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晚会心得体会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这样的歌词,让多少人热泪盈眶。回归以来,香港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密,“中国心”的跳动,更加强劲有力。
“一国两制”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近年香港出现了非法“占中”活动,发生了“旺角暴乱”事件,闹过立法会宣誓风波。这些事件和问题最终都得到依法处理,恰恰说明“一国两制”有着制度韧性,生命力强大,历久而弥坚。
当前,香港的发展既有挑战和风险,又充满机遇和希望。面对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调整和变化,香港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化解;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入,需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民众关切。在此关键阶段,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立场,以法律武器和创新精神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前进。历史终究向阳生长,走出困境、赢得未来,需要多点任重道远的耐心和智慧。
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地球上机会最多的地方”。于香港,内地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有着巨大的牵引力。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香港第二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更须看到,今日香港经济之前途,不只是市场那么简单。祖国内地以巨大的市场、丰富的机会、创新的理念,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势能,可为香港之后盾、之支撑、之风帆。
窗口、桥梁、跳板……在国家现代化的不同阶段,香港曾扮演不同角色。回归2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从香港看香港”,也要“从国家看香港”,更要“从世界看香港”。经过20年的时间,中国已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参与者,更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如何继续强化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双向服务平台功能?如何在中国以至亚太区发挥经济城市的典范作用?如何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让香港真正“无可取代”?答案应该是,从大势中把握机遇,搭乘祖国*发展的快车。
“中华民族是一个”,如何理解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决定了香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走向世界。胸有家国情怀、深谙商业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香港人,富有拼搏、勤劳、灵活、应变精神,一定能够在国家的未来中找准位置,也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界版图中找准位置。
拥抱祖国、面向世界,狮子山下续写精彩传奇。香港经济的不俗表现,与其享有的“一国”和“两制”双重优势分不开。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则指引下,而今内地已经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香港则是内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内地企业首要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及国际融资中心。可以说,回归20年来,香港和祖国血脉相连、心手相依,共同缔造了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香港也只有融入中国的强国进程中,才能把握自身发展机遇。早在内地*开放初期,香港与内地在经济上的交流就已比较频繁。香港回归后,**在经济上给予了香港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内地既是香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还是香港饮用水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应来源。可以说,每个香港市民客观上都是*惠港政策的受益者。
建设“一带一路”,香港大有可为。香港位处亚洲中心要冲,是连接“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内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专业服务优势,与香港的资金、人才“拼船出海”,实现互利共赢。对接“一带一路”,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经成立了“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和“一带一路”办公室。很多香港企业家也已经捷足先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并取得初步成功。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密不可分,20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也是举世公认。“十三五”规划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也都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香港能够抓住新的腾飞机遇,努力巩固固有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和支援新产业发展,让这颗“东方之珠”更加闪耀世界舞台。
拓展阅读
1、香港回归26周年的心得体会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从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启航,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瀚浪,成长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这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我们的*前赴后续,誓死而归,在中国这方热土上,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1921年到2023年,发生质变的这102年,百年峥嵘岁月稠,看今朝,辉煌盛世,人民安康。回首百年,兴起于暗夜的星星之火,“南陈北李”相约建*。*的一大宣告了中国**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主义为目的、以**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
**之路,曾记否那些在长征路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坚韧身躯;那些在井岗山浴血奋进的英勇身躯;那些誓死捍卫国家奋不顾身的背影;那些在黄沙漫天的沙漠中无所畏惧的身影;他们不仅是战士,也是英雄。在他们身上,我能感觉到一种无私的精神,看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看到中国**的优秀,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有幸在和平年代出生,看到了他们所如愿的盛世华夏。
回顾新中国的发展那就如同赤脚踩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所幸前人从未放弃,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一路地披荆斩棘,拨开云雾。当今的中国正以积极的心态,以宏大的魄力描绘自己的宏伟蓝图。在建*的第一百年,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的时代里,亿万中国人写下了新的奋斗篇章。在*开放后无论从文化、科技、经济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当下的中国是文化之国。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未曾断流,而在如今盛世,更是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中华武术、中华书法、京戏脸谱、琴棋书画等,当你走在祖国的各地上都能领略到风情万种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各种各样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得我们国人更加凝聚、团结。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中华文化现如今正书写着动人的乐章!
当下的中国是科技之国。一条条高铁线路遍布全国,高铁开往祖国各地,展现着我们中国基建的风采。它不仅仅是交通发展的代表,更是中国的科技走向世界的表现。港珠澳大桥的全面通车,拉近了内地与港珠澳的距离,从计划、构图、建造、测试到最后的通车,历经多年。在这条桥上遇到了许多世界基建难关,可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并没放弃,而是逐一攻破,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当下中国是经济强国。中国在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即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借助有效的经济合作平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不仅致力于走向小康的征程,还援建非洲、巴基斯坦等国家。在脱贫路上取得的成功和邻国的赞扬,无一不彰显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当下的中国日新月异,一百年砥砺风雨,一百年沧海桑田,我们的国家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壮大,**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我们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们在这百年中传承红色基因,再迈红色征途;我们在这百年中承先烈之明志,续今朝之长歌。我们将携手走向第二个百年征程!
2、香港回归26周年的心得体会
26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26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回归已26周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
3、香港回归26周年的心得体会
香港回归祖国26载,经历诸多风雨挑战,依然昂然挺立。特别是在20_年6月,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审时度势,果断采取制定香港国安法和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止暴制乱,使香港局势由乱到治。种种考验没有动摇“一国两制”根基,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香港发展重回正轨,前景更加光明。26年回归之路,香港人走过高山低谷,凭着坚毅和努力,凭着爱心与包容,狮子山下始终欢笑多于唏嘘。在这其中,香港妇女在香江之畔书写下了华丽篇章。
回眸26载,香港女性经风历雨,自力自强。她们面对种种挑战,无论在家庭或工作岗位,都尽显坚毅不屈、同舟共济的非凡力量。无论在*机构还是私营界别都担当重要角色,女司长女局长更有女特首,不仅成为香港社会治理的骨干能将,更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有生力量。另外在科技、教育、财贸、金融等各个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她们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回归后,广大妇女秉持爱国爱港传统,坚定支持特区*依法施政,组织动员姐妹们积极参与香港发展,为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贡献力量;在抗击_战“疫”中妇女的贡献尤为显著,许多医护人员、院舍照顾人员均是女性。她们无惧挑战,坚守岗位,悉心照顾病患、扶持老弱。另外,香港妇女还踊跃投身祖国各项建设,投资兴业,慈善及救灾等方面奉献爱心,彰显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和胸怀大局的巾帼担当。
回眸26载,特区*关爱女性,助推助力。香港人口700多万,女性约占一半多,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特区*为推动女性发展,专门成立了妇女事务委员会,制定妇女工作长远规划,助女性全面发展,开展各类培训,提供就业机会,积极推动妇女参与社会事务,为香港发展出力。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_年人类发展报告》,香港女性人类发展指数在167个地区中排名第四,更在亚洲排名第一,可见特区*多年在推动女性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得到了国际肯定。
回眸26载,国家高度重视,引领引航。祖国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为香港妇女事业提供了方向和范本。我作为港区妇联一分子,对此有切身体会。在**及特区*的推动下,我们团结各界妇女、关注香港事务、争取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与全球妇女组织保持交流和联系的宗旨,为她们搭建平台,促进香港与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女*流。特别在20_年以来,香港落实了国安法,完善了选举制度,扩大了各阶层妇女的代表性,切实把妇女声音带进了选委会及立法会,香港女性在新时代为世界妇女发展提供了“香港样本”,我们期许未来更多年轻妇女一起加入,作出更多的社会贡献。
如今香港开启了良政善治新局面,社会各界聚焦未来的发展路向和深层次问题。展望新征程,我更希望携手众多姐妹从自己的小家走入香港这个大家,我爱我家、我爱香港、我更爱我的祖国。狮子山下,理想一起去追,让我们香港女性用努力续写不朽的香江名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