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7 10:44:48

有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结束了。不,不是结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课的学生和听*的深层思考:英法联军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而他们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圆明园”这个符号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把孩子们引领上一条个性充分发展的金光大道?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首倡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在全国小语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次展示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原有基础上又是一次飞跃,是一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阅读教学课。

这堂课,概括地说,就是从新课程观的高度,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这便是窦桂梅老师所倡导的“主题教学”。

课前学生阅读了两篇课文,一篇是《圆明园的毁灭》,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热情便被点燃了。“英法联军把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抢掠一空,焚烧殆尽,真是强盗行径。”“我读了两篇文章感受是两个字:悲愤,无比的悲愤与愤怒。”“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变成了断垣残壁,一片废墟,让人痛心不已。”学生在读书中真的动了感情。

窦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圆明园占地约458.9公顷,有一万多个礼堂这么大。学生感受到课件上显示的废墟在风雨中已经伫立了144年。学生低沉而缓慢地诵读:“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学生开始领悟课文上的这段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说:“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真正把书读进去了。便从“走近圆明园”升华到“走进圆明园”了。

在这里,把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获得审美的情感熏陶。这充分显示了窦老师“主题教学”的魅力所在。

学生默读2、3、4自然段,画出了一系列的关联词,如“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等。学生在读书中掌握“众星拱月”是怎样的布局,“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是什么形态,“诗情画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又是多么珍贵。在此基础上,再读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学生被那“恍若月宫”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时,只有此时,学生才真正在语言文字的载体引领下,走进了圆明园。

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圆明园的价值在祖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当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窦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领会“统统”掠、“任意”毁、“放火”烧的强盗行径和野蛮罪行。此时,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屏幕上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所有珍宝都化为灰烬,大火烧了30秒。没有任何声响和音乐,学生的心缩得紧紧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个30秒啊!在老师的引读下,刚才板书的“有……也有……”等词语间,老师加上“没有……也没有……”的没字,这种强烈反差,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当屏幕上出现*的诗句“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时,学生对侵略者的罪恶痛恨有加。

在这里,主题教学的流程就像在一幅伟大画作的框架中,整体把握,不断积累,螺旋渐进,逐步沉淀。包括语言材料、结构样式、人生体验、情感态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个超越”有人误认为是不要教材,脱离课堂,抛开教师。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正是在以文化为教学主题的引领下,教材要整合,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文本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丰富人生涵养,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这样的超越正是对学生成长真正负责任的体现。

再读课文开头段,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一天以后,圆明园被摧毁成一个废墟。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迹都擦去,稍留残迹。)留下的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奋发,是立志……“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当学生从资料中获知有一种传说──火烧圆明园的带路人竟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这时学生们从心中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这时“圆明园”这个符号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学生答:是耻辱,是警示牌……

在这里,主题教学的另一个层面──自省,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个性的养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不是把语文教学视为思想灌输,而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拓展阅读

1、小学五年级《

认识价值、量化损失;以景促悲,以悲激愤。

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圣境。

2、用昔日圣境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

一、揭题

(出示图片,读文字。)

1、(停顿片刻)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悲痛、伤心、惋惜、无奈)

2、把你们的感受(悲与愤、仇与恨)带到第一自然段中读一读。

二、深入

(认识价值)

一自然段导学:

(出示句子投影。)

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再重读不可估量,加强强调语气;并想想从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体会出什么?

(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算)

2、也可以这样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不可估量的?

(价值。)

三、探究

1、昔日的究竟些什么,使我们说它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读课文,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

(生自学2、3、4自然段;师指导、提示、帮扶。)

2、汇报;师作好板书:

列举如下:

中,金碧辉煌的殿堂,也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象征着田风光的山乡村野。

板书:

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板书:

中不仅民族建筑,还西洋景观。

板书:

不仅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板书:

上自下至

3、品析:

四自然段导学:

⑴ 以考察历史知识为由导入:

从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时间?(大约5000年。)

⑵ 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经历时间之长,朝代之多,内所拥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

(数以千、应、不其数)

⑶ 再想想这数目众多的文物中会多少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出示礼器、书画图片)师简略介绍

⑷ (再出示虎首图片)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由此你觉得的文物还可以怎样形容?

(价值连城、珍贵)

⑸ 用联词把文物的两个特点连成一句话。师引读: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骄傲、自豪)(用骄傲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⑹ 怎样让别人也相信它的的确确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们通过(齐读全段)朗读来表现。

五自然段导学:

第一环节:导语、引读:

1、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结果呢?)我国这一林艺术的就这样被化成灰烬。

2、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喊──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环节:促悲、激愤:

1、损失是谁造成的?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样的?(掠、、烧。)

2、侵略者是怎么掠的?如何的?又是怎样烧的?找出相的句子,读一读。

3、汇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播放视频剪辑。)

画外音:

烈火熊熊、浓烟滚滚,这把火连烧三天!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烧掉一幅字画只需几秒,烧掉一处建筑只需几十秒;多少名人书画、多少绫络绸缎、多少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并。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却笼罩整个北京城。

5、至此,曾经拥的一切,现在都了(板书:),什么都没了。

(在原板书上加没、了;一边加,一边让学生跟读。)

如:中,没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了象征着田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中不仅没了民族建筑,还没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了,下至唐、宋、元、、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了。

6、还可以换一种说法: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了,象征着田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了。

第三环节:导读、升华。

1、什么都──没了!(擦除板书,只留课题)所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

(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

2、那你就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地表达吧!

(自读最后一句,强调读出属自己的感受。)

3、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全天下的人!

(集体读。)

结语:

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也并非为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训;落后就要*,贫穷就要受欺凌。只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板书】

了也没

还没

不仅 不仅没了还没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小都没

2、读后感

读完《》之后,我的心在默默流泪,虽然表面上我默不作声,可是我的心像海浪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被愤怒的火焰燃烧着……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她位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局呈倒置的品字型,、长春、绮春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等稀世文物;也是一座奇花异木之,名贵花木多达百万株。完整目睹过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巨型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万之王”。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入旗兵丁将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宝库,就这样一旦,他们不仅烧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使我们中国落后了几十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耻辱,更是惨痛的训,我们要牢记:贫穷就会*!落后就会被人欺负!

为了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欧洲,则国胜欧洲,少年雄地球,则国雄地球!

让我们一起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是万,是一座举世文的皇家林,是世界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但是,就是这样一座盖世无双的建筑瑰宝,1860年英法联军夺走了它的光辉,一场被熊熊大火,它成了一堆残柱废瓦。

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当时,一个拥亿万双力双手的中华民族,拥亿万双眼泪汪汪的眼睛的中国人民,只能握着铮铮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化为灰烬——而恶昏庸无道*的清*,不光不阻止这一恶行的发生,反而继续投敌卖国,继之而后的中法战争竟然出现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奇怪现象。原本完整的国家变得四分五裂!

陷入一片火海时,英法联军得意忘形,那肆意的哈哈大笑,穿越时空,穿越历史,仍然响在耳旁。你们太可恶了!你们就是无恶不作的强盗!你们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你们将被历史永远咒骂!

现在的,没了往日那盖世无双的风采,没了往日的繁华与富庶,想到这儿,我无比的惋惜和生气。这是懦弱的清王朝落后*的见证,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不让悲剧重演!

学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既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它的建造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感到了无限的愤怒和惋惜,因为它被可恶的英法联军一旦!

曾经是一座建筑精湛的皇家林,是我国林艺术的瑰宝。它不仅美丽,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1860年的10月6日,在这个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在内肆意烧、杀、抢、掠,甚至还放火将其付之一炬。而当时无能昏庸的清*,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不仅不敢抵抗,甚至把洋人做靠山。

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肆意践踏我们的名胜古迹,逼迫清*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在这耻辱的背后,多少双含泪的眼睛在盯着他们,多少双愤怒的眼睛在怒视着他们,多少志之士正准备揭竿而起,而他们却视而不(www.**)见。

是我国屈辱历史的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控诉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敢侵略我们?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黑暗,当时的中国太落后。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落后就得*”的深刻含义。

为了不让这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让我们记住梁启超先生的至理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欧洲,则国胜欧洲,少年雄地球,则国雄地球!

3、幼儿大班《》美术活动

1、在观察建筑的基础上,感受、了解建筑物的外观、房顶、窗户等造型的丰富变化,产生创作的愿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建筑,体验创作的乐趣。

1、ppt课件,投影仪,电脑。

2、置绘画区、拼贴区、泥工区、建构区、表演区,各个区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

1、欣赏建筑,感受造型的变化

(1)感受建筑物高低、方、形状等外形的丰富变化

①引入:前段时间老师去外地旅游,发现那里的建筑可真漂亮,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杭老师把这些建筑的照片带来了,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吗?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初步观察欣赏,感受建筑物的外形变化。

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欣赏过程中,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课件放大建筑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发现建筑物的是方方的、一层一层叠得很高;的像一座塔,越高的地方就越细;的是左右两边一样、是对称的;的像一朵荷花……

(2)观察建筑物顶端的形状、色彩、装饰等丰富变化。

①过渡: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建筑的外形看上去是各种各样的,变化丰富。其实,这些建筑除了外形不同,还很多地方也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大家发现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些建筑吧。请你们观察这些建筑的顶什么不一样?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提问:这些建筑的顶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形状什么不同?颜色什么不同?装饰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的顶部?利用课件放大图片,让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围绕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对比观察,引导幼儿对建筑顶部层层深入的了解,同时帮助幼儿掌握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

师小结:建筑物最显的不同就是它们的顶部的变化,各种各样不同的顶,才使这些建筑物看上去更加漂亮、丰富。

(3)观察建筑物外部装饰的丰富变化。

师过渡:人们在建筑时,为了使建筑物更加的美观,往往会在建筑上一些图形,你见过吗?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这样的发现呢?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4)师总结:小朋友,在我们的周围很多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能我们并没仔细地看过。只要大家用心观察,用自己的亮眼去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漂亮的建筑。

2、建筑,体验成功与快乐。

(1)你喜欢这些漂亮的建筑吗?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建筑师来建筑呀?

(2)启发幼儿想想:你最想用什么方法建筑。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4)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到各个操作区建筑。

(5)交流感受:你是选择用什么方法建筑的?建筑时你碰到什么问题了?是怎么解决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6)启发幼儿说说:从今天建筑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本领。

1、孩子建筑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决定操作的时间,活动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展示作品,组织孩子欣赏、交流。

2、利用区域活动、晨间交往等时间,可以组织孩子尝试选择其他方式建筑。

4、幼儿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及学反思5则范文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什么图形?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5、幼儿大班《》美术活动

1、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2、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海绵印章(苹果、小鱼、乌龟等形状)、水彩笔、水粉、棉签、皱纹纸条、彩色粘贴纸(三角形、形、正方形)、胶水等各种操作材料;的服装作品;旧衣服《节奏快的音乐》。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观察讨论——创作——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一、引起孩子兴趣

1、师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幼儿欣赏。

首先,师展示衣服的正面图:蓝色的河水、红色的小鱼、黄色的小乌龟。然后请幼儿欣赏衣服背面图:一只小乌龟背着三角形、形、正方形的果子。衣服的下面是用彩条装饰成的小草裙。

2、提问:老师的衣服和服装店里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这是老师自己的衣服!

二、观察讨论

师:你知道老师衣服上的图是怎么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

欣欣说:你衣服上的小鱼、小乌龟是用印章印的。

松松说:你的小草裙是用皱纹纸做成的。

小雨说:三角形、形是贴上的。

师拿一个及时贴做成的三角形说:那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

幼儿说:不知道。

师说:它叫及时贴,这些三角形、形就是老师用及时贴剪成的。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搓开,粘贴在衣服上就行了。

师:这些是老师制作的,你们还可以想一些新的制作方法来尝试一下。

三、创作

1、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衣服。

师:你们想不想来衣服啊?

师:现在你想用哪一种材料制作你就坐在哪一组中。

2、师为你们准备了印章组(苹果、小鱼、小乌龟等印章;各种颜色的水粉),粘贴组(三角形、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色粘贴纸),绘画组(水彩笔),彩条组(皱纹纸条、胶水)。

3、幼儿制作,师**指导。

如:昌昌说:我印章上的颜料滴洒在衣服上了。

师示范着说:蘸过颜料的印章应该在盘子边控一控,这样颜料就不会滴在衣服上。

若研说:我打不开粘贴纸。

师示范着说:用拇指和食指在纸边用力搓,然后用两只手把纸揭开粘在衣服上,再用手按一按,就完成了。

4、在创作过程中,制作比较快的幼儿可以到一个空地试穿衣服,并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四、作品展示

1、作品介绍:每位幼儿都穿上自己所的服装来相互介绍。

师: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的是什么?

小雨说:我用的是皱纹纸制作的披风。

宣宣说:我衣服上印的是小鱼和小乌龟在吃苹果呢。

天天说:我用彩色粘贴纸做了一件图形宝宝的衣服。

2、(音乐起)进行服装表演,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的衣服真漂亮!我们跟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好吗?

五、活动延伸

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们把它挂在活动室的墙上,开一个《服装展览会》,请幼儿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来参观好不好?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0490.html

热门阅读

  1. 《纸板的创想》教学设计
  2. 关于劳动节的作文素材: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3. 芙蓉姐姐的雷人语录
  4. 学生毕业十年聚会的发言稿
  5. 让人痛到心碎的签名
  6. 冲凉的造句
  7. 清明现代诗歌祭魂
  8. 清明哀思诗词
  9. 物理课《原子的构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10. 各汽车品牌的广告标语
  11. 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标语
  12. 201年服装厂社会实践报告
  13. 《闪光的硬币》读后感
  14. 生日祝福手机短信11条
  15. 新婚感人美好祝福语
  16.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作文450字
  17. 杨庙雪菜订购合同模板
  18. 清明节祭祖心得体会201
  19. 三七女生节创意标语
  20. 描写云的句子
  21. 小学语文二年级《春雨》教学设计
  22.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范文
  23. 冬天早安心语唯美句子大全
  24.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范文
  25. 2016年冬至养生祝福语短信大全
  26. 农村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27. 201年送给好朋友的结婚贺词
  28. 最有创意的小年的祝福语短信
  29. 授命的解释与造句
  30. 满月的红包贺词
  31. 毕淑敏的励志语录
  32. 沁园春雪 硬笔正楷
  33. 庄严怎么造句呢
  34. 幼儿园科学降落伞的教案
  35. 学校工作目标计划
  36. 幸福有限公司英语诗歌
  37. 有关爱国的诗句2016
  38. 鸡年春节对联 精选
  39. 春假作业优秀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40. 2016年圣诞节祝福语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6 05:36:56
本页面最近被 29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甘肃,TA在页面停留了 16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