1、思考:如何让斜更省力?

2、我们怎样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测试力度(测力

提升体(螺帽、大塑料模、小塑料模

不同坡度的斜(由大到小共4种,自己搭建)

3、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斜与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提升重就越省力。

四、巩固与拓展

1、说说工人为什么利用斜把东西推到车上(比直接提升更省力)

2、说说生活中有那些地方运用到斜的(为了省力的备)?

3、出示图片(山峰),想想能否在这里利用木板做一个斜让我们**上去?人类又想到了什么办法?(引出下节课内容)

3、关于体在斜上运

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斜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实验,愿意与同进行合作交流。

认识斜是如如何省力的。

如何把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1块搭斜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品(橡皮等)、钩码、测力、实验划表。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生喜爱的《头文字D》画片的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

提问:虽然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二、探究斜有什么作用

1、 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 斜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

3、 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能省力吗?我们能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 分组研究斜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 指导如何用测力测斜上的拉力。(拉中,当测力处于匀速运时,读出其读数)

2)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3) 分工提升不同的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4) 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体 我们的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体的力

5、 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体从斜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

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实验来证明一下?

2、分组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划表(师准备)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 )

坡度越小,用力越(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2)交流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P17)

直接提升体的力 沿不同斜提升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四、巩固与拓展

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螺丝、大桥……)

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

点击查看更多《动物面具》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2463.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
  2. 哭泣着向前奔跑励志美文
  3. 幼儿教育综合工作总结
  4. 理想就是做你喜欢的事美文
  5. 最新朗诵稿范文
  6. 201幽默搞笑的新年祝福语精选
  7. 冬日祝福语
  8. 201年最新鸡年企业新春祝福语
  9. 中学班主任新学期开学工作计划范文
  10. 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11. 动产质押合同的范本
  12. 平凡的生活伟大的爱散文
  13. 影响人生的哲理名言精选
  14. 电路改造合同范本
  15. 文艺汇演活动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