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宓子贱掣肘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亶父(danfu)的地方。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上的宿敌和*小人的诽谤。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宓子贱风尘仆仆地刚到亶父不久,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而行。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加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亶父的所为。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解一解自己心头的积怨。然而这两人没有料想到鲁君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过去他在朝廷*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主张的实现。你们在亶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
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亶父。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亶父再不归他管辖。这里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亶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你每隔5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
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条件下,他在亶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抱负。
宓子贱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jian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从而告诫人们,区分廉洁和*,扶正匡邪,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像宓子贱那样忠心耿耿的人,更需要有一个头脑清醒、品德正派的国君。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盛行斗鸡。举国上下不乏斗鸡爱好者。其中最酷爱此项活动的莫过于齐王。王宫内养了不少斗鸡,他为了取得胜利,专门派人到纪国雇请出生于世家的纪渻(sheng)子。
纪渻子是的高手,有一套祖传的方法,齐王是斗鸡迷,把纪渻子雇来10天后便召见他,询问斗鸡的搏斗功夫驯出来没有。
纪渻子禀告齐王说:“还没有。它近期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模样盛气凌人。”齐王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浮躁的表现。还没到火候。
又过了10天,齐王心里憋得不耐烦了,传旨纪渻子汇报驯养情况。谁知纪渻子说仍没驯成熟。眼下斗鸡听到其他鸡的啼声,看到鸡的影子仅只有反应。他劝齐王再等段时间,如果急于求成,会前功尽弃。
齐王听了他的劝,又熬过了10天,不见驯鸡的消息,心中十分窝火,派人把纪渻子抓进宫殿。不等齐王发问,纪渻子说:“差不多了,驯养已到关键阶段,斗鸡目前的目光过于敏锐,虽有斗志,但心中充满着傲气和怒气……”齐王打断他的汇报,问他现在能不能参战。
纪渻子果断地否定说:“不行!”
齐王发怒地喝道:“我宰了你,我不能再等待了!”
“大王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同意去参战,斗鸡此时参斗,难操胜券。”
听纪渻子如此回答,齐王认为驯养师是个诚实而又勇敢的人,遂收回成令,让他继续驯养。
纪渻子走后,齐王在期盼中又苦苦的熬了10天。齐王不等纪渻子进宫,带领一班随从径直到驯养场。此次齐王作好了要么交斗鸡,要么交人头的决定。
在鸡场,纪渻子迎见齐王:“差不多了!”
皇上听毕问他:“可以参斗?”
“完全可以。”纪渻子肯定地回答,“现今斗鸡虽遇挑战者向它鸣叫,仍神色自若,视而无见,毫无反应。看上去像一只木鸡。”
齐王转怒为喜,亲自看见斗鸡,只见它昂首挺胸,精神安定专一,不惊不动。连连叫绝:“好鸡,好鸡!”喜不自胜。他令人把挑战鸡引到斗鸡面前,这些鸡一看见纪渻子驯养的斗鸡望而却步,腿都吓软了,转身便逃。胆大的与它斗不了几个回合,纷纷狼狈逃窜。
真正有本领和才能者,都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大师重视精神品质的修炼,反映出他的德才观。这个寓言启示人们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器。
拓展阅读
1、古代寓言故事
小彭是一个美国小女孩,蓝蓝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和金黄色的头发。她有一个大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八个兄弟姐妹。爸爸开了一家修理厂,每天为人修理汽车,工作很辛苦。小彭的妈妈则是温柔又贤淑,是个标准的'好母亲。
因为家里人多,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好热闹!你看,开饭的时候间又到了,妈妈正在叫:孩子们,吃饭了!爸爸带领全家人谢饭,(**)感谢神的恩典。有一天,大家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只有小彭的哥哥──罗恩,板着脸在生气,因为,他不喜欢吃隔夜的硬面包,他希望能像别人一样,每天吃新鲜的面包。罗恩气得跑走了,大家的心里都好难过。如果罗恩知道爸爸妈妈已经把的给了他们,他就不会生气了。
小彭的妈妈,很喜欢帮助人。无论是送信的邮差,或是邻居,朋友,都常常受到她的照顾。虽然小彭的家境,并不宽裕,但是小彭的妈妈,却不是个吝啬的人,她知道,家里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应该和别人一起分享。
小彭生日那天,她好高兴哦,因为爸爸答应要送她一个心爱的生日礼物。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小彭等得好着急。爸爸回来了,小彭好高兴,急忙地把礼物拆开──哇,是个会眨眼睛的娃娃!小彭好开心阿!小彭抱着心爱的娃娃,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小妮妮。
不久,小彭家隔壁,搬来了新邻居,这家人比小彭家还要更穷。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欣儿。有一天,欣儿在小彭家玩。小彭兴奋地把洋娃娃抱出来,要玩扮家家。欣儿看到小彭有一个新的洋娃娃,他忍不住哭了起来。欣儿哭得好伤心,因为她连一个洋娃娃也没有。小彭急忙跑去找妈妈。
她的妈妈,要小彭送欣儿一个娃娃。小彭心里想,送一个破娃娃给欣儿。妈妈抱着小彭说:我们应该把好的东西给别人,就像是给主*一样。小彭流着眼泪,把最心爱的小妮妮美给欣儿。那天欣儿笑得好开心,她把小妮妮紧紧地抱在怀里。
2、古代寓言故事
有个大臣因智慧超群而深受国王宠幸。
智慧大臣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对待任何事情,他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想法。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他为国王解决了不少难题,因而深受国王的器重。
国王喜欢打猎。在一次围捕猎物的时候,不慎弄断了一截手指。国王疼痛之余,马上叫来了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仍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不要为此事而烦恼。
国王听了很生气,认为智慧大臣是在取笑他,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致勃勃地忙着四处打猎。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埋伏在丛林中的野人捉住了。
按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敬献给他们的神,于是便将国王押上祭坛。正当祭奠仪式开始,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叫起来。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手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要遭天谴的。野人赶忙将国王押下祭坛,把他驱逐出去,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国王狼狈地逃回国,庆幸大难不死。忽然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也许是一件好事,便马上将他从牢中释放出来,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和往常一样,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笑着原谅了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说我断指是好事,现在我能接受;但如果说因我误会你,而把你关在牢中,让你受苦,你认为这是好事吗?”国王不服气地质问。
3、古代寓言故事
在茫茫大西洋中,有一个马里恩的岛屿,人迹罕至,是海鸟栖息生存的天堂世界。可自从1945年英国一支探险队踏上这块处女地之后,不长时间,情况就发生了急转直下的逆变。
原来,伴随着科考队员的上岛,探险队运输船上藏匿着的几只老鼠也乘机溜上了岛屿。上岛的老鼠如同上了天堂,因为岛上食物丰饶的'惊人,又没有天敌,故而老鼠如燎原的野火,疯狂无度地繁殖起来。8年后致使全岛鼠满为患。科考队员复上此岛后,发现情况不妙,于是一纸电报发回大本营,要求总部速送几只壮猫来抑制鼠患。岂料,随后发生的事情再一次令人目瞪口呆:来到岛上的五只壮猫,非但未能抑制住鼠灾,反而使岛上那些长期以来不知恐慌的海鸟一下子就成为了猫们轻易就能捕食到口的美味佳肴。这下,猫们便开始彻底改行了——不愿意再去奋力搏击那些壮硕凶顽的大鼠,而是一味贪婪不止去捕食那些相对平和得多的海鸟。若干年后,“肥吃海喝”的五只“始祖猫”一举繁殖到了2500只的惊人数目。而每天落入猫口的海鸟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60万只之多!“海鸟世界”从此沦为了“海鸟的墓场”。
启示:科考队员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在于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按常规而论,猫与鸟原本并非冤家对头,猫与鼠才是真正的势不两立;可一但周围环境发生了特殊的变化,事物的特殊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才出现了“猫改行”。
4、古代寓言故事
爷爷去世了,妈让我们回家一趟。
姐把我们这个词说得很重,我已经五年没回家了。
远远地,就看见我家的烟囱扬着青烟,房子还是儿时的房子,妈不是儿时的妈了。
她老了,佝偻着身子,爬满皱纹的脸上在夕阳下闪着铜光。姐姐心疼的扶起她,妈妈想来牵我的手,我闪开了。从高二开始,我就没再理她。
不知道谁报的信,二婶、三舅都急匆匆赶来了。吃饭的时候,姐姐一个劲的给妈夹菜,我却筷子都没动一下,妈问我:军娃子,怎不吃饭,还是老调子,一如五年前的她。
姐姐看了看我,替我圆场:也许是坐车累了。弟弟,要睡觉也先吃完饭。我开始给他们夹菜,轮到妈时,我的手却停在了半空中,她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那种期待的眼神,每个人都可以读出来。我低着头,咬着牙,筷子落下了。
她笑着说:我的儿子终于长大,懂事了。
姐姐长长舒了口气。也许她认为,我和妈之间的那个死结终于可以化解了。只是她不知道,我对妈的恨意,并没有因岁月的增长而削弱。
自从她到我家,这十多年来,她对我们极尽呵护。邻里乡亲说她是一个孝顺的媳妇,慈爱的母亲。
每天早上四点多,她就起了床,给我们做早饭。中午还给我们送饭。对我们来说,她对我们的爱护丝毫不逊于亲身母亲。
我是男生,那时很调皮,在学校惹了祸,班主任喊她去,回来她从不摆凶样,但有一次列外。然而就是那一次,把我和她彻底推到了仇恨的泥潭。因为年少无知的孩子,总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成年人。比如我。
1988年,也就是她来到我家的第六年,我读高二,那时夏天,班主任知道我和丽儿的事后,把双方家长都叫了过来。
那晚,我带着醉意回了家,才发现自己房间里一片凌乱,到处是散落的丽儿给我的情书。母亲就在窗口,脸色铁青。我气坏了:你为什么偷看我的信,你知不知道那是我的隐私,t她火一下子就涌上来了:“私个屁?我看你是读书读糊涂了,你姐姐没考上,全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你对得住你爸爸,对得住你死去的娘么?”我不管她,去捡起那些散落的情书,她冲上来把我手上的纸撕得粉碎,然后,扬手就是两个耳光。
我顿时觉得耳朵嗡嗡作响,她呆在那。
也许是打得太重了,我哭着跑出去,邻居看到我脸上那道鲜明的印记都来求情|:“虽说他有错,可毕竟是个孩子啊,哪经得起这样打------”
我出走了,我不知道是怎样回来的,当时我醒来时,已经在病床上了。医生说我身体很虚弱,要好好补一补。她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只十多年的老母鸡,给我炖鸡汤,但我当着很多人的面,把那个碗给摔了,因为姐已告诉我,她去了丽儿家,我出走的第二天,丽儿就搬了家。我不知道她跟丽儿说了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是她拆散了我和丽儿,我恨她!
出走事件弄得邻居对她很有怨言,不少流言蜚语到处飞: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娘,才下得这样的狠手。
以前每逢周末,总是有不少人串门,自从那后,就再没有人来了。但她依旧还是那么乐观,也许她的人生字典里,就根本没有悲观这个词,她依旧早早起来,给我们做早饭,只是,我在没和她说过话。
读大学的这几年,我都没回家,她总是想方设法从姐姐那打探我的消息。但不知什么时候,姐开始和她亲密起来。
现在想想,这几年其实她也过得挺苦,她背着沉重的压力,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这个家,一个人艰难的走着,却无怨无悔。
我放下筷子,她望着我,目光如水。
晚上,我发高烧,一直梦语不断。她吓坏了,紧紧抱着我的头,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军子,我的好儿子,不要怕,有我在,你一定没事,没事的。”她边说边哭,她也六神无主了。医生说我得的是高体病,幸亏送医院及时,要不就没命了。
想起前几天,还在帮朋友在水田里收割稻子,医生说这就是得病的症结。可我依然被这个诊断结果吓住了。她笑着给我拉了拉被窝:“军子,看开些,不就是一场病,只要你不怕,反而病会怕你。”
这个时候,她还有闲情开玩笑,我对她没辙了。
她帮我把输液瓶调慢了些,然后说:“我去去就来,要听话。”
我才恍然明白,原来她对我们的爱,已深入了骨髓,虽然她从没说过爱我们,但那些积善尽美的关怀和呵护,一直陪着我们,安安静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