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戚氏》译文和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7 10:44:48

柳永《戚氏》译文和赏析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暗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假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句、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①江关:江河关山。

②宋玉:战国楚著名作家。

③悲感:指悲秋之感 。

④向此:对此。

⑤迢递:遥远。

⑥陇水:陇山流水其声幽咽悲哀。

⑦蛩(qióng):蟋蟀别名。

⑧孤馆:孤栖驿馆。

⑨更阑:五更将近。

⑩绛(jiàng)河:银河。

晚秋的凉一阵淋沥细雨洒落在平台庭院。槛栏里菊花稀疏冷落,天井里梧桐黄叶零乱,残雾缭绕如烟。令人情怀凄惨,远望江海关山,飞驰的暮云昏沉沉,在夕阳余辉中铺展。追思当年此刻,宋玉多情悲感,面对消逝的秋色,曾俯临秋水仰登青山。迢迢千里呵路途遥远,踽踽游子凄楚悲酸,厌类聆听那陇水的潺 。正值秋蝉在残败的叶丛里悲吟,蟋蟀在枯萎的草丛里低唤,秋虫儿此叫彼应地闹闹喧喧。孤单单羁旅驿馆度日如年,只觉秋风寒露渐渐变冷,愁心忧闷熬到更深夜残。辽阔的天空明净无云,一道银河晶莹清浅,一轮皓月明媚娇艳。相思绵绵,夜漫漫对景伤怜,哪忍心屈指计算暗暗回想从前。没有功名,未享利禄,留连繁华街巷、红楼妓馆,往往是一年年流迹迁延。京都里风光美好,想当时青春少年,只顾得朝朝暮暮宴乐寻欢。何况还有狂放怪诞的朋友和侣伴,遇上离歌醉的场面就竞相留连。离虽以来,迅速流逝的光阴如玉梭飞穿,昔日的游乐情景而今像春夜梦幻,前路是烟波无际何处是边岸?我想全是利禄功名长久地将我纠缠,使我形容憔悴,追怀往事空自愁容惨淡。滴漏标时的箭头缓缓移动,选举法选举法感觉到天气微寒,渐渐传来画角呜呜的悲呜。几直播残留的余响在空中荡旋。对着静静的窗沿,停一盏灯直照到曙光东现,抱着自己的孤影焦虑不眠。

这首《戚氏》词,是柳永自制的新调之一,共三片,长达212字,是宋词中仅次于南宋吴文英《莺啼序》(240字)的最长的慢字。从词中“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来看,当写于湖北江陵,当时柳永外放荆南,已经年过五十,只做个相当于县令的小官,心情自然十分苦闷。这种情绪在这首词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全词共分三片:头一片写景,写作者白天的所见所闻;第二片写情,写作者“更阑”的所见所感;第三片写意,写作者对往事的追忆,抒发自己的感慨。上片开头描写微雨过后的薄暮景色。晚秋点时令,先写景前驿馆内之衰残景色。“凄然”以下写出外登临所见之远景。“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暗示出作者也正在临水与登山。前后所写则是所见所闻。“倦听”以下写所闻,有声有色,渲染出悲秋之气氛。中片时间上紧承上片,由傍晚而入深夜。先景后情。“夜永对景”转入忆旧,虽无名禄,却有红粉知已,尚可在欢乐中度日。欣悦中似有悔意,感情很复杂。下片继续写狂放不羁的少年生活,与前片衔接细密,有陇断云连之妙。“别来迅景如梭”以下转写眼前实景,以往日之欢娱,衬今日之落寞。引出“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这一痛苦的根源,作者并未有明确的态度。结尾又以长夜不眠的景语结束,写尽孤苦伶仃之滋味,极为传神。《戚氏》一调为柳永所创,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傍晚、入夜,写到翌日破晓,脉络清晰。音律和谐,句法活泼,韵位错落有致。全词内容上悲恨幽怨交加,声情并茂。

拓展阅读

1、锦瑟原优秀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注释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2、南征原、翻古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注释

⑴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岁时广记》载:“黄河水,二月三月名桃花水。”

⑵云帆:白帆。

⑶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⑷适远:到远方去。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⑸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⑹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自负的自我鉴定。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这里“桃花水”对“枫树林”,为借对。春天,春水奔流,桃花夹岸,极目远眺,风帆如方阵一般,而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为了苟全性命,诗人常常是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在那里,四处逃难,而今又要远去衡湘,使诗人泪满衣襟。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一起首就描写了绮丽的景色,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但是由于乱离漂泊,又想到自己老病跋跄,面对美景,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

“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老了,病了,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更往南走,可悲。尽管如此,诗人报国热情不减,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杜甫在成都时,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杜甫没接受,后因严武表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存有一线希望的。这里“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在当时社会里,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这两句感慨很深,很大,自视也很高。不能不使杜甫伤感: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他本着“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儿乎都评论到,全都给以相应的评价,他成了他们的知音。然而很少有人谈论到他的诗,他自己也没有知音。天宝末,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高适、岑参、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明的作家都入了选,独杜甫“名落孙山”。但杜甫并不急于求人知,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自信:他知道将来总会有他的知音的。但这不能不说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诗以明媚的自然春景开头,但由于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这样就使前面所描写的欢快、轻松的气氛消逝的无影无踪。这样对照写来,景与情似乎极不相称,但却显得深刻悲痛,更具艺术*力。

创作背景

这是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

3、宋方壶《山坡羊·道情》原古诗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1)这首元曲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2)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用典,也有对比,请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其作用。(4分)

参***

(1)景物特点:淡远、野僻(一点1分,答“自然、清新”或类似的词语也可给分。)

(2)(4分)参***:用典:“陋巷箪瓢亦乐哉”,以颜回身处陋巷箪瓢壶浆也安贫乐道的典掖(2分),表现了诗人贫贱不移,安贫乐道的志趣。(2分)

对比:用“青山”“白云”“茅斋”、“野花”的隐逸生活与“紫罗袍共黄金带”的*生活进行对比,(2分),表现了诗人厌弃浮华富贵,安贫乐道的情怀。(2分)(答成“茅斋”、“野花”所表现的自然的恒与朝代兴废的频繁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豁达淡定的情怀也可给4分)

二:

1、前三句中“梦不到”一句,展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

2、曲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气概?

参***

①极言想都没有想过,展现了诗人弃绝功名富贵的云水襟怀。

②表达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追求清白人生的超然飘逸之气。

注释

①紫罗袍:古代高级*的服装。

②陋巷箪瓢:《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③“贫,气不改”二句:《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滕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两句话,是上述引的概括。

我爱青山,愿与它相伴;我爱白云,想让它相陪。

做梦也梦不到穿上紫罗袍系了黄金带。

只要有一间茅屋,四周围野花盛开,管他谁家兴旺,谁家衰败。

过着穷日子,我也挺愉快。

贫穷时,骨气不丢;富贵了,志气不改。

此是一首言志曲。它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片浩然之气,真正达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境界。不管谁人成败(无力改变,并非消极避世),谁兴帝业,我绝不依附,葆自由之身。

4、马诗・其二十三原、翻注释及

唐代:李贺

武帝爱*,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武帝爱*,烧金得紫烟。

汉武帝祈求长生迷恋*,让方士烧炼金石药物却只得到一缕青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御马棚里饲养的全是痴肥的凡马,这种马啊又怎能懂得驰上蓝天?

武帝爱*,烧金得紫烟。

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史记・孝武本纪》谓其“尤敬**之祀”,《汉武内传》称其“好*之道”。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又喜爱西域汗血马,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得马甚众。烧金:谓烧炼金石药物以制丹,迷信者认为服之可以长生。

厩(jiù)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厩:马棚。肉马:痴肥的马,凡庸的马。

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更不可能骑着它上天。这两句寓意颇深,除了暗示汉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之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依靠这些人是不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理想的。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用“嬉笑”的口吻说出来,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点击查看更多柳永《戚氏》译文和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0501.html

热门阅读

  1. 名人故事50字摘抄
  2. 元宵节贺卡祝福语
  3. 伤感的诗句大全
  4. 幼儿园大班教学总结精选范例
  5. 201年简短的新年祝福语贺词
  6.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
  7. 《木兰诗》教案设计范文
  8. 我的国庆节作文
  9. 教师敢转争心得体会
  10. 弟子规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
  11. 郭沫若《石榴》七年级语文教案
  12. 教师节给老师发短信祝福语
  13. 快乐万圣优秀作文
  14.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
  15. 卡耐基励志句子
  16. 描写沙滩的句子
  17. 商务司机个人简历模板
  18. 换一种活法短散文
  19. 《感恩父母》诗歌朗诵稿
  20. 生日祝福短信句子
  21. 汪国真经典语录
  22. 再别康桥教案推荐
  23. 青年集体婚礼的新人代表发言稿
  24. 幼儿园大班下册班务计划
  25. 国庆节看烟火五年级作文
  26. 给同学的平安夜祝福语
  27. 鲁迅狂人日记赏析
  28. 初中开学典礼学生代表个人发言稿
  29. 精彩竞职演讲稿
  30. 周末愉快的祝福短信
  31. 二十八年同学聚会发言稿
  32. 我要马上告诉你我爱你美文
  3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34. 雷锋的感人故事
  35. 什么人等着你搞砸自己的人生美文
  36. 拜小年祝福语
  37. 一朵云童话小故事
  38. 学生心理健康广播稿
  39. 最新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报告
  40. 简短的情人节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2 22:59:29
本页面最近被 40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6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