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钟姐姐交朋友小学品德教案
目标:
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第一课时
一、猜一猜
猜谜语,让学生从谜语中感知钟表的作用。
一座小小机器房,
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
时间观念比人强。
二、假如我是“钟姐姐”
(一)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背景:窗外可以看见有的小孩背书包走,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8:30分,钟姐姐对明明说……
(二)分小组讨论,如果我是“钟姐姐”我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三)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并表演,要说明为什么“钟姐姐”会这样说?明明该怎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
三、评议哪组同学表演的好
第二课时
一、说说按时作息的好处
二、看第40页的图
(一)给图上的小女孩起个名字,说说他做的怎样
(小组讨论,说说她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表演
三、自己做的怎样
在小组内说说:
自己能否按时作息,在哪一方面做的好。
四、读儿歌
闹钟把我叫,
天天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晚上早**,
休息睡好觉。
守时不拖延,
作息习惯好。
五、课后作业
填第41页表格,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
六、课后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表演,使同学们在讨论探究中懂得了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通过填表格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拓展阅读
1、动物的天敌和朋友教学设计文档
执教: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张伟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征介绍得形象、生动。
2.学会借助范文练笔,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通过外貌、神情、动作等描写将动物刻画得丰富、准确、传神。
3.在动物朋友的介绍和描写过程中,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获取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依托范文,引导学生抓住动物朋友的特点进行描写。
2.教学难点:抓住动物的特征,从多角度观察,介绍得形象、生动。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自己的动物朋友,进行细致地观察。
教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欣赏一段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当我们读了许多书,明白了许多事,我们才发现我们人类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们与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一起享有生命的权利。于是,动物们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与它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出示课题——《我的动物朋友》,读题,突出“朋友”。
(二)以聊激趣,建构文脉
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愿意介绍你的这位朋友吗?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
2.根据学生介绍进行梳理:
观其形(即介绍该动物的外形特点)
知其性(即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捕食、活动、休息等)
述其亲(即介绍“我”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等)
听着同学们的介绍,感觉你的动物朋友虽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三)图片引领,初见行文
都说“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人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褪去全部的伪装,以更纯真、更自然的姿态去对待,所以那画面就格外温馨、感人。出示几幅图片(图上配有简洁的文字),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与动物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你的动物朋友长什么样呢?它有怎样的生活习性?你们之间有着什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呢?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写。
温馨提示:
l 观其形:抓住其外形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闭着,叫声细弱,浑身光秃秃的,好似一个会蠕动的肉团团。 满月以后,绒毛才全部长齐。有的颈圈是白色,四肢长满白毛,背部黑中杂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从头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脚掌却是白色,爸爸说是良种,叫“乌云盖雪”;有的通体黄色,现虎斑纹,我赐它美名“金不换”;还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条黑毛尾巴的,被称为“雪里拖枪”。刚满月的猫离不开奶,走路也不稳。——《一窝小猫》
l 知其性:选择生活习性中的一个方面,可以从捕食、活动、休息等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形态、颜色、声音等方面入手。如:
从此,那根木棍成了它的磨牙棒,在自己安逸的小窝里享受地啃着,常啃得口水淋漓。直到木棍被啃得成了渣滓,它的牙齿应该也就被磨砺得可以碎金切玉了。这还不够,我的鞋子、袜子也难逃噩运,一不留神就被啃得湿哒哒、烂稀稀了。我只能在一旁望狗兴叹了。 ——《小狗托尼》
l 述其亲:撷取一件最能体现“我”与动物之间亲密友好的事来写。
(四)互评互改,优化行文
知道同学们有点舍不得停下来的意思,但如果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兴许对你有新的启发。
1. 同频展示学生习作,由作者朗读,学生评议。
⑴观其形
你喜欢他的描写吗?你能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这不只是一只动物的样子,而是“我”动物朋友的样子?如果要给点建议呢?
出示精彩片段,同样是写动物朋友的样子,你觉得这一段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⑵知其性
从他的介绍里,你了解***的生活习性了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作为***的朋友,你能把它的生活细节更多地介绍给大家吗?
⑶述其亲
你能感受到这是朋友间的故事吗?哪些描写让你感到亲切、温暖?
2. 修改习作
3. 二度交流。
(五)小结: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可以是全面介绍,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再到人与动物亲密的故事,也可以挑选侧重于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描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后反思】
本课选自《童声作文·学本》第10组《和谐的动物世界》,结合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主题设计的习作教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和叙述展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世界。教学下来,我有以下四点感受:
1.及时捕捉学生语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当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我及时捕捉他描述中的一些能体现亲密关系、朋友情谊的词或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语言印象,为接下来的动笔作好铺垫。
2.及时归纳和整理学生的习作思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往往内容比较散乱,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穿插其中。我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引导梳理,把散乱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纳入“观其形”、“知其性”、“述其亲”三方面,便于学生习作思维的形成。
3.在反复对话中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对情感的知觉。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打通了学生的习作命脉,让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有感觉,对朋友间的情谊有知觉。
4.在交流与评改中,我引导学生发现描写中的闪光点,尤其是关注体现人与动物间浓浓情谊的描写。通过二度展示,学生实现了习作语言的增量,习作水平的提升。
2、动物的天敌和朋友教学设计文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之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2、根据动物之间朋友和敌人关系准确地给它们配对。
3、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2、动物世界视频、《我想有个家》视频、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动物世界》视频,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教师提问:在刚才的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动物?
二、由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敌对关系。
1、出示老鼠布偶,和小朋友打招呼:小老鼠最害怕谁?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
2、出示配好对的天敌图片,让幼儿感知什么叫天敌,还有哪些动物是天敌关系。
出示图片,“看看老师手里的图片,是哪两个小动物呀?那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两个是敌人的关系,青蛙会把虫子吃掉的)
让幼儿理解“天敌” 这个词语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敌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食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蛇和青蛙、啄木鸟和蛀虫、壁虎和蚊子、狮子和斑马等等)。
三、由向导鱼和鲨鱼,引导幼儿讨论动物间的朋友关系。
1、动物们之间有的是敌人,有的就是好朋友。比如鲨鱼和向导鱼就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鲨鱼眼睛不好,向导鱼就唯一为鲨鱼指路,还能吃到鲨鱼剩下的食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朋友?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供大家欣赏,(犀牛和犀牛鸟、寄居蟹和海龟等等)
四、配对练习。
1无规则地摆放有天敌关系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操作。 “大自然中间有很多很多的动物,所以就有很多对的天敌与朋友,我们请小朋友来找找看,哪两种小动物是天敌的关系,哪两种动物之间是朋友关系,找到以后请它们牵好手,有规律地放在一起。”
2、检查幼儿的配对情况,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和×××是天敌(朋友)。”
四、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1、播放人类保护动物的视频。
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动物是朋友,它们有互相需要帮助的地方;也有许多的动物是敌人,它们有的吃别的动物,有的被别的动物吃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如果一种动物太多,或者一种动物消灭,都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使自然界平衡,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4、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动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放置动物图片,让幼儿自己配对。
补充资料: 青蛙的天敌蛇。 大象的天敌老鼠。 草和食草动物。
蚂蚁和食蚁兽。 食物链解释:
食草动物称为第一级消费者,它们吞食植物而得到自己需要的食物和能量,这一类动物如一些昆虫、鼠类、野猪一直到象。食草动物又可被食肉动物所捕食,这些食肉动物称为第二级消费者,如瓢虫以蚜虫为食,黄鼠狼吃鼠类等,这样,瓢虫和黄鼠狼等又可称为第一级食肉者。又有一些捕食小型食肉动物的大型食肉动物如狐狸、狼、蛇等,称为第三级消费者或第二级食肉者。又有以第二级食肉动物为食物的如狮、虎、豹、鹰、鹫等猛兽猛禽,就是第四级消费者或第三级食肉者。此外,寄生物是特殊的消费者,根据食性可看作是草食动物或食肉动物。但某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由於能自己制造食物,所以属於生产者。而杂食类消费者是介于食草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之间的类型,既吃植物,又吃动物,如鲤鱼、熊等。人的食物也属於杂食性。这些不同等级的消费者从不同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就形成了"营养级″。
猫-----------鼠 鹰-----------蛇 鹰-----------兔子 蛙-----------蚊 狼-----------羊 豺-----------牛 豹-----------羚羊
鲸-----------沙丁鱼 螳螂-----------瓢虫 海狮-----------企鹅 蜜獾-----------蜜蜂 獴-----------蛇
抹香鲸-----------大王乌贼 海盘车-----------贝类 食蚁兽-----------白蚁
3、动物的天敌和朋友教学设计文档
1. 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 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起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懂得如何与动物相处,善待动物,改正戏弄、虐待动物的一些行为。
【重点难点】
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动物。 【课前准备】:
1、给每位同学发放一张爱心形小贴纸。
2、教师准备硬纸图画。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最喜欢的动物
1、导入新课:观看动物集锦视频,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板书“动物”)!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把这个动物的名字写在“爱心小贴纸”上,小组交流:为什么喜欢它? 指名发言。
3、你有没有养过、或者接触过哪种小动物啊?说说吧!(板书补充:“我和”)
4、唱儿歌《我和我的小动物》 一起跟多媒体拍手唱儿歌: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么叫? 喵喵喵喵喵喵……
5、大家都这么喜欢动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和动物交朋友吧!(补充板书:“交朋友’)
活动二:怎样和喜欢的动物交朋友?
(一)出示明明和小鸟的故事
1、最近,小朋友明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动物,他很想和它交朋友,可是他却变得很苦恼。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打开课本34页,默读《明明和小鸟的故事》
2、读后回答“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做?
3、明白“喜欢动物就要让它自由和快乐”的道理。
(二)出示“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1、经过你们的帮助,相信明明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前不久,动物园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长颈鹿妈妈的宝宝*!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自由读课本35页的《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2、读后回答:鹿妈妈的宝宝是怎么死的?
3、小结:想和动物交朋友,首先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了解”。
(三)探讨一些人和动物相处方式的对错,明确戏弄动物是错误的。
1、看来想和动物交朋友就必须知道怎样对待它们。(出示画板)分小组讨论:画上的那个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师**听取讨论并适时参与讨论。)
2、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展示交流结果,给全体同学展示画板,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种做法对不对?其余同学判断他说的是否正确。
3、你和动物交往的过程中有过喜欢的方式不正确而伤害动物的事吗?
4、进一步启发:怎样和动物交朋友,板书“爱护”
5、总结:如果现在你和你喜欢的动物在一起,你将怎样对待它,和动物交朋友呢? (板书:了解、爱护)
1、小姐姐和她的好朋友小狗出场,让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她和动物朋友间的事,并现场尝试着跟小狗打招呼,摸一摸,激发跟动物交朋友的欲望。
2、动物真可爱!(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乐园画板)让生先在爱心贴纸上写下对喜欢的小动物的简短的祝福语,然后将心愿卡贴到“动物乐园”里。
结束语:相信,从今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能跟动物友好相处,成为好朋友。这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爱护
(场景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