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教案设计
《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作文训练
【训练目标】写作记叙文时要做到选材叙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经过一周忙碌的学习,双休日是我们每个同学所向往的。在这两天里,你们可以尽情地去释放、享受。希望你能将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事件拿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去体味你们别样的生活,倾听你们真实的心声……
请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选材叙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件完整的事例,主题自定,但要鲜明。
(2)选材叙事要做到详略得当。
(3)感情真挚,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写作导引
文章恰似流水账,详略处置不得当,是目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比如记叙自己的经历,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各个时期都平均用力;写一件事,开端、发展、**、结局,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波澜不兴;记叙一个人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素材没有取舍、未加提炼,从而使得文章平铺直叙、毫无色彩。
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首先,要找到目标靶向。文章的详略是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详写的目标。
其次,要做到“拿”与“舍”。就像在一堆水果中挑拣出不同品质、不同等级的水果一样,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是“最大最好的果子”,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衬果”,是次要内容,可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是“弃果”,要毫不可惜地舍弃。
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在记叙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而要表现人物的这些特征,就要在叙事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细描写,是“画龙”式详写。对那些次要因素,则应概括叙述,以寥寥几笔来勾勒背景,是“画云”式略写;有时为了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来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是“点睛”式略写。
总之,要确立目标、有取有舍,才能做到写重点内容细致入微、充分生动,写次要内容清楚明了、简明扼要,这样就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二、写作要求
(一)、审题
双休日只是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对写作对象是自己或是他人,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未作限定,均可涉及。
(二)、立意
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写作本题,切忌平庸,切不可记流水账地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要注意参与、观察、思考、辨别、筛选、保留有积极意义、丰富精彩的内容。可以表达家庭幸福温馨的主题,可以反映周末里学校学习的主题,还可以是反映社会新面貌、新风尚等积极有益的社会生活。写作单纯故事,主题要单一、鲜明。
(三)、构思
写作本文,主题确定之后,就是要构思选材,学会“截取法”的运用,截取一天中最精彩的生活场景与时段,截取一件事中最精彩的情节与片段,总之为了主题需要,做到详略得当。
(四)、描写生动,细节细腻,情感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希望能写出真情实感。
要写出能打动、吸引读者的好文章,还要做到适当的描写与细节,这样会使你的文章更有*力。
三、佳作欣赏
在双休日里
朦胧中,似乎听见了铃声,仿佛还有音乐。迷迷糊糊的头脑中 “似乎”“仿佛” 掠过了一个念头:“再睡会儿吧!”,被窝真暖和,我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贪婪地吸收着热量。整个身体软酥酥的,舒服极了。为下文做铺垫 当再一次睁开朦胧的眼睛时,我感觉到宿舍里十分安静,整个校园也安静得出奇。顺便瞟了一眼邻床的兄弟:“咦?今天他怎么这么积极,连被子都叠好了,看来这家伙真的长进了,成人了。”扫描一下宿舍,我不禁愣住了,原来宿舍其他同胞早已人去床空。 “扫描”慌忙看了一下表,我的天啊!六点五十,多恐怖的时间呀!天啊,我 一词生动形象。迟到了!整整半个小时呀! 连续四个“!”
我急忙下床,却听见“啪”的一声,床边我可爱的开水瓶应声倒 可见其惊慌的程下,变成了一个“开口”瓶。我来不及为这个伴随了我几个月的开水 度。
瓶伤心,但还是急急忙忙为它收了尸。然后我拿起衣服便往头上套, 手忙脚乱
可好不容易找到了领口,找到了袖口,却发现穿反了。又不得不脱了 的情景,可想
下来,再一次往头上套,再一次对领口和袖口进行寻找。 而知。
抓起漱口杯便冲进了洗手间,用五秒钟的时间刷了牙。可就在这
短暂的五秒钟里,牙刷戳我的牙根多达六次。我强忍住剧痛,扔了 “戳”
漱口杯,抓起了毛巾,在脸上敷衍了两下,便冲出了宿舍。 “扔”“抓”
突然,我站住了。因为我忘了穿鞋,脚上仍然拖着那双可怜的拖 “冲”等动词,
鞋。我又冲回了宿舍。 既表明迅速,
“这群忘恩负义的家伙!平时哪点对不住他们?今天他们竟然恩 也说明慌张。
将仇报,不叫我起床,看晚上怎么收拾他们!”我深切地感受到阿Q
在“白盔白甲”的*****时没来叫他时的愤懑,也不觉“毒毒地 反映此
点了点头”。 时不平的心理。
好不容易穿好了鞋,再一次冲出了宿舍。但我又一次停住了——
一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今天是星期天。” 与开头
我有气无力地回到宿舍,“啪”的一声倒在了床上。唉,我不知 照应。结尾自
白白损失了多少神经细胞,都是该死的学习惹的祸,在这个美美的双 然。
休日早晨竟然给我来了一场意外惊虚!
【佳作点评】
这篇文章写的是在双休日里学习生活中的故事。作者没有罗列一大堆材料去铺陈,而是截取了早晨起床这一生活片断,反映了学习生活的紧张和无奈。文中突出睡懒觉的舒服、以为迟到后的手忙脚乱和对同学未叫醒自己的愤愤不平,心理描写及动作描写尤为精彩细腻,语言幽默,选材详略得当。结尾处忽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天”点明题意,因为开头有伏笔,所以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拓展阅读
1、假文盲作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写想像作文,要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作文是生命的创新,但也要做到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注重主观感受,注意写作的个性化。”这次的图是一幅漫画《假文盲》,习作的内容也不是侧重写画面内容,而是侧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联想,最终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会。由于是初次在教材中接触漫画,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挖掘出漫画所表达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力求做到:1.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2.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展开合理的想像,把所看,所想,所感具体、有序地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漫画,了解漫画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去想去说,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写作的内容;巧妙点拔学生进行布局谋篇;让学生品读赏析习作,进行自改与互改。
3、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对假文盲无视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不文明现象产生厌恶情绪,决心做个讲文明、有社会公德心的人。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展开合理的想像,把所看,所想,所感具体、有序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去想去说,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写作的内容,鼓励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教学。 2.学生收集漫画。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认识漫画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了,对看图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点特殊——看的是漫画。 2、你看过漫画吗?说说你对漫画的认识。
3、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漫画与其它图画有什么不同? 4、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二、交流素材,畅谈漫画
1、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漫画,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漫画展怎样?
⑴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交流:收集到了多少幅漫画,选出最使人发笑,或主题最深刻,或最令人感兴趣的,向同学介绍。(事先收集并写简介)
⑵ 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比赛:先把漫画展示给大家,猜漫画的主题,讲漫画的寓意。
⑶ 请自己创作漫画的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漫画。(光耀)
三、指导构思,完成初稿
1、看来同学们对漫画非常感兴趣。其实,漫画是用线条、图形夸张地表现生活,作文是用文字描写生活,两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现在,让我们把漫画和文字结合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2、(出示漫画)这是著名漫画华君武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题目《假文盲》,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独自观察三分钟,然后很快地写一段文字(十分钟之内完成),作为“画意解说”,比比谁写得最切合图意。
3、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
⑴ 你们认为,我们刚才所写的小短文,达到我们本次的习作训练要求了吗? ⑵ 根据同学们积累的经验和课前阅读的漫画作文,你对写好这次漫画作文有哪些建议?
4、教师总结漫画作文的要点:
第一:仔细观察图画,把握画面内容。
看图作文的首要环节在于观察,《假文盲》这幅漫画,在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内容:
(1)
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2)从人物衣着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3)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假文盲”是什么含义?
在观察的基础上,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图画的内容。 第二:展开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是把习作写具体的关键。根据《假文盲》这幅图画,我们可以这样想象:
(1)从图画上人物的衣着看,这天的天气怎样?除了这,你还会想到什么呢?请生说如:
(2) 四位男子怎么会在“母子上车处”等候上车的?他们当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3)那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四位男子又是如何回答她的?
(4) 周围的旅客看到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可能会议论些什么?四位男子听到人们的议论会怎么想?怎么做?
(5) 四位男子最后是在“母子上车处”上车的吗?他们或许是被车站的民警叔叔劝走的,或许是听到人们的议论不好意思走的,或许……
第三,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
针对四位男子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不文明行为,你有何感想?当不少旅客纷纷指责这种不良行为时,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在简略地记叙事情之后,生活中有这样的假文盲吗?可以把这些看法和想法以议论的形式写下来。
5、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漫画,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四、交流评价,鉴赏总结
2、假文盲作文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小学
覃桂荣
1、了解漫画与其它图画有什么不同之处,把握漫画特点。
2、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会漫画作文的写作。
3、引导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可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仔细观察图意,体会画家用意,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认识漫画
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
2、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分别谈对漫画的认识。
4、师小结:(出示漫画的定义)指名读。对,漫画与故事性图画不同,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二、指导观察,说写训练
1、过渡: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来欣赏一幅漫画(出示《假文盲》),这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画的一幅漫画,画名是“假文盲”,文盲是什么意思?(不识字的成年人),那假文盲顾名思义就是假装不识字。为什么要假装文盲?我们先观察一下漫画。
2、生观察漫画,交流。谁能用一两句来概括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板书:描述画面)(把时间、地点、人物介绍清楚)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车站的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
3、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地描述了画面,下面我们把镜头移向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给他们来几个特写。怎么样把这个特写写好呢?我们先来欣赏两位同学描写的同一个人物(课件出示片段) (1)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黄皮大衣,长裤和皮鞋,好似一位有权威的*。他微微睁开的眼睛,好似鼠目,连离他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哇!
(2)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低着头闭着眼,好象在沉思。
4、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想,哪个描写的比较精彩?精彩在哪里?
(要点1:外貌 神态 动作 心理)对,这是抓住了(
)描写,还可以抓住什么来描写?是的,这就是细节描写。(板书)可以让画面上的人物生动起来。 (要点2:语言辛辣讽刺夸张)这样的语言,使人物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语言辛辣
(要点3: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显示出人物的可笑。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人物写一个人物描写片段。
6、小结:刚才我们先概括了整个画面,再具体描绘了画面中的人物。现在你们看懂这幅漫画了吗
三、揭示中心,联系生活。
1、漫画是对某类现象进行批评讽刺。在《假文盲》这幅作品中,画家讽刺批评了什么呢?(板书:揭示图意)
(损人利己 自私自利 贪图个人安逸不顾他人方便)
2、这幅漫画画于1984年,现在已是2014年,时间已过去30年之久,那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假文盲”现象?(板书:联系生活)
3、出示课件,师说一例,谁还能接下去说?(课件出示练习说排比句)
4、同学们,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要点:个人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太差,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敢怒不敢言。
5、目睹这些现象,你最想说些什么? (出示课件)(板书:发表观点)
四、明确要求,指导写法。
1、谋篇布局:
要写好这篇作文,同学们要先把图画上的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接着把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揭示出来,然后把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这样的构段方式就是排比构段,排比构段能使语言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给这篇作文起什么题目呢?
3、万事开头难,老师这介绍几种漫画作文开头的方法仅供你们参考。(课件出示)
(1)描写环境法。如: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寒风呼啸,一位妇女和一个婴儿着急回家,来到汽车站„„ (2)开门见山法。如: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幅漫画,名为《假文盲》深受启发! 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上,那里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母子上车处”格外引人注目。 (3)议论开头法:如:
漫画给我的印象向来是令人开怀大笑的,可这幅漫画却能引人深思„„
4、结尾的方法:(课件出示) (1)抒发议论法。如:
假文盲,醒醒吧!让我们携手创建爱心,让那些贫困、弱小的人们得到关爱,让我们所有的人手拉手、献爱心,让整个世界少一份儿忧愁多一份儿欢声笑语吧!
(2)总结点题法。如:
我想:生活中那些假文盲看到这幅漫画,一定会脸红的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不要等别人指出你的不对。 (3)名言升华法。如:
这一幅漫画,让想起一句简单而又赋有含义的话:“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吧!
五、学生自主习作,教师**指导。
描述画面
抓住细节
揭示画意
点面结合 漫画作文
联系实际
语言辛辣
发表观点
夹叙夹议 板书:
3、假文盲作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观察几幅幽默有趣的画。(出示漫画)
1、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2、看完漫画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好笑、夸张、幽默)
3、这些图画揭示了哪一种社会想象?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出示漫画的概念。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二、出示《假文盲》图,这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的一幅漫画,画名是“假文盲”。文盲是什么意思?(不识字的人)那假文盲顾名思义就是假装不识字。为什么要假装文盲?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漫画。
1、学生观察漫画,写几句描绘画面的话呢?
2、指名描述画面的内容(按一定顺序把时间、地点、人物介绍清楚。) 预设:在冬天的一个早晨,一个车站的旁边写着“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站着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儿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
4、漫画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某种社会想象。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思考。画家的这幅画,他想向我们揭示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A、 讽刺那些无视社会公德,个人道德素质低下的人。
B、 批评车站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责任。
C、 讽刺那种“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的行为。
5、师:这幅漫画是画家华君武画于1984年的一幅作品。它批评了当时的一些不到的的行为,现在已是2014年,时间已过去30年之久,那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假文盲的现象呢?
预设A、公园里有人践踏草坪
预设B、图书馆里不许大声喧哗,却有人嘻嘻哈哈。
预设C、旅游景点里明明写着不许乱丢垃圾,但垃圾还是随处可见。 预设D、在电影里„„在公共汽车上„„
6、师: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举了一些不道德的“假文盲”现象,那你能从不同的人物身上再举一些例子吗?如自己、同学、家人、亲戚、朋友。 预设A、小学生守则明确规定要爱护公物,可有的同学在桌上乱涂乱画。 预设B、在雪白的墙上印下大大的脚印。
预设C、香烟盒里明白地写着吸烟危害健康,可爸爸却假装没看见还要吸烟。 预设D、校长在早会上规定午托的同学要排队打饭,可有些同学却总是插队,挤在别人前面。
7、师:对呀,在我们的生活里存在着许许多多“假文盲”这些人的社会公德心不强,个人道德修养差。我们都不要学习,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有没有发现一些富有爱心,乐于助人,遵规守纪的人呢?
1、有人看到垃圾就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箱。
2、有人义务打扫公共卫生。
3、在公共汽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
8、当我们看到这一幕幕感人心弦的场面时,都不由发出人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人人要有一颗遵守社会公德的心,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得更和谐,更美好。
9、同学们,对于怎样才能让这些假文盲彻底从我们身边消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
着手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
2、开一个宣传社会公德、人人有责的号召大会,让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 预设
3、在班里出一期关于宣传遵守社会公德的手抄报。
三、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
1、习作的要求提示我们重点写什么?(写画意,写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在我们学过的作文中,哪一类跟它很相似?(读后感)、
3、还记得读后感的写法吗?(读进去,想开来)读
进去就是简述原文的内容。想开来就是联系实际写感受。板书:读进去——想开来
4、漫画作文的写法类似读后感。先简述画面再解说画意接着联系实际写看法或想法。板书:简述画面——解说画意——联系实际写看法或感受。
5、习作还要求什么?(题目自己定)
6、这种习作可直接以漫画的画名来命题,也可以以画意或中心命题。如一般命题看《》有感。
7、以中心命题,你会给这篇文章起一个怎样的名字?
附板书: 读后感:读进去(简述原文内容)
想开来(联系生活实际写感受)
漫画作文:看进去(描述画面——解说画意)
想开来(联系实际——写看法和想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