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大象博士请助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第3段——第7段,读懂“冲撞跳踢轻轻推扶放走鞠躬您好”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的表演朗读课文
3、 懂得待人要有礼貌,讲文明,做事要有耐心
(一) 复习引入
1、 今天电脑老师要和我们做游戏了,出示词语,同学们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笑眯眯哈哈大笑静推轻轻推扶齐声读“大象博士请助手”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3、 今天是大象博士正式考试的日子,你们瞧!都有谁等在门口了?
这么多的小动物啊,可布告上说只招收“一名”助手啊,今天的竞争可真激烈啊!
1、 大象博士请小动物门进去考试了,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几段是写它们进去考试的?(3-6段)
2、 小猴,小兔,小熊,小猫是怎么进去的?读读课文,划出句子,指名读,齐读,读正确。
3、 是呀!他们当中有几位小动物啊特别着急,想快点进去考试呢。快去找找是谁啊?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很着急的呢说说理由,读读句子。
4、 诶呀,他们可真性急啊,谁能读出小动物门现在的心情来?指名读,互相评一评;选一两句读给同桌听听;齐声读
5、 我们差点把小猫忘了,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啊?
看看他是怎么进去的自由读,圈出动词,和其他小动物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朗读
6、 师生分读3-6段
(三) 学习第7段
1、 小猫终于也进来了!,可小猴等急了,说——学生读
2、 小兔等急了,说:——学生读
3、 小熊等急了,说:——学生读
4、 这些小动物等急了会怎么样子的呀?做做动作吧!
5、 谁能干,能把这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指名三人说话,出示句子,齐声读
6、 大象博士要录取了( ),这怎么回事啊,还没考试呢!
7、 哦,我明白了,原来大象博士要招收一名有礼貌,讲文明的助手呀!要是一开始,大象博士就把招收要求写在布告上,小动物们就都明白了,是不是呀!那现在我们就帮助他把这些要求写在布告上吧!
(四) 总结练习
处事一张布告,请同学们把招收要求填写完整!
拓展阅读
1、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地保护青蛙。4、 初步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味。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青、气、生”,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继续巩固对“句”的理解。
朗读课文,学习汉字。
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客家,生字卡片。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者长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
3、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
二、初读儿歌,认识汉字
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倾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1)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图片,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
(4)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请你、让、生、病”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5)指名朗读全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多读几遍,与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出示本课中的生字,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如:“清、晴、眼、睛、保、护、情、请、让”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来记住它们;“病”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一个新的偏旁,叫做“病字头”,里面是“丙”字。
(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将本课生字拆分成一些部件,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疒、青、呆、户、丰、口、上、丙”,让学生动手将这些部件组合成本课认识的生字。同位相互合作,拼好后再读一读。
三、 再读儿歌,读出韵味
1、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与本课的生字宝宝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来和课文交个朋友吧!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与同位互读。
3、指名多生朗读,教师及时予以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节奏和韵味(利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儿歌朗读中的节奏和韵味。)
4、全班齐读儿歌。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会写的生字:青、气、生。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师予以指导小结。
4、师范写讲解:“气”字第四笔横斜钩要略呈俯势;“生”字第一笔撇略短,两横之后再写竖,最后的一横要略长,托住整个字。
5、学生自主描红、仿写、临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许多汉字宝宝交上了好朋友,还了解了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将课文读得既正确、流利又好听,收获可真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青蛙》。
(偏旁)
2、四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争“蓝精灵章”下的子章:“悦耳章”、“神笔章”。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火烧云给你一种什么感受?
1、这节课我们深入体会火烧云的'美妙奇异。自由读课文,选出你认为写得最美妙、最喜欢的自然段。(结合争章要求“悦耳章”。)
2、学生汇报:
(1)第二自然段:
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烧”、“着了火”)
②把句中的“烧”字换成“红”通不通?既然也通顺,为什么用“烧”,不用“红”?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目的:欣赏、加深理解。练习朗读。(评“悦耳章”)
(2)霞光一段:
先指名读,再同桌合作轮读。(评“悦耳章”)
(3)颜色一段:
①写得好在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快和变化得多。画出作者写颜色的词语。作者写的这些颜色的词语已经够精彩的了,可是她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这些颜色。(课件出示图片)
②读的层次:
指名体会读/学生互评议读(语气轻快,节奏跳跃)/齐读。(如学生体会不到位,教师可以**范读。)(评“悦耳章”)
(4)形状一段:
①马:
好在写出了云的动态,想象力丰富。以此段为例,学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先写(出现了什么),再写这种事物(怎么样),然后描写它(有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最后写它渐渐(消失/不见)。
学法出示,指导朗读:
a、出现──叙述的语气,较平稳。
b、什么样──一下子发现的喜悦。
c、变化──神秘感,时而轻,时而上扬。
d、不见──惋惜之情,似在寻找。(评“悦耳章”)
②狗:
a、感觉在不断变化。
b、指名读。
c、你为什么这么读?(评“悦耳章”)
③狮子:
连气势都写出来了。
①指名读。
②你为什么这么读?(评“悦耳章”)
(5)火烧云的形状就这些吗?(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①你能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可以有那些形状?(出示课件云的图片)
②你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课件出示学法),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动笔写一写。
③学生汇报。(评“神笔章”)
(6)小结过渡:
真像作者说的那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可是作者又说“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楚。”这不是前后盾吗?小组讨论解疑。
(三)作业。
你觉得学完这课你想写什么作业呢?创造性地仿写云(雪、雾、雨的片断)。
3、一年级语文第8课教案设计方案
1.认识本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快乐别人也快乐自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家读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地拼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误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老师指导,巩固识字
1、教师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学习新部首“爪”字头。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笔顺容易错的字、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非、采、爱”,注意“非、采”的笔顺,“爱”在书写时上中下三部分应对齐。
(3)学生进行描红练习,老师**指导。
3、给生字组词,用个别词语说句子。
四、布置作业
1、 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字写一行,组两个词语。
2、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4、一年级语文第8课教案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大人做家务活。
2、初步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21小燕在家里出示四幅放大的课文插图。
这节说话课,我们要看图说说小燕在家里干那些事。
说的时候要用上这样的句式:(出示卡片)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看图说话。
1、安图的顺序,练习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的图意。
(1)指名按照以上的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放学后,小燕在家里扫地。)
(2)集体评议。(平要求中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四要素是否说全、顺序有否点到。)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第二幅图意:吃过饭,小燕在家里擦桌子。第三幅图意:扫完地,小燕在家旁边倒垃圾。第四幅图意:奶奶做针线活时,小燕帮奶奶穿针。)
2、变换词序,练习说说每一幅的图意。
移动卡片成: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指名按照以上句式,用一句话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2)集体评议。
(3)各自准备,然后逐幅练说。
3、练习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那些事。
移动卡片成:谁在什么地方会干什么
(1)各自准备,同桌互说。
(2)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4、小结过渡:钢材,我们按照一定的句式,看图说话,小朋友发言很积极,说的也很好。小燕在家里,很勤劳,有许多劳动的本领,是个好孩子。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听吗?
三、听录音练说。
录音内容:
最宝贵的东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兄弟四个人去找仙人,清仙人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仙人问他们要什么,老大说:“我要高楼大厦。”老二说:“我要绫罗绸缎”老三说:“我要山珍海味”老四说:“我要劳动的本领。”仙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到了最后,老大的高楼倒了,老二的零落绸缎破了,老三的山珍海味吃光了,只有老四学会的劳动的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
1、第一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果实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里有哪些人?(听后讨论)
2、第二次放录音,要求边听边想:1、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向*提出了什么要求,后来怎么样?2、故事告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听后讨论)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本领是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劳动本领能创造出各种财富,永远也永不完。小朋友,那么,你有哪些劳动本领呢?你在家里会干什么呢?
四、按以上问题发言
五、总结。(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