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6:42

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公鸡由骄傲转变成伤心惭愧,由找别人比美转变成为人们做事的过程,初步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2、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能够读课文。

3、参加讨论,谈自己看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老马说的话。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

一、课前谈话。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美丽的公鸡》一课。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电脑课件:大公鸡

问:这只公鸡的外表美吗?谁想夸夸它?

二、学习课文:

这只公鸡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我们打开课本。

(一)指读1自然段:

1.思考并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从哪儿看出?

抓住“整天”、“得意洋洋”等词及其画面进行体会。

2.指导练习表情朗读(读出自美的语气)

(二)自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共有几句话,再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1、出示表格(电视屏幕演示)

来到什么地方 跟谁比美 对方怎么回答 公鸡听后怎样做

1.按4句话顺序逐一自学填上第一行表格,并重点指导表情朗读。

2.学习第三句时,在电视屏幕上演示课件:插图、啄木鸟。

3.小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

(三)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第3、4自然段。完成表上其它内容。分小组自主学习后,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演示有关内容的课件,然后分角色朗读2、3、4自然段(读出比美的语气)。

(四)这么美的公鸡谁都不想和它比美,为什么呢?默读第5自然段。

思考并讨论:

1.公鸡此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演示课件:公鸡伤心的样子。

2.老马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并用电脑演示出这句话,并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并联系上文内容,说说怎么看“美”?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用课件演示这一节的插图后回答:大家为什么不和公鸡比美,从中告诉学生识别美的标准。

4.分角色表情朗读。

(五)听了老马的话后,公鸡有什么表现呢,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第6自段。

讨论:此时这只公鸡美不美,为什么?

演示课件:公鸡打鸣。再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表情朗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再次演示文字(老马的话),齐读。

2.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查找到的有关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补充课外知识,增大知识面。

(1)有关啄木鸟、青蛙、蜜蜂的知识内容。

(2)有关公鸡的故事。

四、质疑后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1、小音乐开课

目标一:能用愉快,活泼的心情演唱《来吧!快乐的节日》,让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目标二:通过欣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生认识卡农的演唱形式和特点。

目标三:通过唱《欢乐歌》,让生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能随欢快的节奏动起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

目标四:通过音乐游戏《雨的节奏》,让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音色等,并能运用所建立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音乐短句,培养生的创造力。

分析材内容

本课安排了唱两首具有节日气氛的歌曲,歌曲贴近孩子的生活,会令孩子们倍感亲切和喜爱从而激发他们的习兴趣。欣赏一首二部轮唱歌曲,让孩子感受另一种歌唱形式;还安排了音乐游戏,让孩子在音乐中尽情的玩,感受音乐的节奏等要素。

(一)、唱歌曲《来吧!快乐的节日》

《来吧!快乐的节日》是一首反映“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悦,歌曲“啦啦啦,啦啦啦。.。.。.”一字一音的处理手法,使歌曲形象显得分外热烈、活泼、表现出儿童欢庆自己节日时的喜悦心情,曲调优,朗朗上口,易记易唱。歌曲结构为A(aaab)B(abcdef)。如何唱好歌曲A部这种同头换尾的音乐,怎样让生在演唱时处理四个乐句的关系,同时感受音乐中起承转合的结构,B段的六个乐句又如何处理?师应给出正确引导。

1、看图片配音乐。先请生谈谈印象中一年里有哪些节日?最喜欢哪个节日?与儿童相关的节日是什么节?接着媒体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如《新年好》、《祝你圣诞快乐》、《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请生为图片配上相应歌曲的音乐。并导入新课。

2、听听想想。播放歌曲,要求生听完音乐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怎样让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气氛。

3、创情境。为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加热烈,请同们用自己身边的东西现场,布置一个过“六一”儿童节的场景。(边听音乐进行)

4、唱歌曲。

(1)听老师范唱,边唱边跳,*生。

(2)分句听唱,难点训练、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的处理,“啦啦啦。.。.。.”一段要启发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孩子欢快的心情,最后一句声音保持较强的力度。

(3)歌表演

本环节可作为本课的**,挖掘生特长,如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敲,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体验音乐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5、评价

们参与活动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能更好调动他们积极性。

(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唱轮唱曲《欢乐歌》

二部轮唱曲《卡农歌》是黄自先生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歌词简洁,音乐朗朗上口,突出轮唱一唱一和的特点。欣赏完《卡农歌》后,安排了唱二部轮唱曲《欢乐歌》,歌曲旋律很简单,只有两句,却能让生感受卡农的特点和热烈、欢快的情绪。

1、听听说说。师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看看做做。师出示各种颜色卡片:红、黄、蓝、绿等,各摆放在两行,让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课件制作配合)

红、黄、蓝、绿、青、紫

红、黄、蓝、绿、青、紫

师小结,得出规律:卡农原意是“规律”,这首歌曲是黄自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曲式的特点:虽则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参后附《卡农歌》谱}

3、听听拍拍。歌曲《欢乐歌》,由四个乐句(abac)组成,师范唱,生跟随音乐的拍节奏。

4、听听动动。播放课件,要求生用四个动作表现四个乐句,进行律动

5、唱唱比比。会歌曲后,可进行轮唱。轮唱时,要抓住第二声部的起音,如:一声部唱“高”字时二声部准确进入唱“欢”字,以此类推。

如:333、21………

欢欣高声唱

OO33………

欢欣

6、师生合作。请唱得较好的同与老师进行轮唱练习。

7、生合作。把生分成演唱组、乐器组、舞蹈组合作表演

2、小音乐开课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并从生的所感所悟中引导他们热爱环境和小动物。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唱曲谱和特殊记号。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材分析

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难点:

1、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pci多媒体课件,Piano,具打击乐器

一、组织,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猜杜鹃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动物朋友,歌声很,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下面几首根据他们而创作的世界名曲,里面还有同们非常熟悉的乐曲呢。

播放:1亨德尔《杜鹃与夜莺》片段,继续听斯特劳斯的《杜鹃圆舞曲》片段,和《森林深处的杜鹃》片段。

三、听杜鹃:

通过聆听的对比,引出本科欣赏内容《森林深处的杜鹃》,感受它的音乐形象和主要乐器.

(一)、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1、师:哪首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最容易听出来?

生:《森林深处的杜鹃》

2、感受音乐形象:

师:杜鹃藏在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静的地方……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孤独的,自由的,害怕的…

3、听辨演奏乐器,得出答案:

森林是由钢琴乐器演奏的

杜鹃的声音是单簧管乐器演奏的

(二)、欣赏 《顽皮的杜鹃》

1、师:这只杜鹃飞出了丛林。你们听它是怎么飞的?

师弹奏1 2 3 4 5 6 7 1。

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音阶。

2、师:这回它又是怎么飞的,你能感受出来吗?师弹2 5 6 7 1

生感受出旋律的走向,并跟着音乐飞一飞。

认识低音的5 6 7并看老师的手势唱一唱。

3、这只杜鹃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

生:很快乐,轻松……

师:和森林中的杜鹃相比怎么样?

生从情绪,速度等各个方面自由讨论,感受到音乐要素不同,音乐形象就不同。

4、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5、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6、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意图:1、生以参与的形式听音乐,会更有趣,对旋律的记忆会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动动,唱唱,既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完成了发声练习。)

四、唱杜鹃

(一)师范唱《顽皮的杜鹃》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二)接唱旋律

1、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老师唱1 3 5句,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3、两大组交换习和互评

(三)带入歌词

1、师带入歌词唱,生当杜鹃填唱“咕咕”。

2、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

(四)歌曲处理

1、处理歌曲的结尾

引导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2、处理歌声,并简单了解奥地利。

3、一个小的游戏活动,加深生对歌曲的理解。

五、总结、互评

充分运用生的所进行互评、他评、自评

顽皮的杜鹃

(1)5 6 7 1 2 3 4 5

(2)顿音记号

(3)课本练习题

后反思

在课堂中的感觉:a、好的地方。 b、碰到的问题。 C、今后再本节课的想。

3、小音乐开课

1、通过聆听和演唱,了解可爱的动物——母的一家,并能用欢快的声音表现大母

2、在聆听的乐曲中体验、母、小的叫声,通过听唱、接唱、表演、伴奏等方法,在快乐的气氛中会歌曲。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轻松掌握节奏,用形象的动作表情表现歌曲。

一、 聆听歌曲《我的小》 模仿小的叫声

师:同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呢?

师:毛茸茸的小真是可爱。老师知道我们一年3班的同特别善于模仿。你愿意来模仿一下小的叫声吗?

师:你们听,老师是这样模仿的(出示节奏)你愿意试着来模仿一下吗?

师:刚才老师在模仿小叫声的时候做了一个这样的动作,它可以表示小----尖尖的嘴

师:加上动作我们再来模仿一次。

师:小的主人看到这些可爱的小高兴极了!他开心的唱了起来,你们听,她唱了什么?

完整聆听《我的小

生:可爱的小、毛茸茸的小。.。.。.

师:同们听的真认真。我们一起轻轻的模仿小的叫声来给歌曲伴奏,你能做到吗?

二、 模仿、母的叫声

师:小不停的叫着走着,它在找谁呢?哦,它在找它的爸爸妈妈呢!(出示和母

师:谁是?谁是母

生:生分辨 简单描述

师:打鸣怎么叫?

生:生模仿

师:每天早早起打鸣告诉人们天亮了

师:能不能加上动作再来叫一叫?

生:生模仿

师:同们模仿打鸣模仿的可真象,打鸣,那母干什么呢?

生:母下蛋

师:那母下蛋怎么叫?

生:生模仿

师:同们对母不是很了解,下面老师给大家模仿一下(出示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好不好?

三、 聆听《、母

1、 初听乐曲

师:、母看到同们表现的这么好,也高兴的叫了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管弦乐《》听一听乐曲中是如何模仿母下蛋的?(听全曲)

师:在乐曲中你们听到母的叫声了吗?

生:听到了

师:这首乐曲中多次表现了母下蛋时的叫声,下面就请同们边听乐曲边模仿母做下蛋的动作好吗?(播放乐曲,生表演)

四、 唱歌曲《下蛋罗》

1、 导入

师:母咯咯咯咯不停的叫着,正在窝里下蛋呢!今天我们就来习歌曲《下蛋罗》

师:听!歌曲中母下蛋时是怎样叫的?(范唱)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找生模仿)

师:你在仔细听一听母是怎样叫的?(师范唱叫声部分)

师:同们一起来模仿

师:你们模仿的可真象,现在我们可以一起配合一下,老师来唱歌曲其他的部分,你们来模仿母下蛋的声音好吗?

师:你们听见了吗?大母坐在什么地方下蛋吗?

生:(草窝)

师:下蛋时什么表情?

生:涨红了脸

师:你能唱一唱吗?

师:歌曲中除了模仿母叫声唱了两遍还什么地方唱了两遍?

生:蛋儿大蛋儿多

师:同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母下蛋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啊?

生:高兴

师:很兴奋,急着要告诉它的主人它下蛋了,主人一定会高兴是吧!

师:你能把母高兴的心情用歌声表达出来吗?

生: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为它们庆祝吧!

总结

师:在这节课上同们认识了小的一家,你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善于模仿的孩子们,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击查看更多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qlj.top/articles/1441.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