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表情
活动目标:
1、 正确掌握喜、怒、愁、哭等表情及其心情体验,培养小朋友活泼、开朗的心情。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与逻辑性。
活动准备:
1、 不同表情的脸谱、汉字卡片、录有各种表情的声音磁带
2、 带有不同表情的故事情节图片
重点难点:能合理想象并且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脸谱
1、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个不同表情的脸谱,开已开都有些什么表情呢?(喜、怒、愁、哭)
2、 我们来玩一个听声音找脸谱的游戏,好吗?
这游戏是这样玩的,请你仔细听录音机里是什么表情发出的声音。然后迅速走到这张脸谱前站好。如果听到“哈哈笑”的声音,该站在哪张脸谱前面呢?(喜)
二、观察五官来区分表情
1、刚才我们玩了找脸谱的游戏,你在什么时候脸上会出现这四种表情呢?
3、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四个表情的眼睛、眉毛、嘴巴各是什么样的?
4、 我们来学一学这四种表情,看谁学的像?(听声音学表情,抽字卡学表情)
三、看故事图片,体验故事中人物的表情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三张图片,这三张图片上小动物和小朋友哦岸上的表情是不一样的,图片上发生的故事也不一样,请你选一张图片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要说出小动物们是什么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行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数名幼儿分别讲述不同图片)
幼儿看表情图片,发挥想象创造,小青蛙躺在床上,青蛙妈妈为什么会愁眉苦脸呢?猫医生对他们说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四、情感延伸
1、 我们的脸真有趣,心里感到高兴、快乐的时候脸会笑,伤心时我们会哭,生气时我们会怒,担心时会发愁,那你最喜欢拿张脸谱?为什么?(请数名幼儿发言)
2、 我也喜欢笑,因为笑能时我们感到快乐,使我们的身体健康。而经常生气担心、伤心会使我们心里难受,不舒服,身体还会不会健康呢?
所以,我们小朋友每天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遇到问题不要生气,更不要哭,而要动脑筋去解决,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健康快乐,好吗?
拓展阅读
1、《最奇妙的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欣赏离奇的童话故事情节,拓展想象空间,对蛋的种类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该童话的录音磁带一盒、母鸡、鸡蛋、国王等桌面教具一套、实物蛋若干。
活动过程:1、欣赏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先出示实物蛋,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思考:
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谁?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桌面教具演示听故事一遍,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鸡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童话录音一遍,让幼儿用语言与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
4、让幼儿想象"蛋"的奇遇记,集体合编童话故事.
5、小组自由讨论,想象"蛋"的奇遇记.
6、集体续编童话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有几种动物会下蛋?(鸡 鸭 鹅 鸟类 蛇 等)它们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
活动延伸:根据不同动物下的蛋继续续编童话故事,讲给客人老师或爸爸妈妈听.
2、幼儿园中班教案《搬新家》说课稿 教案设计
在“我爱我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家的氛围,让幼儿产生爱的体验。我想,音乐活动也可以配合这一主题,丰富幼儿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两个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为主人公,创设一个活动情景作为本次活动的载体。一方面,活动中的律动动作大部分是双人动作,如亲一亲、抱一抱、压跷跷板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与父母身上找到痕迹,又能体现亲子感情,所以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贯穿整个活动,可以自然地激发幼儿对家人、对亲情的认知和体验。
在音乐活动中如何让幼儿表现人物的动态和经验呢?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为幼儿提供能表现各种生活经验的机会和形式。拿擦窗、用吸尘器、拖地板等几个动作来说,设计这些动作都有明确的指向性——擦窗动作的解析是为了表现空间和动态:用吸尘器的动作解析是为了集中表现肢体动作的变化:拖地板的动作解析相对集中于生活经验的表达。我想通过空间动态、肢体动作、经验表达这几个不同的辐射面丰富幼儿表现的经验。
如何找到生活与音乐的联系点呢?音乐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如我们心情愉快时、做家务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坐在桌前指间都会敲击出一连串有节奏的声响。所以,我想,幼儿的听辨音乐活动也可以将音乐元素与他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在搬家(或搬东西)时积累的经验,通过夸张的动作、配上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以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现搬家时的场面。如请幼儿通过听辨沉重、轻巧的音乐形象,猜一猜搬场车上有什么物件,让幼儿将对音乐的感受与实际的物体相结合,使物体形象和音乐形象产生联系,通过二者的匹配来表现听辨的感受。另外,以前我们曾经利用音乐活动夸过教室、好朋友等,为了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我们结合幼儿喜欢的《吉祥三宝》让他们来夸夸新家,让幼儿在音乐中体验家的温馨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回归爱的感受这个大目标。
活动目标
用肢体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变化,体验搬新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
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最近遇到一件很高兴的事儿,让我们听着音乐表演他们高兴的样子吧!(和幼儿一起跳律动操《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二、说说做做
师:你们猜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什么这么高兴?
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吹泡泡》
(播放音乐入场)
一、情景导入——吹泡泡
师:今天我带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我想拿出来玩,但在玩的时候你们不能大叫,能答应吗?
师:我要把它拿出来了,瞧瞧它是什么?(师出示吹泡泡工具吹泡泡)
师:对的,它就是泡泡水,我用它吹出一串一串的'泡泡,那边坐的最好我就往哪边吹(师吹泡泡)
刚刚是谁答应我说不尖叫的,你看把我的泡泡宝宝都给吓着了,它们躲在瓶子里都不敢 出来了,我们安静下来,待会再把它请出来,好吗?)
师:谁来说说刚刚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师:这些泡泡漂亮吗?在泡泡王国里呀,还有许许多多的泡泡,那里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理解诗歌
1.播放ppt课件,欣赏诗歌
师:刚刚你在诗歌里看到了什么?幼:()
师按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片(刚刚我们看到了星星泡泡,鸡蛋泡泡,苹果泡泡,还有雨点泡泡)
那诗歌里是怎么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没听清楚也没关系,我们再来听一遍,不过这一次可要竖起小耳朵听仔细了)
(再次播放ppt课件)
师: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师根据幼儿回答按顺序摆放图谱)
2.根据图片、理解诗歌
①出示星星。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星星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星星是天空吹的泡泡?
②出示鸡蛋,教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鸡蛋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鸡蛋是母鸡吹的泡泡?
③出示苹果,教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苹果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苹果是苹果树吹的泡泡?
④出示雨点。老师提问:
a.这是什么泡泡?
b.雨点是谁吹出的泡泡?
c.为什么说雨点是乌云吹的泡泡?
师: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接下来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好吗?请听:(播放ppt课件)
师;星星是谁吹的泡泡?幼:() 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鸡蛋是谁吹的泡泡?幼()
苹果是谁吹的泡泡?幼()
雨点是谁吹的泡泡?幼()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把诗歌连起来朗诵一遍吧?
师幼共同念诗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吹泡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幼()
师:既然我们吹泡泡时的心情是高兴的、快乐的、那我们就一起来用高兴的快乐的声音再来朗诵一遍吧
播放ppt师幼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创编诗歌
师:这些泡泡可真有意思,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会有什么泡泡呢?它又会是谁吹的呢?(播放ppt课件创编)
幼儿思考后回答
师:啊、、、吹泡泡的心情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玩玩游戏吧?幼()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吹泡泡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来把自己编的诗歌连起来朗诵一遍吧?
师幼共同朗诵创编诗歌
四、到户外继续找“泡泡”
师: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还有哪些泡泡,再来想一想它们又是谁吹出来的,好吗?
4、有关幼儿园小班滑滑梯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车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车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车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车跑的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车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车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
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车比他的跑得快?
(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车子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
“**的司机叔叔说,在下斜坡时 车开得太快会很危险得,得想个办法减慢车速,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车子开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辆小车同时滑下,看一看车子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车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车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
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page_break]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5、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紧急撤离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幼儿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让幼儿感知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如果遇到突发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熟悉警报录音,组织幼儿“实战演习”。听到警报声音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图标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