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坐井观天的故事
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解释】 坐在井旁边看观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 高瞻远瞩、见多识广
【近义】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在一口废弃的井里,居住着一只青蛙。这只小青蛙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可满意啦,一有机会就要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喝足后,蹲在井栏上闲得无聊,忽然瞧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起话来:“喂,海鳖兄,快过来,快过来啊!”于是,海鳖来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住处。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一瞧,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儿。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边的那些小昆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我过得快乐呢!我独自一人占据这口废井,自由无比!海鳖兄,为什么不进到井中观赏游玩一下呢?”
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感到盛情难却,便走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只好慢慢地退了回去,反问青蛙:“你见过大海吗?”青蛙摇摆头。海鳖接着说:“海的广阔,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时候,十个年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个年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也不因此而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享受快乐呢!”
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据此,后人演绎出了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
拓展阅读
1、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续写作文1000字
听了小鸟的话,青蛙奋力一跳,从井底跳出来,眼前一亮,哇,原来天真的好大。青蛙红着脸说:“对不起小鸟,我应该相信你说的话。”小鸟说:“没关系。”青蛙说:“我听别的青蛙说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池塘,咱们一块儿去那里吧。”青蛙和小鸟成为了好朋友。青蛙想:“井里太小了,我再也不回井里了。”从此青蛙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一天,青蛙坐在井底没事干,又抬头看见了像井口一样大的天,想起了那天,小鸟说的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心想:如果,我跳出井口不就知道天到地有多大了吗!于是,青蛙前腿一伸,后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
青蛙来到井口外面,看见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清清的小河、茂密的树林,听到了树叶在沙沙地说悄悄话,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叫妈妈,小河在哗哗地唱歌,青蛙看着这一切吃惊极了!
这时,小鸟飞了过来,青蛙看见,急忙叫道:“小鸟,小鸟。”小鸟听见喊声,往下一看,原来是那只井底之蛙,小鸟飞到青蛙旁边。青蛙看着小鸟,不好意思地说:“小鸟,你说天无边无际是对的,原来我住在井底,以为天只有井口大,没想到外面的世界是这样大,这样美丽!”小鸟笑着说:“只要你亲近大自然,就能增长许多见识,知道许多知识。”
从此,青蛙就在池塘里安家落户了,过着快乐而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生活。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
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天原来这么宽广啊!大地也这么宽广啊!”青蛙还看到了高高的大树、青青的草地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还有一望无际的农田、川流不息的大河……
小鸟问青蛙:“你还愿意回到井里吗?”青蛙红着脸说:“我不愿意。因为井里的世界太小,外面的世界宽广。”
小青蛙不服气小鸟说的话,心想:外面的世界真的那么好吗?我得出去看看。于是小青蛙使尽浑身的力气跳到了井沿上,看到了天空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它低着头走到小鸟面前,对它说:“对不起,我错了。”小鸟笑咪咪地说:“没关系,你现在可以开拓一下眼界了,我可以带你去。”小青蛙高兴极了,说了声“谢谢!”它坐在小鸟的背上看到了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美丽的草原,还有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庄稼。
青蛙想了想,对小鸟说,“我不再想做井底之蛙了,我要多学知识,帮农民伯伯的庄稼捉害虫。”小鸟高兴的拍着翅膀说:“太好了!”
2、关于喷瓜妈妈有办法的益智故事
小蚂蚁多多经常去喷(pēn)瓜妈妈家玩,喷瓜妈妈呢,也很喜欢活泼可爱的多多,两人在一起玩得不知有多开心。
可最近多多总是愁眉苦脸的。
“我可爱的小宝贝,最近为什么不开心呢?”喷瓜妈妈抚摸着多多的小脑袋,亲切地问道。
“不瞒(mán)您说,亲爱的喷瓜妈妈,我好想到山谷那边去看看!可爬过这么宽的山谷对我这只小蚂蚁来说,是多么困难啊。”
看到多多难过的样子,喷瓜妈妈决定帮助她,让她实现这个愿望。
终于,秋天到了。喷瓜妈妈枝头的果实成熟了。
多多和往常一样,又没精打采地来到喷瓜树下。
“多多,快来,喷瓜妈妈可以帮助你跃(yuè)过这个山谷。”
“您就别逗我了,您又没有脚,也没翅膀,不会走,不会飞,又怎么能帮助我呢?”多多扑到喷瓜妈妈的怀里,伤心地流起泪来。
“多多,看到树尖上那颗最饱满的果实了吗?”
多多抬头一看,喷瓜妈妈所指的那颗果实肚子大大的,好像就要裂(liè)开了一样。
“对,那是喷瓜妈妈最优秀的孩子,他很快就要离开我去远方安家了,虽然我不能肯定他的新家在哪儿,但我知道肯定在山谷那边。来吧,我的孩子,等那果实裂开了,你就紧紧抱住其中一颗种子,闭上眼睛,不要松手,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多多速度极快地爬到树尖,只见那果实肚子圆圆的,像一只充气太足随时都会爆炸(bào zhà)的小球。忽然,“嘭”的`一声响,里面的果实竟然像子弹一样“发射”了出去,有的射在近处,有的真的射到山谷那边去了。多多看呆了,忘记了抱种子。
“快,多多,抱住一颗种子。”喷瓜妈妈大声提醒道。
多多赶紧抱住一颗种子,闭上眼睛。
“嗖”,载着多多的种子就像一颗子弹一样发射了出去……
“啊!我终于过了山谷,到了这边!”多多欢呼着,“这边的风景真美啊。”
“喷瓜妈妈,谢谢您!”山谷将多多的话通过回音传给了喷瓜妈妈。
喷瓜妈妈高兴地摇动着树枝,一颗颗种子“子弹”又发射了过来……
3、有趣的关于过年的回忆故事作文
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对年的兴趣和新奇越来越淡了。前几年,春晚还觉得是一大盛宴,再然后,节目即便是小品也没了味道。
年夜饭有时也在饭店订上一桌,全家人也没太多的交流,只顾自地低头玩着手机,各忙各的给或远或近连面都见不着的朋友拜年问好,内容也是千篇一律的转发,只看姓名就是了。
原本年不是这样过的,小时候过年是盼望的,向往的,也是急切的。要说过年有趣,当属七、八十年代,现在回忆起来就像陈酿的老酒,愈发浓郁馥香。每到腊月,年味就会在村子的上空弥散开来,飘入家家户户,催快了忙碌的脚步,拉开了春节的大幕。
大扫除、买年货、写对联,还有小孩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乐颠颠跟在大人后面去赶集,坐在“*牌”自行车大梁子上,久了,腿麻的不得了,这个“牺牲”是自愿的,也是幸福的。
写春联是村里几个秀才大显神通的好时机,谁家不会写,秀才们都会自报奋勇地担了这个活,乡里乡亲不要钱的,红纸黑字,对仗工整,大都是祈福、祝愿和喜气的文字,如果留心点,还会从中收获知识呢。
如果说你帮我助写春联其乐融融的话,那么蒸馒头更是好气派的热闹场面,婶子大娘们齐上阵,几家合着一起干,用砖垒个大火,弄个大风箱,搬个大铁锅,上面有十来层的大蒸笼,再搞个大瓦盆子发面,然后压面,几个人轮番上阵拿个擀面杖两头,在面上来回碾压,时不时“嘿呀、嘿呀”喊着口号。
其中“麻大娘”(因为满脸麻子)是这个蒸馍群的搞笑能手 ,她嘴不停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麻大娘很能干,抡胳膊,挽袖子,和大家伙变着样做豆包、枣糕、花糕,做花糕最下功夫,手搓多个长短不一的面圆条,卷起来,弄成各种造型,上面按上红枣,在一个圆圆的面饼上均匀摆布着,不一会漂亮的花糕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花糕预示着来年步步登高,装笼上锅,热气蒸腾,风箱“呼打”,火苗窜红,院内飘荡着人们的说笑声,每个人心里装着年的期盼和希望。
年临近,平日里怎么也舍不得买的肉,这个时候也会大方一回,炖海带肉是过年的必备品,调饺子馅是猪肉大葱白菜,吃起来怎一个“香”字了得?什么韭菜、大虾仁跟村里人没关系的,馒头、海带肉和饺子馅都在除夕前全部搞定,天冷不会坏,能吃一个正月。
最兴奋活跃,还是小姑娘们,过年可以穿新崭崭的衣服,花衣花裤花棉袄,外加新做的小花鞋,头上用卡子别上红的*绿的头绳,花枝招展,喜庆可人,觉得美的像朵花。
真正的春节钟声敲响还是大年初一的早晨,准确地说应该是凌晨,凌晨一点左右,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起,夜空渐渐被点亮,街上人头攒动,嘈杂的脚步声和人语声夹杂在大街小巷里,即便寒风刺骨,也丝毫不影响年轻人积攒了一年的兴奋和喜悦。
村里辈分大的人都会在家里“收头”,也就是等着年轻人来拜年,成群结队的,一波一波挨家挨户串,见面不是拱手作揖,而是实实在在磕头,有喊叔叔的,有喊大爷的,有喊爷爷的,还有稚嫩的'声音喊老老爷的,院里呼啦啦跪一大片,真有点当“皇上”的意味。
长辈高兴的忙着馋了这个,又馋那个,拿着糖和软枣直往小孩兜里塞。人们用这种方式彼此问好,面对面地拜年,不管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而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就会化为乌有。
大年过后是小年,正月十五十六也热闹的很,除了白天唱戏、踩高跷、划旱船外,那就是晚上了,这个可是小孩子最盼望的时刻,天黑,小孩们从各家冒出来,挑着纸糊的小灯笼,灯笼四周印有五颜六色的老戏里的人物,中间用蜡油焊上个小红蜡烛,点亮后透过灯笼纸,闪烁着或明或暗橙黄色的光,影影绰绰,甚是好看!
一会儿三个、五个、十个,越来越多的小灯笼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小孩们传唱着自编的顺口溜“灯笼会,灯笼会,灯笼来了不瞌睡……”
有的小男孩自制灯,用白菜疙瘩,挖去中间软的部分,塞进蘸了汽油的老棉花套子,点着,再用一长棍从侧面插进去,一个自制灯搞定了,自制灯火苗窜窜的,在灯笼群里招摇地穿过穿去,小孩们玩的不亦乐乎,全然不在乎冻成紫芽姜的小手。
小孩即便睡的晚,也不会放弃早晨烤火,家门口用棉花杆子点火,大人们说烤火就是图吉利,烤百病,可以驱病,这个万万不能错过,谁烤火谁不生病,火焰在人们期盼的眼神里熊熊燃烧,照亮心中美好的愿景还有红红火火的来年。
过年的经历是记忆长河里一朵美丽的浪花,也是人生的一份财富,人生每一步都是算数的,待到年龄大了,独处发呆,回首往事时,偷偷地“噗嗤”一笑,心里暖了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