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一座城关了所有灯杂文随笔
不知道起了什么兴致,晚上竟散起步来,将家门锁好便开始了我的旅步。耳机一插,选择一首单曲循环。
天并不是晴朗的夜空,没有星辰稀明,没有云托皎月,只是一片淡淡的暗红色,深邃且没有尽头。已经有三天是这样的夜了,貌似我并不喜欢这种景色,于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一位老人。我见过他,去年的暑假他拉着一辆装满垃圾的板车,停停歇歇。时不时在用围在脖子上的湿毛巾来擦汗,那条毛巾已经发黑,这与他的脸几乎相当,乱糟糟的胡子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今天的他仍然是拉着一辆板车,只是里面是空的,而他坐在台阶上,是一个比较偏的角落,或许只是静静的呆在一处相对宁静的地方看看他人的世界如何喧闹繁华,仅此而已。我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对话,我路过便离开了,下次或许不再见了,因为我与他一样也在看他人的世界,路过,停驻,便离开。
有点不愿意走了,但看见附近有一家影院,就进去了,干脆点,买了一张票,独自一人看电影,影厅里的人少的可怜,这应该是这家电影院生意惨淡的原因吧,可我偏偏现在了这家电影院,荧屏亮起,声音开始便演绎着故事的过程。偶尔伴随身后人的笑声,事实上我也笑了。两个小时,电影便结束了,厅中的灯也亮了,人也散场了。故事中的人两个小时演绎的是他们的一生,而我们过的则是一天的十二分之一,我们是他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却用两个小时看完了他们的一生。
天色也不早了,就准备回家了,路过一个地方觉得景色还不错就停下来休息顺便看看
这里的人并不多,冷冷清清,反到增添了一份可以停留的感觉,但始终还是要回家的人,就没有停留多久,往自家的方向走去。
到家了,掏出钥匙,门一推,动作仍是那种娴熟。看看时间有点晚了,洗洗就去睡觉。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望着窗外的灯依旧亮着,我大概是忘了城市的灯永远都不会被关,因为有无数个夜行者还停留在灯下的路旁,痴醉于城市的光。我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没有睡觉,我正在等待着所有的灯都关闭,便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所有的灯关闭了,但夜色也渐渐淡了,天际也渐渐明了,我也埋下一座城市而睡眠。
拓展阅读
1、所谓环境杂文随笔
又到了新的“整数节点”文章,从100开始,没经历100都会特别小心翼翼地对待,总觉得这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所以才会如此的在乎自己会在整数节点写下怎样的文章。但是今天这个整数文章创作的环境并不“好”,工作日、封闭的办公室环境、白炽灯的颜色。总之我能找到各种能够证明环境“不好”的证据,以证明这一篇文章并没有达到我想要去认真和尽全力创作的“环境”。
也观察过自己,高产期往往都是在相对较安静的环境,例如图书馆或是没多少人的咖啡厅。但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够为自己创造这样的环境,所以我总是在期待着有一天我或许真的可以“自由”,告别全职工作的困扰,然后潜下心来创作——不过自己还是很有把握,如果真的开始自己做事了,或许我会分配更多的精力给工作,因为再也没有一个能够固定给我工资的背书了,为了安全感,我不得不放弃因为安全感而建立起来的东西,然后不断地去努力建立所谓的安全感——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目。
工作的环境中创作原本就存在问题,会*断思路或是不得不去接受别人发出的信号和情绪,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常常文字的创作都只能调整到最最低耗能的模式——也就是一流水的形式记录思维上面的衍生,不能期待自己的逻辑和语言在这样环境下能够发挥其高耗能的工作。有时候自己再回读自己文章的时候,也能够轻松的分析出来这些文章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之所以每一篇还是被留下来了,也是因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才能够创作出这样的文字,不在乎价值的多少或是效果的好坏。
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常常会与母亲发生的讨论,她认为我就应该在学校自习的时候完成作业,因为学校的环境是大家都在做作业,有一种潜在的竞争压力,而且氛围很不错,所以不应该把作业都留回家;但是我的说法也很明确,学校的环境是一种臆造的情况,事实上,在里面混杂着没有心思做作业的人大有人在,并且那样的环境中人们是被动的,并不会主动地去思考,只是为了一味地完成所谓的作业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不过我的说法始终只会被家长和老师当成是“狡辩”,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学校”环境的优势在于所有人都被调整到了一个频率之上,所以人们为了接受在环境的融合就不得不和大家一样——纵使是伪装出来的融合。
对环境因素深信不疑的我,只能被调整成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的逻辑和行为标准。这么多年,我也没办法从这样的环境理论中跳脱出来——在办公室的环境中,我没办法安心地完成文字;但是在图书馆另一个封闭的环境我却可以。但是事实上,在办公室,认真工作的也好装出在工作的也好或是明目张胆偷懒的,在图书馆中也大有人在:伪装出来好好学习的、或是就是趴在桌面上玩手机的,他们本质上和办公室的这群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只是一场盛大的自欺欺人罢了,在办公室想要努力工作的人,居然要通过自我说服“我今天要好好工作”的方式来做事,和那群拿着书早早地到图书馆占位置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的人有什么区别——不,还是有的,他们比一般的人多了一份优越感和自我**的快感。
2、有关于温暖的冬天随笔范文
冬,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特殊的季节。
在别人眼里冬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是一个惨白的季节。可我不这么认为,在冬天,我有种说不出的温暖,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冬,是一年中最特殊的季节,她的一半在年底,一半在年初。她是一年的结束,又是一年的开始,她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呀!
冬,唯一会下雪的季节,那雪白的,纯洁的.花朵从空中飘落下来。嗯,为什么雪花落在柏油马路上就变得污黑了呢?她被人为污染玷污了!此时这原本美丽的雪花只是一堆堆冰冷的烂泥。
冬,最纯洁的季节,下雪了,你能发现,一切都是白色的,像白纸一样,除了那些黑色的墨点!美丽、纯洁的冬姑娘,你又来了,路上很辛苦吧?来我家坐坐吧!不,你已来过了!你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像母亲一样,然后消失了。
我躺在雪白的草地上,轻易地睁开眼睛,太阳不像平常那么刺眼。太阳是亮的,冬天并不刺眼,是冬姑娘为我打开了一把阳伞吧!我好暖和,即使是躺在所谓寒冷的白雪上,是她,是她给心上盖了一层透明的纱。我心情舒畅,不想说话,只想倾听,倾听冬的歌声,是你,给我喝下调理心情的汤药。
你是那么美丽!静静无求地温润着我们,是美丽而非魅丽,是善字下面一个大字,大善才是美呀!
那些个愚痴的人呀,你们扪心自问:你的心是否洁净?是否为了荣耀而不择手段?是否因友人被女神帮助而产生忌妒心了呢?如果这样,等到哪天下雪了,就同我一道去听听冬姑娘纯洁善良的歌声吧!用那美丽的雪白清洗自己的心吧!
等到那时,你会感到温暖和舒畅的!
3、有关于温暖的冬天随笔范文
在我的记忆银河中,有许多事我都已经淡忘了,但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我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再一看表,已经7点半了。于是,我连忙穿好衣服,背起书包,飞奔去学校。
到了学校大约2分钟后,就上课了。我在心里暗暗庆幸:好险,差一点就迟到了!接下来的课,我几乎都没怎么听,因为我非常冷。一会儿下了课,小蝶走到我面前,亲切地问了我一句:“静静,你怎么了,你很冷吗?”我颤抖着说:“没、没事,我不、不冷。”小蝶看着我有点不对劲,但她还是回座位了。我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连忙收拾好书包,但我还是止住了脚步,因为我看到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自己还浑身打哆嗦,非常冷,我不敢出去。渐渐地,教室里只剩我一个人了,但我还是不敢迈出教室一步。
一会儿,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蝶。我问小蝶:“你怎么又回来了?”她微笑着说:“我回来拿书,咦?你怎么还不走?”我说:“我有点冷。”小蝶笑着说:“呵呵,刚才下课的时候我问你冷吗,你说不冷,哈哈,露馅儿了吧。”她又接着说:“来,穿我的棉袄吧,赶紧穿上,穿上就不冷了。”小蝶边说边把棉袄**来给我穿上,我问她:“你给我穿上,你怎么办,你不冷吗?”她莞尔一笑,对我说:“我从小就身体壮,不冷。”她把棉袄给我穿上后,对我说:“我们一起走吧。”“好啊。”我说。一会儿,我到了家,她却径直继续向前走去,等我再想追上她把棉袄还给她时,她已经没影了。
这个冬天虽是寒冷的,但我的心却无比温暖。
4、有关于温暖的冬天随笔范文
冬天真的很冷,而我却总觉得温暖如春。
——题记
我很怕冷。但是,我不怕冬天。
小时候,我与奶奶总是十分亲近。
每到冬天,洗澡便是一件困难的事。家里的浴室安有排气窗,一到冬天,进到里面便如冰窖一般冷。即便关上门,也要洗好久才会暖起来。
奶奶一向喜欢叫我先洗澡,春夏秋都是如此。惟有到了冬天,她却总是抢了先洗。她说“后面洗的那个人要洗衣服,冬天太冷了,我不干了!”于是,我便天天万般不愿地在她后面一个洗澡,抢也抢不过她。
我总是不甘愿。尽管每次我洗好出来,洗衣机早已洗好衣服;尽管后一个进去洗澡时浴室格外的温暖。
这一些,我长大了才知道。此时,家里浴室有了暖气,没有人再跟我在冬天争洗澡的先后了。
我上小学后,我们搬家了。在新家里,我常与母亲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每个冬天,被窝便是一个圣地,令人不愿离开。
但是,妈妈很小气,每次都早早爬上被窝,舒舒服服地躺着,并且还不让我进被窝。每次只有她“享受”够了,我才可以躲进被窝,紧靠着妈妈取暖。
我总是不甘愿。尽管后来我发现,冬天的被窝一进去是那么冷冰;尽管我与妈妈同睡时,我每次进去的被窝都那么暖和。
这一些,我同样长大了才发现。此时,在我一个人睡的房间里,再也没有人与我抢被窝了。
然而如今,在这些极冷的冬日里,我总觉得如春日般温暖。
当年奶奶与妈妈给我的,也许不过是多了那么一摄氏度的温暖罢了。
一摄氏度而已呢?却足以温暖我的心了。
长大了,我悄悄将这一摄氏度收藏,放在心里,它如一个暖炉,永远让我温暖。
冬天真的很冷,而我却觉得温暖如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