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7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

②范读(出示课件)。

③分组读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

清明

[唐]杜牧

解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景:雨纷纷

知作者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

释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情:怅然若失

懂诗意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诗味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二、复习学法

三、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低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河滩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惠崇春江晓景》。

2、完成课后练习,做一课一练。

拓展阅读

1、《找春天》

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结合课习,引导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的第一篇课。这篇课通过带领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重点是朗读课,背诵课和识字写字。

本课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思路】

课前,带领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生自身习的潜能。课堂上让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实践活动。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法。

2.具准备: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创情境,引入新课

(放录像,带领生春游时的活动场面)

1.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

2.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初读课,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

3.过渡:刚才朋友自得很认真,在自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老师来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老师领读,生跟读。

(2)交流识字情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了。)

(3)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4)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5.出示词。(屏幕打出)

开火车认读。

6、 默读课。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要让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

2、《找春天》

1、通过唱歌曲《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培养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生观察世界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化。

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

正确地表现切分节奏。

一、导入、欣赏春景

朋友,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要新歌《找春天》,现在老师和同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看春天是什么样子地。同们随《出发》的音乐一齐表演。(过大桥、爬山坡等)

们目的地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点击课件“春景”)组讨论后交流。

唱歌曲

师:谁把歌词朗诵一遍。(点击课件“歌词”。)

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在灿烂的阳光彩缤纷的花朵盛开着,树林里鸟啾啾地唱着歌,河里,鱼儿快活地在游来游去,这是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们来听一听《找春天》这歌好吗?(点击课件“音乐”聆听《找春天》。)

过度:我们也来用美妙锐耳的歌声唱一唱吧!

生活动:随音乐哼唱《找春天》的旋律。

过度:同们唱的真好!同们想一想,‘鱼儿’、‘柳姑娘’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生答)

过度: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生活动:随琴唱《找春天》

过度:同们能用更美的声音表现这歌吗?

生活动:有表情的歌唱《找春天》

三、音乐活动

师:同们高兴地唱着歌,找到了美丽春天,你们还想干什么?

师:我们该怎样表演呢

生活动:以组为单位为《找春天》动作。

师:现在就让我们高兴地唱吧、跳吧!

生活动:生随音乐表演《找春天》。

四、拓展

师:同们,美丽的只有春天吗?冰雪晶莹的冬天,热情如火的夏天,丰收喜庆的秋天,都是很美丽的。朋友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编唱找冬天、夏天、秋天的歌。

今天,朋友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并用自己动听的嗓音表现了春天欢快的气氛。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像这春天一样甜美,朋友们让我们再次唱着《找春天》回家吧!(生边唱歌边出室)

课后反思:本节课把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蓬勃生机的春天,培养了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提高了生观察、审美和创作的能力。同时,让生自主选择,能发挥生的主体性,再一次调动习音乐的兴趣,以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找春天》

材简介

《找春天》是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人的第一篇课。课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知识与能力:会认“羞”等9个字,会写“脱”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春天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识记生字,积累词,感情朗读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迎接她的到来吧!(让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

、初读课,自主识字

1、生朗读课,鼓励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出示生字,请读。(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引导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4、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两边坐)

5、结合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6、出示句子,检查自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草从地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三、朗读课,感悟积累

1、快速读,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3、习4—7自然段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草从地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训练:

例:问:草从地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草从地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草从地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4、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出来吗?

感受了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春天记来好吗?

老师引背——自己背——指名背——齐背

、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生阅读

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六、实践作业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板书

看到了 草 野花 树木

听到了 溪 喜鹊 杜鹃

闻到了 花香

触到了 荡秋千

4、《找春天》

特色

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的始终。引导同通过看、听、说、读、做、写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同的自主、探究,丰富同言积累。

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音乐曲目《春天憧憬曲》,各类春景的CAI课件。

2、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并剪来。

3、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歌、散……)

一、直观图象引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师播放CAI课件的局部内容)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绽放的花朵,嫩绿的草,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块儿到课中去“找春天”吧。(师板书课题。)

点评:春天是个彩斑斓的季节,但师引入时只播放一点点春花、春草的景色,让同意犹未尽时萌生“找”的愿望,此时师和时揭题,从而激发同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整体感知

1、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配乐范读。)

2、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身读读课,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3、指名读自身最喜欢读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评一评。(3~4名同读,师注意引导同从正面。)

4、齐读课师。

点评:初读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在借助汉拼音读课的同时,有效地进行识字,在初读的过程中,通过生生评、师生评,使师生的成为同朗读提高的推动力,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中为课堂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三、品读课,读中悟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课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到了,找出来读给同桌的伙伴听一听。(指名读。)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吗?能做看一看吗?那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师演示课件。)

多可爱的草呀!谁再来读一读。(2~3名同读,师注意提示疑问气,必要时可范读。)

2、课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的四人组内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注意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加上自身的表情。

(实物投影4~7自然段。)

师选择一组来扮演读,生正面,提出建议。

师演示课件扮演读。

⑶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什么)(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先说给旁边的朋友听一听,再全班交流。

⑷全班起立,扮演读4~7自然段。

点评:这两个环节的让同在自主读、合作读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同时师有意识地鼓励同用扮演读的方式来读这局部,目的是让同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感知春天的动态美。

3、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把你的理由讲出来。指名读,说理由。

4、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师播放课件,和同一起过渡。)

师:百花开放了(生:我们看到了她);百鸟鸣不停(我们听到了她);花儿开放,清香扑鼻(我们闻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们触到了她)。

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春天真是无处不在!

点评:同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认识了春天,从图画和音乐声中激发起读的愿望,师和同一起的声情并茂的,让同真切地感到春天来了,春天就在自身的身边,从而掀起课堂气氛的**。

四、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溢幻想,朋友们朗读中的春天犹在眼前。除了课描绘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师课前请朋友有关春天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在四人组内交流,向你的伙伴介绍春天的美。(同在四人组长布置有序地介绍。)

3、哪位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实物投影相关的资料。)

4、评出“收集家”、“介绍家”。

、合作分行,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象,让我们留住春无,让春光打扮我们的室吧!

师生合作在室的展板上贴画,一起完成《春之味》图画。

点评:这两个环节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师生合作完成图画,不只有效地培养了同收集处置资料和合作习的能力,而且丰富了课的人内涵,使课内课外自然地沟通起来,提高了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优秀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3011.html

热门阅读

  1. 送给女朋友的新年春节祝福语
  2. 五年级数学《能被2、5、3整除的数》教学设计
  3. 学生八一建军节演讲稿
  4. 诗词诵读基本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
  5. 关于《欢庆》 的教学设计
  6. 《挂两只笔的孩子》教学设计内容
  7. 201年新年问候祝福语
  8. 小学思想品德《团结力量大》教案
  9. 词人曾觌名言赏析
  10. 大学生创业故事
  11.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哲理故事
  12. 201年母亲节给婆婆的祝福语
  13. 幸福温暖个性签名
  14. 纪念九一二运动优秀征文3000字
  15. 2016年新年吉祥语贺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