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经典童话故事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魔女与碎玻璃
在大森林里有一座幽暗的古堡,古堡里住着一位魔女。
魔女整天都在古堡里照着镜子,每天都对着镜子自言自语说:“多么美丽又漂亮的魔女啊,这么美丽又漂亮的女人究竟是谁呢?哦,原来这美丽又漂亮的人是我。对,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魔女照了照镜子又自恋的说:“像我这么美丽的人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让他们知道我的美丽。”
于是魔女精心的打扮后就离开了古堡,前往大森林附近的一个小镇。
魔女走在小镇上一直姿态妖娆,故意摆出一些吸引旁人眼光的动作。魔女为了在一步证实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便走过去问一头小熊:“小熊,你说,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是谁?”说完魔女又刻意在小熊面前摆出妖娆的姿态。小熊觉得魔女非常的恶心自恋,便不屑一顾的说:
“你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那我岂不是宇宙上最帅气最受女孩子欢迎的大帅哥了。哈哈!”
“你说什么?你这个不诚实的人,我要把你变成世界上最丑陋最愚蠢的猪。”听完小熊的话魔女气得火冒三丈,挥起了魔杖。
“不要啊!我是熊不是猪啊,要变也把我变成一只帅气的熊。”
小熊最终也没能逃出魔女的魔掌,变成了一只丑陋又愚蠢的猪。
魔女为了更加确定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想找另一个人来询问。但刚才的人们见到魔女的举止都被吓得落荒而逃。
过了一会魔女抓住了一只狐狸来询问:
“你说,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是谁?”
“当然是你啦,最美丽最漂亮的魔女大人。”狐狸被吓得直打哆嗦。
“你骗人,如果你说的是真话,那你为什么要发抖。你是个不诚实的人,我要把你变成世界上最胆小的老鼠。”说完魔女又挥起了自己的魔杖。
“慢,我还有话要说。”
“快说。”
“我没有骗你,你的确是我见过最美丽最漂亮的人;但是别人不这么认为,他们都认为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是皇宫里的公主。”
“好,我就去瞧瞧别人都认为那个最美丽最漂亮的公主到底有多么的漂亮。”说完魔女又变出一把扫帚向皇宫飞去。”
“可恶的老丑妇,居然要把我变成老鼠。我现在就去通知皇宫里的人把你给抓起来,这样我还能得到一笔赏金也说不定呢,嘻嘻。”狡猾的狐狸立马向皇宫跑去禀报。
魔女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找到皇宫里的公主。公主果然长得很美丽,不过魔女始终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
“你就是这个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
“我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
“那为什么他们都说你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
“我不知道。”
“既然你不是,那你就得死。”魔女说完又拿出了魔杖。可就在这时,埋伏在周围的魔法师都一起施展出魔法,将魔女打伤在地。伤痕累累的魔女非常愤怒,想立马杀了眼前的公主,但现在的她根本就做不到,只能使出最后的魔力消失在皇宫。消失之前魔女还不忘说一句:“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
回到幽暗古堡的魔女又开始拿着镜子照自己,可魔女现在的心里只有公主的相貌。魔女是越照镜子觉得自己越丑,便气得将镜子砸在了地上,又拿起地上的碎玻璃照着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的魔女,最终因压力过大而发疯了。
从此以后,发疯了的魔女整天拿着一小块碎玻璃照着自己脸的皮肤,她不敢讲这小块玻璃片照向自己的其他地方,所以魔女还是一如既往的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人,因为只有这块皮肤和公主是一样的。
气球与风筝
在人民广场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在玩耍,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放风筝,有的手里拽着一条气球线……
一个红色的气球一直被一个小女孩拽在手中,小女孩的脸时不时往气球的脸上蹭。这让红色气球非常的气愤与无奈,这时候红色的气球遇到正在草地上休息的风筝。他非常无奈的对风筝说:“你说风筝大哥,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一直用线来束缚着我,不让我飞向高空,我实在是快被她给气炸了。”
“我能理解你的苦,因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逃离主人的束缚,只要我逃离了主人的那条线,我就能飞得比天上那些自以为是的风筝高了,要知道我是因为这条线材导致我不能飞得比他们高。”风筝非常同情的说道。
就这样气球与风筝同病相怜患者一样聊起了自己的伤心,自己的志向……
红色的气球看到天上飞得更高的气球的,终于忍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愤怒的说小女孩说:“请你放了我,让我向天上的气球一样在空中高飞。”
“不可以,如果我放了你我就会失去你的,我不能失去你,所以我不能放开你。”小女孩非常固执地对气球说。
“你实在是快气炸我了。”红色气球越气脸胀得越红也越大了起来,小女孩被气球的变大给吓坏了,不断用双手压住气球想阻止它的膨胀。但小女孩还是不能阻止气球的怒火,气球终于“砰”的一声爆炸了,而小女孩也因为气球的爆炸咧开大嘴哭了起来。
“主人,我觉得你应该在我飞到天空的时候把线给切断,这样我才能飞得比天空上那些自以为是的风筝更高了。”风筝对自己的主人说道。
“不可以,如果我将线切断的话,我就不知道你会摔到什么地方去了。”主人非常固执的说。
“你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要把我放到空中去,你真是气死我了。”风筝非常气愤的说道。
就这样风筝的主人还是将风筝放到空中,用线拉扯着风筝。而风筝也非常的生气。
这时候风筝看到一栋大楼窗边的一小块玻璃片,便飞了过去利用这一小块玻璃片将束缚自己已久的线给割断了。风筝这时候仰天大笑了起来,因为他飞得比其他的风筝更高更远了。可风大哥吹了太多风,现在非常的累,就停下来休息。而断了线的风筝因为没有风大哥的风,像被击落的战斗机一样摔到在地上,摔得一身的遍体鳞伤……
遍体鳞伤的风筝看见爆炸后只剩下气球皮的气球,两人都无奈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千里马找伯乐
在马棚了有一匹整天抱怨自己是一匹千里马的马,不愿意与马棚里这些普通的马呆在一块。
千里马每一天都对马夫与马棚里的马说:“我是一匹千里马,马夫你不应该将我和这群普通的马放到一块。你应该找个大将军,让我这只优秀的千里马为他效命才对,这样才不会浪费了我的才能。”
“得了吧你,整天瞎嚷嚷,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如果像你这样瞎嚷嚷都得变成千里马,那每一匹马都是千里马了。”
“对呀,对呀,你应该是一匹能够传遍千里的大喇叭马,千里以内的人都能听见你在吹牛呢!”马棚里的马说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被取笑的千里马被气得满脸通红,不甘的说:“我现在就去找我的伯乐来证明我就是一匹千里马。”
于是千里马离开了自己的马棚,不断的奔跑,寻找着一位可以证明自己是伯乐的人。
千里马跑到了小树林问小鹿:“请问你是不是伯乐,你能不能帮我证明我就是一匹千里马。”小鹿摇了摇头说:“不好意思,我不是伯乐,所以我证明不了你是一匹千里马。”
千里马又跑到了山顶,看到了一位正在爬山的老爷爷,便跑过去问:“老爷爷,你能不能帮我证明我就是一匹千里马呢?”老爷爷笑了笑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匹千里马,但我可以看出你是一匹很会爬山的马。”说完爬山的老爷爷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千里马继续寻找可以证明自己是一匹千里马的人。千里马来到了一个战场,它看到有个人被箭射伤倒在了地上,于是千里马便跑过去救了那个受伤的男人。千里马背着这个受伤的男人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小镇,让医生给他*。受伤的男人被医好就向千里马说明了自己其实是一位将军,为了感谢千里马的救命之恩,便对千里马说:“为了感谢你救了我的命,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说吧,有什么要求要我赏赐给你的?”
“将军大人,我不需要什么赏赐,我只希望能找到一位伯乐来证明我是一匹千里马就可以了。”千里马说完便向将军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找伯乐,和自己为了寻找伯乐而奔跑了好几千里路的过程……
“其实你已经是一匹千里马了。”将军笑了笑说。
“难道将军你就是伯乐,你能证明我是一匹千里马?”千里马不解的问。
“其实真正的伯乐就是你自己呀,像你这样为了找伯乐跑了好几千里路的马不是千里马是什么?”
听了将军的话千里马恍然大悟说:“原来我才是自己的伯乐,我证明了我自己是一匹千里马。”
“千里马,不然你来当我的坐骑。能当将军的马*是一匹千里马里的王者。”
“谢谢将军。”
从此以后,千里马成为了将军的坐骑,并向马棚里的马和马夫证明了自己就是一匹名副其实的千里马。也懂得了想要证明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就得靠自己去争取与证明,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的第一个伯乐。
拓展阅读
1、警察故事经典台词
1、钟文(成龙):你持枪劫持人质,也伤人了,现在是僵局。
2、、给你十秒钟开枪。——刘烨
3、你们的计划真不错,但我可不是什么小毛贼!
4、爸爸,你要小心点。——景甜
5、大哥,放兄弟一马。
6、劫持人质,重罪!
7、你们计划真不错,可我不是什么小毛贼!——刘烨
8、警察,他有时间陪我你能吗?
9、人生就象一杯鸡尾酒,不喝到最后就不知道什么味道。
10、钟文(成龙):你爸是警察,你在他那找安全感。
11、武江(刘烨):给你十秒钟开枪。
12、武江(刘烨):你们计划真不错,可我不是什么小毛贼!
13、如果小薇活着他愿意看到你这样吗?
14、知道我为什么还活着吗?你要为你做的事情承担后果。——成龙
15、我只是通知你一声,没要征求你的意见。
16、再来瓶这个,提提神。
刑警钟文(成龙 饰)一直忙于工作,对家庭始终怀有愧疚。这一天,搬出去独立生活的女儿苗苗(景甜 饰)竟然主动相约,钟文半夜在工作后赶赴约定地点“武吧”,“武吧”却是一个十足新潮的酒吧,张扬的搏击风格似乎 让许多俊男靓女们如痴如醉,但钟文却始终隐隐感到有些怪异。父女见面并不顺利,当得知酒吧老板武江(刘烨饰)竟是女儿的新男友时,钟文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正当谈话气氛陷入尴尬之时,酒吧内却发生意外劫持事件。农民工阿仓讨要工资不成,激动之下劫持了欠薪的老板牛总(刘仪伟 饰)。为了保护现场的人质,防止冲突升级,钟文隐瞒身份,以闲话家常般的口吻安抚阿仓。酒吧老板武江则抓住时机,以惊人的身手将阿仓制服。接到报案的警察终于赶来,众人本以为风波已经平息,却没想到酒吧内滨哥、皮颂(柳海龙 饰)、涛子等人却突然紧闭大门,暴力劫持了所有的顾客。钟文尽力保护人质,却被一直隐藏的武江偷袭,头部遭重击而昏迷。
苏醒过来的钟文已经落入以武江为首的一干劫匪的掌控。对手异常的镇静让钟文吃惊,面对酒吧外大批警察的包围,武江不为所动,反而执意与钟文玩起了“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钟文虽然受困,但依然敏锐的捕捉到外围警方的突袭意图,言语之间捕捉着武江的犯罪动机,同时展开战术谈判,诱使武江进入射击位置——狙击手锁定目标即将射击之时,钟文终于意识到了这一切,都与一场劫持案有关。而那一起案件,同样也是钟文心头难以抹去的阴影。
2、童话故事哄睡
红狐狸站在高高的山上,一直望着远方。
春天,漫山的蒲公英都开了,一团一团。风一吹,就撑着小伞到处跳舞。他们在山顶上跳,在山坡下跳,还飞到红狐狸的身上跳。她总是摇摇脑袋,把那些小绒毛抖落到地上,眼睛还张望着远方。一个很小的蒲公英飞到了红狐狸的鼻尖上,“嗨!红狐狸,山那边有什么?也有蒲公英在跳舞吗?”
“是呀,跳的很好看。”红狐狸点点头。小蒲公英使劲抬着头,可他什么也没看到。
夏天,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风一吹,树叶子就哗哗拉拉得响起来。有几片调皮的小叶子飞到了红狐狸的身上,他们合着风唱起了歌。“喂!红狐狸,山那边有什么?也有人唱歌吗?”
“恩,他们唱的可好听了。”红狐狸点点头。小叶子使劲拉着耳朵,可他们什么也没听到。
秋天,山上散落着一颗颗红果子,他们在地上滚来滚去,说着笑话。有几颗捣蛋的小果子滚到了红狐狸的脚边。“红狐狸,山那边有什么?也有小果子讲笑话吗?”
“是啊,他们讲的可有趣儿了。”红狐狸点点头。可是小果子们怎么也听不到。
呼!一阵北风吹来,吹跑了蒲公英,树叶,还有小果子,把山上的歌声,笑话全都吹跑了。细细的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他们在空中伸展着身体,慢慢长大,落下时已经变成了大片的雪花。红狐狸还站在山上,他的脸上,身上,尾巴上都盖上了一层雪花。
一切都变得静悄悄的,有一个声音从山那边传过来,传到了红狐狸的耳边:“妈妈,我就要回家了。”那声音很细很小,可是传到红狐狸的耳边时,却变得很大很响。红狐狸深深的吸了口气,他的眼睛变得明亮,身体觉得温暖,他一转身,离开了这里,向家的方向跑去。
3、童话故事哄睡
狼王卓尔埋伏在草丛中,注视着菲克带领着羊群走进埋伏圈。当羊群一大半已进入埋伏圈时,卓尔突然蹿出,一口咬住菲克的颈项。菲克拼出最后的力量,猛地一顶,尖锐的角深深的**卓尔的心脏 ……远处,一个进行野外生物考察的科研团队正通过监测设备关注着这场残酷的搏杀。看到羊和狼纠结的死在一起,眼镜博士突发奇想
当狼王卓尔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笼中,旁边有两个人在聊天。一个说:“这狼换上羊的心脏,能活吗?”另一个说:“何况还是死敌的心脏……”他边说边把目光转向铁笼子,突然发现卓尔正瞪着眼看他,忍不住惊叫:“它活了!”卓尔趁他们打开铁笼门查看时,嗖地蹿出来,跑了。
它凭借灵敏的嗅觉,很快找到了狼群的栖息地。“狼王没死!狼王回来了!”群狼欢呼。部下把最肥美的羊肉呈现给狼王。卓尔闻到血腥味,突然哇的一声呕吐起来。卓尔在草地上擦了擦嘴,竟敢到青草是那么的诱人。它走到远处,再也按捺不住,吃起青草来。卓尔想起了那两个人的谈话,痛苦的说道:“原来我被换上了一颗羊心!”
晚上卓尔偷偷地离开了狼群,在路上遇到了菲克活着时带领的那群羊,它感到像见到亲人一般亲切。这时,一只年轻的公羊走到了卓尔面前,说:“ 我是前头羊菲克的儿子阿洛,请你吃了我吧!但请你放过羊群。” 卓尔慈爱的凝视着它们,说:“好孩子,我不会伤害你们。”卓尔告诉阿洛自己胸腔中跳动的是它父亲菲克的心脏!虽然卓尔所说听起来很荒?,但阿洛凭直觉相信他的话。因为卓尔说话的神情和语气,都与父亲生前一模一样。
羊群接纳了卓尔成为自己族群的一员,卓尔忠心耿耿的守护着这个家!可是好日子并没有太长久。狼群自卓尔走后就推举脾气急躁的辉格为狼王。这次,辉格盯上了阿洛率领的羊群。辉格效仿卓尔当初的做法设下埋伏。虽然狼群的阵势令卓尔不能抑制的胆战心惊,但亲情和责任给予他无穷的力量 ,它迈着坚毅的步伐迎向冲在最前头的辉格。
两只狼拼死撕咬在一起。刚开始,辉格占了上风,卓尔鲜血淋漓。它忍耐着,在对手喘气之余,迅速发起凌厉攻势!卓尔咬住了辉格的咽喉!狼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狼王卓尔!狼王卓尔!狼王卓尔!”可是,几乎与此同时,羊群也发出声势惊人的欢呼:“头羊卓尔!头羊卓尔!头羊卓尔 !”
卓尔看看狼群,又看看羊群。“我是谁?是狼还是羊?”卓尔摇摇头,孤独的走向草原深处,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
4、查理大帝世界上下五千年民间故事童话窝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之夜,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灯火辉煌,装饰一新。在庄严的音乐声中,一位高大魁梧、仪态威严的国王开始在圣坛前作祈祷。
突然,站在一旁的教皇把一顶金冠戴在了他头上,并带头高呼:“*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其他教士和人们跟着欢呼起来。
这位查理是何许人?教皇为什么要给他加冕,称他为皇帝呢?
原来,他就是当时开始称霸西欧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法兰克王国的中心在今天法国的东北部,后来扩展到法国全境和周围地区。6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制度已经比较巩固。查理的父亲最初是法兰克王国的大臣,在教皇和教会的支持下,篡夺了王位。为报答教皇,他进军意大利,把抢到的罗马附近一大片地盘献给教皇,形成了一个“教皇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更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行动。查理是个典型的中世纪骑士,身材魁梧,精力过人,从不知疲劳和疾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战争上,据说,他曾经亲自参加了30次远征。后世流传的歌谣中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顺利地翻越高峻的比利牛斯山脉,南侵西班牙。当时,那里是由一支从北非来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哥尔多瓦王国。
哥尔多瓦的军队遭到了重创,而查理的大军也损失惨重。哥尔多瓦国王提议讲和,查理军中一些将官也主张和解撤军。查理的侄子罗兰侯爵表示反对,更不同意派主和派人物盖内隆去进行和谈。但是,鉴于形势并不十分有利,查理最终没有接受罗兰的意见,派盖内隆前去同哥尔多瓦人议和。心怀怨恨的盖内隆,谈妥了议和条件,也和敌方订下密谋,暗害罗兰。
查理看到议和成功,就率大军回国,罗兰担任后卫。得悉盖内隆送来的情报,哥尔多瓦国王集结起了一支强大的部队,埋伏在险要的比利牛斯山朗塞瓦尔峡谷两侧。
夜幕降临,当罗兰的后卫部队排成长列通过隘口时,哥尔多瓦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居高临下,冲下山谷,包围了罗兰的部队。
最后,查理听到了那微弱的求援号音,率大军赶回峡谷。他发现,罗兰和所有的同伴都已英勇战死。
这次战事,后来被文学家加工成为一部著名的史诗,即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它以悲壮的情节,感动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23年后,查理又一次越过比利牛斯山远征西班牙,终于吞并了山南广大地域,并任命一个儿子为该地总督。
查理一生发动侵略战争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对北方撒克逊人的征服。他以传播*教为借口,从公元772年起,先后发动8次进攻,时间长达33年,最终征服了撒克逊人,使之成为法兰克国的臣民。
在几十年的征战之后,查理的王国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空前强大的国家。而随着版图的日益扩张,查理对国王的称号已经不再满足了。
教皇立奥三世看到查理势力强大,也为便于和查理共同控制西欧,于是,就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皇帝”。
查理欣然接受,并正式称为皇帝。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成了“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国当作了古代罗马帝国的继续。
查理统治时期,曾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并在宫中成立学院,广泛招聘僧侣学者前来讲学。他还从中等人家和低微门弟人家中挑选子弟,与富贵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贫穷,学习优异的青年教士为主教。当然,这一时代的文化教育仍然是由教会垄断的,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神学服务。
查理对*教极为热诚和虔信。他定都阿亨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金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所有的大理石柱,是从遥远的罗马等地拆除古代建筑运来的,随着建筑的兴盛,绘画、雕刻等艺术也有所发展。阿亨的宫廷礼拜堂一直保存至今。
查理还派人搜集和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虽然对抄本内容一无所知,但也为后代保留了许多古典作家的著作。
因为查理大帝统治的王朝叫加洛林王朝,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又把查理时代的文化称为“加洛林文化”。
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的西欧各国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之夜,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灯火辉煌,装饰一新。在庄严的音乐声中,一位高大魁梧、仪态威严的国王开始在圣坛前作祈祷。
突然,站在一旁的教皇把一顶金冠戴在了他头上,并带头高呼:“*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其他教士和人们跟着欢呼起来。
这位查理是何许人?教皇为什么要给他加冕,称他为皇帝呢?
原来,他就是当时开始称霸西欧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法兰克王国的中心在今天法国的东北部,后来扩展到法国全境和周围地区。6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制度已经比较巩固。查理的父亲最初是法兰克王国的大臣,在教皇和教会的支持下,篡夺了王位。为报答教皇,他进军意大利,把抢到的罗马附近一大片地盘献给教皇,形成了一个“教皇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更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行动。查理是个典型的中世纪骑士,身材魁梧,精力过人,从不知疲劳和疾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战争上,据说,他曾经亲自参加了30次远征。后世流传的歌谣中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顺利地翻越高峻的比利牛斯山脉,南侵西班牙。当时,那里是由一支从北非来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哥尔多瓦王国。
哥尔多瓦的军队遭到了重创,而查理的大军也损失惨重。哥尔多瓦国王提议讲和,查理军中一些将官也主张和解撤军。查理的侄子罗兰侯爵表示反对,更不同意派主和派人物盖内隆去进行和谈。但是,鉴于形势并不十分有利,查理最终没有接受罗兰的意见,派盖内隆前去同哥尔多瓦人议和。心怀怨恨的盖内隆,谈妥了议和条件,也和敌方订下密谋,暗害罗兰。
查理看到议和成功,就率大军回国,罗兰担任后卫。得悉盖内隆送来的情报,哥尔多瓦国王集结起了一支强大的部队,埋伏在险要的比利牛斯山朗塞瓦尔峡谷两侧。
夜幕降临,当罗兰的后卫部队排成长列通过隘口时,哥尔多瓦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居高临下,冲下山谷,包围了罗兰的部队。
最后,查理听到了那微弱的求援号音,率大军赶回峡谷。他发现,罗兰和所有的同伴都已英勇战死。
这次战事,后来被文学家加工成为一部著名的史诗,即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它以悲壮的情节,感动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23年后,查理又一次越过比利牛斯山远征西班牙,终于吞并了山南广大地域,并任命一个儿子为该地总督。
查理一生发动侵略战争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对北方撒克逊人的征服。他以传播*教为借口,从公元772年起,先后发动8次进攻,时间长达33年,最终征服了撒克逊人,使之成为法兰克国的臣民。
在几十年的征战之后,查理的王国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空前强大的国家。而随着版图的日益扩张,查理对国王的称号已经不再满足了。
教皇立奥三世看到查理势力强大,也为便于和查理共同控制西欧,于是,就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皇帝”。
查理欣然接受,并正式称为皇帝。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成了“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国当作了古代罗马帝国的继续。
查理统治时期,曾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并在宫中成立学院,广泛招聘僧侣学者前来讲学。他还从中等人家和低微门弟人家中挑选子弟,与富贵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贫穷,学习优异的青年教士为主教。当然,这一时代的文化教育仍然是由教会垄断的,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神学服务。
查理对*教极为热诚和虔信。他定都阿亨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金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所有的大理石柱,是从遥远的罗马等地拆除古代建筑运来的,随着建筑的兴盛,绘画、雕刻等艺术也有所发展。阿亨的宫廷礼拜堂一直保存至今。
查理还派人搜集和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虽然对抄本内容一无所知,但也为后代保留了许多古典作家的著作。
因为查理大帝统治的王朝叫加洛林王朝,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又把查理时代的文化称为“加洛林文化”。
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的西欧各国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5、罗马帝国的灭亡世界上下五千年民间故事童话窝
公元1至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雄踞于地中海一带,俨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然而,到公元3世纪,罗马的奴隶制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农业衰落,政局动荡,帝国的没落已成无可挽回之势。
奴索主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他们的住所往往是一座华丽的建筑。其中,有供洗澡前进行运动的回廊,有温度不一、相互连接的暖气房。每进一个暖气房,温度就加高一次。洗澡的人在暖气房里,等全身汗出透了才用温水冲洗,再洗凉水,最后,还要遍身涂擦软膏,以防受寒。皇帝为了炫耀帝国的豪华,经常假借各种节日和纪念日举行盛大的活动。公元106年,图拉莫皇帝为纪念他在达西亚的胜利,连续举行123天的节日娱乐。公元4世纪,一个大官僚为儿子举行游艺庆典,7天就花了2000磅金子。宫廷内的奢侈腐化更是有恃无恐,仅御用美容师就多达数百人。
与此同时,统治者争权夺利的*越来越厉害。今天立一个皇帝,明天又杀掉,成了家常便饭。在公元235年以后的50年中,竟换了10个皇帝。
公元284年深秋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支庞大的罗马军队正匆匆行进,他们从波斯人那里掠夺了众多的财宝。不幸的是皇帝在回意大利的返程中突然死去。他年轻的儿子继位不到一个月,也得了重病,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返国。
“快走!快走!”近卫军长官阿培尔在担架旁来回奔驰,时而轻揭开担架上的被子看看。阿培尔揭被的当儿,抬担架的士兵闻到一种腐臭味,他们对此产生了怀疑,直到傍晚时分,队伍来到尼科美地区,士兵们这才得以弄清臭味的来源。原来,他们年轻的皇帝早已被人害*,担架上担的其实是皇上的尸体。
“是谁杀*皇帝?把凶手找出来!”激愤的士兵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阿培尔向士兵申斥道:“你们想*吗?皇帝*再选一个就是了,谁要聚众闹事,就地处决!”
这时,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你说得倒轻快!我看,该处决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一个月就谋害了两位皇帝!”说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戴克里先。两人拔剑撕杀,阿培尔当场毙命,戴克里先被拥立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随后,他大兴土木,建造起奢华的皇宫。在人们觐见他或是举行宫廷典礼的时候,戴克里先身穿织金的丝制衣服,戴着缀满珍珠的头巾,穿着镶宝石的鞋子。任何被准许谒见他的人,都必须对他行跪拜礼。戴克里先被奉为神明,皇权大大加强,称号也正式改为:“君主”。这种君主制成了后期罗马帝国相袭的一种统治形式。
戴克里先执政后意识到,他一个人不可能对付奴隶起义及外族入侵,因此委托好友马克西米治理帝国的西部。于是,罗马帝国有了两个最高统治者,一切命令都以两人的名义发出。后来,他们又各自为自己使用了副职恺撒。从此,这四个人分别治理帝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四帝共治制”。戴克里先退位后,继承了帝位的是君士坦丁。330年,君士坦丁把首都迁到拜占庭,定名君士坦丁堡,号称“新罗马”,为东西分治创造了条件。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君士坦丁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民怨沸腾,奴隶起义风起云涌,最著名的是高卢人掀起的“巴高达”(意为战士)运动,起义者以农民当步兵,牧人当骑兵,转战各地,使统治者胆战心惊。公元408年,罗马统率撤拉率领一支队伍自高卢回意大利,路经阿尔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达战士截击,全部战利品均落入巴高达战士手中。巴高达实行“把奴隶主变成奴隶”的政策,不断向罗马官吏发动进攻,受到奴隶们的热烈拥护。5世纪初,一位戏剧大师编了一个喜剧,在许多地区演出,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巴高达运动的深得民心。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家境贫寒,窘于生计。他祈求家中的守护神给他找个安居乐业的场所,神对他说:“你最好是到罗亚尔河一带当‘强盗’。那里的人公正无私,你投奔那里,就可称心如意了。”罗亚尔河一带正是巴高达活动的势力范围;所谓“当强盗”就是劝人们去作一名巴高达战士。
罗马帝国陷入一片混乱之时,又遭到了新的危机:东方日耳曼人中的哥特人开进了意大利。统率这支大军的,是哥特人中最有名的勇士阿拉里克。他出征前对妻子许愿说:我要打进罗马,把城里的贵妇给你做奴婢,把他们的财宝给你作礼物。
可是,罗马的司令官斯底里哥把阿拉里克打败了。恢复了生气的罗马城举行了成套的庆典,这是罗马历史上最后一次庆祝胜利,也是角斗士最后一次进行竞技。
聪明而有军事才能的斯底里哥决定和阿拉里克结成联盟,以阻挡来自伏尔加河的匈奴人的入侵。这一策略受到了罗马贵族的攻击,他们制造谣言,说斯底里哥想利用哥特人来推翻皇帝霍诺留的统治。无能而又无知的霍诺留竟听信谣言,下令处*斯底里哥。
公元408年,阿拉里克的大军又一次向罗马**。他们占领了罗马的港口,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城外“得得得”的马蹄声令统治者惊恐万状。
元老院决定派军使到阿拉里克那里求和。
“求和吗?可以,条件是交出城内全部金银财宝”。“那么,您打算把什么留给罗马的市民?”
“生命!”
“不过,城里还有很多人,士兵们每天都在操练,他们将进行殊死的抵抗。”
阿拉里克哈哈大笑:“那很好,草长得越密,割起来就越省力!”
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罗马人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磅,绸料4000块,皮革3000张,胡椒3000磅。罗马人为了凑足5000磅的黄金,甚至将金质的神像都熔化了。哥特人收到这些贡品,才允许罗马人出城买粮食。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决定打进罗马城,他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动3天。
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穿着兽皮的哥特人吹着牛角号,冲进了罗马城,3天3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木。金质神像和黄金器皿装满一车又一车,都被拉走了。
抢光、烧光之后,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弃了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推进。不久,阿拉里克突然死去,据说哥特人强迫罗马俘虏排干了一条河,把阿拉里克的遗体和无数宝物一起埋在河底,然后再把水放进河里。工程完成后,全部俘虏都被杀死。所以他的葬地及殉葬品始终未被发现。
公元476年,西罗马只有6岁的未代皇帝被废黜。就这样,这个曾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下,覆没了,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公元1至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雄踞于地中海一带,俨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然而,到公元3世纪,罗马的奴隶制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农业衰落,政局动荡,帝国的没落已成无可挽回之势。
奴索主穷奢极欲,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他们的住所往往是一座华丽的建筑。其中,有供洗澡前进行运动的回廊,有温度不一、相互连接的暖气房。每进一个暖气房,温度就加高一次。洗澡的人在暖气房里,等全身汗出透了才用温水冲洗,再洗凉水,最后,还要遍身涂擦软膏,以防受寒。皇帝为了炫耀帝国的豪华,经常假借各种节日和纪念日举行盛大的活动。公元106年,图拉莫皇帝为纪念他在达西亚的胜利,连续举行123天的节日娱乐。公元4世纪,一个大官僚为儿子举行游艺庆典,7天就花了2000磅金子。宫廷内的奢侈腐化更是有恃无恐,仅御用美容师就多达数百人。
与此同时,统治者争权夺利的*越来越厉害。今天立一个皇帝,明天又杀掉,成了家常便饭。在公元235年以后的50年中,竟换了10个皇帝。
公元284年深秋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一支庞大的罗马军队正匆匆行进,他们从波斯人那里掠夺了众多的财宝。不幸的是皇帝在回意大利的返程中突然死去。他年轻的儿子继位不到一个月,也得了重病,不得不躺在担架上返国。
“快走!快走!”近卫军长官阿培尔在担架旁来回奔驰,时而轻揭开担架上的被子看看。阿培尔揭被的当儿,抬担架的士兵闻到一种腐臭味,他们对此产生了怀疑,直到傍晚时分,队伍来到尼科美地区,士兵们这才得以弄清臭味的来源。原来,他们年轻的皇帝早已被人害*,担架上担的其实是皇上的尸体。
“是谁杀*皇帝?把凶手找出来!”激愤的士兵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阿培尔向士兵申斥道:“你们想*吗?皇帝*再选一个就是了,谁要聚众闹事,就地处决!”
这时,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你说得倒轻快!我看,该处决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一个月就谋害了两位皇帝!”说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戴克里先。两人拔剑撕杀,阿培尔当场毙命,戴克里先被拥立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随后,他大兴土木,建造起奢华的皇宫。在人们觐见他或是举行宫廷典礼的时候,戴克里先身穿织金的丝制衣服,戴着缀满珍珠的头巾,穿着镶宝石的鞋子。任何被准许谒见他的人,都必须对他行跪拜礼。戴克里先被奉为神明,皇权大大加强,称号也正式改为:“君主”。这种君主制成了后期罗马帝国相袭的一种统治形式。
戴克里先执政后意识到,他一个人不可能对付奴隶起义及外族入侵,因此委托好友马克西米治理帝国的西部。于是,罗马帝国有了两个最高统治者,一切命令都以两人的名义发出。后来,他们又各自为自己使用了副职恺撒。从此,这四个人分别治理帝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四帝共治制”。戴克里先退位后,继承了帝位的是君士坦丁。330年,君士坦丁把首都迁到拜占庭,定名君士坦丁堡,号称“新罗马”,为东西分治创造了条件。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君士坦丁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民怨沸腾,奴隶起义风起云涌,最著名的是高卢人掀起的“巴高达”(意为战士)运动,起义者以农民当步兵,牧人当骑兵,转战各地,使统治者胆战心惊。公元408年,罗马统率撤拉率领一支队伍自高卢回意大利,路经阿尔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达战士截击,全部战利品均落入巴高达战士手中。巴高达实行“把奴隶主变成奴隶”的政策,不断向罗马官吏发动进攻,受到奴隶们的热烈拥护。5世纪初,一位戏剧大师编了一个喜剧,在许多地区演出,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巴高达运动的深得民心。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家境贫寒,窘于生计。他祈求家中的守护神给他找个安居乐业的场所,神对他说:“你最好是到罗亚尔河一带当‘强盗’。那里的人公正无私,你投奔那里,就可称心如意了。”罗亚尔河一带正是巴高达活动的势力范围;所谓“当强盗”就是劝人们去作一名巴高达战士。
罗马帝国陷入一片混乱之时,又遭到了新的危机:东方日耳曼人中的哥特人开进了意大利。统率这支大军的,是哥特人中最有名的勇士阿拉里克。他出征前对妻子许愿说:我要打进罗马,把城里的贵妇给你做奴婢,把他们的财宝给你作礼物。
可是,罗马的司令官斯底里哥把阿拉里克打败了。恢复了生气的罗马城举行了成套的庆典,这是罗马历史上最后一次庆祝胜利,也是角斗士最后一次进行竞技。
聪明而有军事才能的斯底里哥决定和阿拉里克结成联盟,以阻挡来自伏尔加河的匈奴人的入侵。这一策略受到了罗马贵族的攻击,他们制造谣言,说斯底里哥想利用哥特人来推翻皇帝霍诺留的统治。无能而又无知的霍诺留竟听信谣言,下令处*斯底里哥。
公元408年,阿拉里克的大军又一次向罗马**。他们占领了罗马的港口,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罗马城外“得得得”的马蹄声令统治者惊恐万状。
元老院决定派军使到阿拉里克那里求和。
“求和吗?可以,条件是交出城内全部金银财宝”。“那么,您打算把什么留给罗马的市民?”
“生命!”
“不过,城里还有很多人,士兵们每天都在操练,他们将进行殊死的抵抗。”
阿拉里克哈哈大笑:“那很好,草长得越密,割起来就越省力!”
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罗马人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磅,绸料4000块,皮革3000张,胡椒3000磅。罗马人为了凑足5000磅的黄金,甚至将金质的神像都熔化了。哥特人收到这些贡品,才允许罗马人出城买粮食。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决定打进罗马城,他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动3天。
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穿着兽皮的哥特人吹着牛角号,冲进了罗马城,3天3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木。金质神像和黄金器皿装满一车又一车,都被拉走了。
抢光、烧光之后,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弃了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推进。不久,阿拉里克突然死去,据说哥特人强迫罗马俘虏排干了一条河,把阿拉里克的遗体和无数宝物一起埋在河底,然后再把水放进河里。工程完成后,全部俘虏都被杀死。所以他的葬地及殉葬品始终未被发现。
公元476年,西罗马只有6岁的未代皇帝被废黜。就这样,这个曾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下,覆没了,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