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诗歌
是什么样子
我爬出青春的沼泽
像一把伤痕累累的六弦琴阴霾在流浪的主题里
嗯!来了!
我走向你
用凤鸣草一样亮晶晶的眼神
你说
你喜欢我的眼睛
他是我裸露的孤独
孤独
为什么你总是孤独?
真的,
真的吗?
第一次
第一次吗?
太阳暖融融的手指轻轻的碰着我了
碰着你了吗?
于是往事冻结了欲望
你的往事那么沉重
你听我的歌
捧起一串串曾被辜负的音符
那么沉重吗?
你的新沉重,歌也沉重
走进,
一个春日的黄昏
一个黄昏
一个没有皱纹的黄昏
黄昏里,不再失约的车站
永远不在失约
四月的那个晚上
没有星星和月亮
没有星星和月亮
那个晚上很平常
我用沼泽的经历交换了你过去的故事
谁都不会忘记
沼泽那么泥泞
故事那么忧伤
这时候你在我的视网膜上模糊起来
我在翻着一本诗集
一本惠特曼的诗集
像一只纯白的飞鸟
我在想你在想什么
我知道美丽的笼子囚禁了你
囚禁了你绵绵的幽静和沉湎的
是的,美丽的笼子
囚禁了我,也养育了我
我知道,你没有料到在一个清晨第一次放飞
也正好碰上下雨
是的,第一次放飞就碰上下雨
我知道雨水打湿了羽毛
沉重了翅膀也忧伤了你的心
是的,雨水忧伤了我的心
没有发现吧
你在看着我吗
我湿热的脉搏正在升起一个无法诉说的冲动
真想抬起眼睛看看你
可你却没有抬头
没有抬头,我还在翻着惠特曼的诗集
是的,我知道我并不是岩石
不是岩石也不是堤坝
也不是可以依靠的大树
你不是大树
可是你愿意
你说,如果我愿意
我会勇敢的用我并不宽阔的肩膀和诚实的心
你说用并不宽阔的肩膀和诚实的心
支撑起一片再也没有委屈的天空
为我支撑起一片永远没有委屈的天空
你愿意吗?
你说如果我愿意
如果你愿意
我愿意
拓展阅读
1、范仲淹的《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诗文相关介绍
作 者范仲淹年 代宋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
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成语“断齑画粥”就来源于范仲淹的苦学事迹。他的这种生活很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考中进士之后,范仲淹进入仕途,参与政事。他在担任右司谏时,多次进谏,得罪了太后和宰相—当时,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苏州。后因治水有功,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开封知府。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 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多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开始*,史称“庆历新政”。
初期,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触碰到当权者利益的*最终失败了;支持*的大臣纷纷被贬,范仲淹也在其中,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在新政中,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他早年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
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范仲淹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此后,考试内容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学校教育减少了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章句记诵及词赋学问。
这些改变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儒学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范仲淹就是这些革新的主要推动者。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人物评价
王安石
范仲淹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可是早在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助,甚坏风俗”。
朱熹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
吕中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欧阳修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2、纪念抗战七十周年诗歌《卢沟战歌》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永定河边移寇帜,宛平城外举狼烟。
全面驱邪从兹始,山河破碎赤县天。
热河关东俱沦陷,而今平津围三面。
西南燕台三十里,卢沟河上掀巨澜。
攻城夺地来势猛,欲将城桥以水漫。
更深夜静炮声隆,流血飘橹罪无边。
图谋控制平汉路,妄念华夏血脉断。
卢沟石狮方酣睡,饱阅兴亡心惊胆。
忍无可忍出兵抵,马革裹尸谈笑还。
全面抗战第一枪,从容如常宋哲元。
守军伟哉家国梦,晓战随鼓抱玉鞍。
寸步寸土不能让,弹雨枪林勇向前。
龙腾虎跃杀声震,刀光剑影敌胆寒。
守桥健儿力战死,义勇高歌响震天。
倚天亮剑豺狼群,燕赵悲歌血泪染。
一以当十十当百,有我无敌不共天。
扑天火龙吞残虏,战地号角凯歌还。
炮声暗,黎明现。屡仆屡起方殷战。
天已亮,晨星闪。城未毁,桥未散。
区区一营敌破胆,一夕丢尽大和魂。
一寸山河一寸血,纡筹哀兵操胜券。
晨曦初露照坤乾,雄鸡展翅傲桑田。
卢沟晓月今夕在,丹书史册绘河山。
烟波浩渺话轩辕,春回大地叹为观。
曾经笑问桑干水,如今波平河面宽。
弹指一去七十载,长看圆月满人间。
我从历史的深处
爬上卢沟桥
手颤颤地
抚摸昨日的悲壮
*当年的热血
汹涌在我的血脉
澎湃成激人的歌谣
桥头的石狮
不再咆哮 不再愤怒
肃穆地诉说--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残夜
卢沟桥,历史的见证
不屈的中国人
用血与火,荣与辱
垫起中国抗日的高度
当我再次面对它
我的泪水
淌成了奔腾的黄河长江
我该怎样怀念你
也许,我仅仅懂得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
具有的重量
3、苏幕遮·十阙诗歌
苏幕遮·笑我相思错
夏若颜
夜如冰,风又作。
长梦连绵,惊醒心无着。
犹记当初花下约。
燕子双双,飞入垂杨陌。
忆千般,人独酌。
何处追游,往事都摇落。
情到浓时情转薄。
淡看红尘,笑我相思错。
夏若颜
落花飞,残叶堕。
月上层楼,痴傻窗边坐。
惆怅韶华如水过,
往事无踪,谁记当时我?
梦难成,心却锁。
憔悴容颜,粉泪随风播。
种下桃花来惹祸,
误入红尘,吃了相思果。
苏幕遮(堆絮体戏题)
夏若颜
柳生残,花谢早。
一枕相思,一枕相思杳。
次第都成追忆了,
我自多情,我自多情表。
想当年,春正好。
心似玲珑,心似玲珑巧。
多少人儿纷拜倒。
只许卿卿,只许卿卿老。
夏若颜
柳丝长,秋梦短。
寂寞姮娥,寂寞姮娥怨。
种下相思人不见。
泪洗芙蓉,泪洗芙蓉面。
恨难分,云易散。
往事迷人,往事迷人眼。
难觅真情心一半。
误了今生,误了今生愿。
夏若颜
柳丝长,春梦短。
一曲萦心,一曲萦心乱。
弦上相思催泪眼。
怅望轻舟,怅望轻舟远。
不逢人,消息断。
青鸟无归,青鸟无归返。
立尽斜阳愁向晚。
独自销魂,独自销魂捻。
夏若颜
落花飞,人独立。
黄叶飘零,风絮吹无力。
一曲哀筝如雨泣。
轻别销魂,肠断天涯客。
路迢迢,伤历历。
事到而今,相见难相识。
念起当初尘世隔。
逝水东流,毕竟成追忆。
夏若颜
泪沾襟,风满袖。
落尽桃花,一曲离歌奏。
肠断画桥风折柳。
多少深情,却是无缘守。
念难消,狂饮酒。
对影成双,前事堪回首。
自此江南从别后。
醉里徘徊,生死经吾手。
夏若颜
柳生棉,花影动。
半卷珠帘,细雨随风送。
燕子双双归画栋。
美景良辰,我与谁来共。
意中人,心底梦。
犹记当年,自把相思种。
烦恼伤春怀抱拥。
泪染潇湘,重读钗头凤。
夏若颜
怨秋风,悲画扇。
一叶轻舟,已过江南岸。
凄切伤怀方寸乱。
别后无期,我与谁相伴。
谩消魂,堪梦断。
纵使情深,怎奈尘缘浅。
最是相思人不见。
翻捡欢馀,空对双双燕。
夏若颜
雨潇潇,风切切。
满目凄凉,遍地繁花折。
陌上断鸿哀不绝。
长恨连绵,到底愁难歇。
泪无声,肠寸结。
黯自销魂,两鬓霜如雪。
分付相思谁与说。
苦著红尘,一纸伤心阙。
4、独自吹箫换取岁月静好诗歌
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弱水
樱落花蕊,终究被湮没枯萎
胭脂沾染了灰尘,葬了花魂
独燃青灯,彻悟为谁心疼
一次缱绻转身,却要用一辈子忘记
浮华五千年,两世不擦肩
谁放了谁的手,谁比谁更难受
勾兑思念,自饮月光
酒抒三千惆怅,剑至秋收冬藏
一纸墨香,念你谪仙霓裳
虚弱的笔,泼墨仍旧为你
残断的甲,喋血长空挥洒
鹤氅黑发,为你睥睨分争天下
刀林纵马,邪魅仗剑为谁而杀
生而有崖,情却无期
忆你梧桐树下,眸波流转
掷笔生花,红衣绮罗,青梅煮茶
九世宿命里的卦,莞尔转瞬
三生石上刻谁笑靥如花,倾世风华
血浸三分入勾划,斑驳牵挂落朱砂
春雨连晓,野渡吹箫
流年尽,冷眸映桥
飞花杳渺,柳絮粘染雪发渐老
一生知己寥,寒食谁洒扫
斟酒对月,醉忘今朝
折剑自嘲,赋诗长笑
自将美酒天倾倒
你若不来,我亦不老,倾尽我一生一世,换取岁月静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2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