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金字塔》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13 09:09:52

《生态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3、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2、理解生态金字塔的构成以及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生态金字塔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有关生态环境的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相机激情导入:

在非洲广漠的原野上,羚羊在奔跑,狮子在游弋,苍鹰在盘旋……尽管它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但几千年过去了它们却都能在这片大草原中生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自学

1、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是怎么样构成的?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学生说分段情况

三、研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内容,还要哪些内容自己不理解,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反馈交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有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有趣的生物现象

1)第1自然段的后两句就向大家介绍了生物世界的一般规律。(“不被”或者“少被”这些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板书或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

3、生物世界真的是这样吗?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举例说明的。

4、交流反馈,读文画示意图,加深理解

1)第2自然段的前4句列举事例来说明各个等级生物的数量的多少

杂草的数量大于并养活——食植物性动物

食植物性动物数量大于并养活——食肉性动物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在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辨别

“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以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这句把“甲虫”和“鹰”的采食空间和活动范围做比较,用“1平方米”和“几十平方千米”这些准确的数据加以说明,因此这句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食植物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的不同。

3)画图理解

山雀

蜘 蛛

甲 虫

青 草

4)领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拓展阅读

1、《美丽的鱼》美术

准备

关于鱼的多媒体、炫彩棒、餐巾纸、铅画纸、3B铅笔、有水景的画面上有一条白轮廓的鱼。

目标

通过欣赏,探索鱼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尝试使用擦色的方法,表现色彩问的渐变接色。

过程

一、欣赏交流

1、师:听说最近美美班的小朋友都找到我们中国的宝贝——鱼啦。能不能告诉我,你找到的是什么品种的鱼?它美不美?哪个地方最美?

(幼儿说鱼鳞时)对呀,鱼说:“就是我的鱼鳞像子一样闪闪发光,所以人们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鱼。”

(幼儿说尾鳍时)“你们也发现我的尾鳍了吗?这是我最美丽的地方,只要我不停地摆动,它就像一条美丽裙子舞动起来。为了扭动舞裙,我练了三天三夜呢,想不想再看看我拍的录像?”

2、定格欣赏画面

两条鱼:第一个出场的节目是我们的双人舞,看那轻轻摆动的长裙,像彩带一般飘起来。

三条鱼:这是我和两个好朋友一起表演的三人舞。

六条鱼:现在我们的群舞开始了。

一条鱼:最后出场的是我的独舞,这就是我练了三天三夜的舞蹈。

3、看了这么多的舞蹈,你们最喜欢的是几人舞呢?

独舞:是最高难度的动作,转圈的动作,多美呀!

双人舞:你看我,我看你,摆上一个漂亮的造型。

三人舞:也是难度很高的舞蹈,一不小心就变成三角形了。

群舞:很多人跳舞,既要动作整齐,又要造型美。

我想无论人数多少只要有优美的舞姿,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二、操作尝试

1、呜……呜……是谁在哭呀?原来是鱼妹妹的衣服不见了,没法参加舞蹈表演。

2、“鱼妹妹,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呢?”

3、鱼妹妹说:“我的名叫黑鱼,我的衣服是黑色的。”

4、我们大家来帮黑鱼妹妹到炫彩棒里找出她的衣服(幼儿选择颜色,师演示方法):

(1)黑色——我不是黑鱼,是黑鱼,我的衣服会黑得发亮。

(2)找一找淡些的黑色是什么颜色——(加上灰色)有点亮了,,就是很像横条。

(3)用餐巾纸搓一搓——啊!这就是我发亮的黑衣服,谢谢!谢谢!

5、很多鱼朋友都想请我们为它们找件新衣服:你们能让红鱼的衣服红得更亮,能让黄鱼的衣服闪光吗?看来变色的办法真不少,就看本领大不大。

三、创作表现

1、今天,新的节目表演就要开始了,小鱼们快上场吧!

2、师担当记者来采访:

(1)你的长裙怎么飘动得像仙女一样,请问你练习了多少时间?

(2)请问你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

“记者”及时把好消息在第一时间向大家报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四、分享交流

请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演员”上台谢幕。

2、《识3》的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以情激情

1.师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朝阳 晚霞 晨雾 秋霜 碧绿 杨柳 桃李 山清水秀 万紫千红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

2.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首悠扬的乐曲,是一首迷人的小诗。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习的对子歌里,让我们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

二、理解词语,朗读感悟

1.习对子歌的第一节。

(1)师范读对子歌的第一节,认真听,然后自己练习读一读,读流利。

(2)指名读对子歌的第一节。

(3)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师引导理解内容和对子中词语的意思。

雾、霜:你见过雾和霜吗?谁来说说雾和霜是什么样的?

朝霞、夕阳:用相关图片或投影片帮助理解。

和风细雨:用图片让感受词语的意思。

(5)指导朗读。对子中写了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2.习对子第二、三节。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对子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2)把自己会的向老师和同汇报。

(3)师以直观的形式引导理解“碧野”的意思;利用图片让感受“万紫千红”的意思,并在文中找一找类似的词语。(和风细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文中的这些词语写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因此要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让去感受词语的意思,不宜用词解词。)

(4)升华情感,指导读好课文。配乐朗读全文,再一次感受对子歌的优美意境。

三、拓展延伸

这首对子歌写得多么美妙啊!“雪对霜,桃对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活中有哪些词可以对对子?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多。

四、指导写

1.巩固“李、秀、香”3 个的读音,用这 3 个组词、说话。

(让过的组词,可以帮助理解意,积累词语。练习用常用的词语说话,可以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使受到全方位的语言训练。)

2.引导观察的特点和结构,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3.师重点指导写好“香”和“秀”的“禾头”。写得扁一点,“上撇”是“平撇”,“竖”要写得短一点,给下面的部分留下空间,“撇”和“捺”尽量写得伸展。

4.师范写,先描红,再书写。

5.展示的作业,师和共同评价。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2.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对子读一读、背一背。

六、板书

云──雾 朝霞──夕阳 和风细雨

花──草 蓝天──碧野 万紫千红

桃──李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3、语文案《

1.激发愿意写的兴趣。

2.熟读句子,用听读识的方法认读7个;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3.法和习惯: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

读词语,认读7个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认真、专心等,启发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什么吗?*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什么了。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二、新授

1.谁能帮*告诉大家他们在什么?(指名读,老师指黑板上的词语。)谁愿意带着大家读?(上黑板指读,其他跟读。)

2.原来,他们在笔画、笔顺呢!

你们想吗?要想,就要先从笔画起。*特别爱,他迫不及待的想当小老师来告诉你们他所的知识,你们欢迎他吗?

课件演示:

(1)*的话:小朋友,这是汉的5个基本笔画,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准。画面上出现一支笔在写这五个基本笔画,每写一个都说出名称。(横、竖、点、撇、捺)

(2)*的话:谁记住了?(指名回答,如果回答对了,课件就出现*的声音表扬他。)

(3)*的话:的真棒!请跟我书空。课件演示,跟着书空。*问:都记住了吗?

(4)再进行书空。(巩固)课件出示声音表扬。*的话:汉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初步渗透笔顺知识)

3.*当小老师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大家读读这些?指名带读,跟读。

4.你们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方法向别人请。)

6.全班齐读。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习。

7.摘词游戏: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游戏可以是:接龙、开火车、好朋友、考考你等。)

8.你们摘走了词娃娃,宝宝不服气,他问你们:如果他从词语家中跑出来,你们还认识他吗?咱们就试试,如果你们都认对了,宝宝就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行吗?

出示卡片抢读。

9.游戏:

(1)对对碰:小朋友把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两个同样的组成一对。

(2)找朋友:在黑板上竖着摆好:用、写、两个,让从剩下的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10.评价:

(1)同桌互评:两个人互相读认表上的,一次读对的,奖励两颗星星,在同桌的帮助下读对的,奖励一颗星星。

(2)自我评价,这节课的是否认真。

笔皮本写用心我得了星星☆☆

这节课我的:

·很认真()

·比较认真()

·还需努力()

(课堂评价体现多元化,师评、互评、自评,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标准体现对不同层次的激励。)

三、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马上就要了,老师希望每一名同都能把写的特别漂亮,希望你们每上一节课都能有收获。

附:板书

铅笔橡皮田格本写用心很认真笔皮本写用心

本节课安排的是本单元关于写的六个词语。在环节的中,注重对习方法的渗透。如:要反复强调的指读,让逐步养成指读的习惯;注意听别人读等。利用多种活动激发的兴趣,并让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什么是笔画和笔顺。这六个词语简单易懂,小记忆力又很强,他们很能熟读。简单认识文具铅笔、橡皮、田格本后,通过看图理解写、用心、很认真。将的重点放在对习习惯的培养和初步掌握识方法的渗透上。同时,在过程中融入语文天地的内容。

4、《识3》及反思

一、理念

1、习和发展的主体,师是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应以自读自悟、自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充分发挥师双方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活与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的情感体验,关注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度。

3、使朗读成为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对子。

二、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会写“和、语”等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

三、过程

(一)导言:

我们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他,今天我们习的这篇课文识了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呀?

(二)初读课文画出

1、现在就请同们快快地把书翻到36页,让我们借助拼音在下面自由地读一读,要求读准音。

2、同们在初读课文过程中都有有收获,谁愿意试着给同们读一读?2名

3、齐读课文。

4、把笔拿出来,画一画这课的,读一读、不会的可以问一问小同桌,开始吧。

(自评:自主习就是作为习的主人,习是我的事情,我能够,我尽量自习,不懂的,不会的,我在同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如果习的责任从师身上移到身上,很多奇迹就会出现。)

(三)理解词语,

刚才同们初读了课文,画出了,现在我们就一小节一小节地读,把不会的会,把不懂的词语弄懂。

一小节:

1、***意读一下第一小节(1名同)其他同看屏幕(多媒体第一小节内容)

2、齐读一下这些(雾、霜、霞、朝、夕)

3、你发现了哪几个长得很象(雾、霜、霞)读一读

4、你用什么方法方法记住这些

:形声的方法记住这些

师:用雾扩词说一句话。:早上,白茫茫一片大雾,什么也看不清。

5、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雾,这有个词叫“震雾”(扳书)读一读。

6、你见过霜吗?

很热的天气会出现霜吗?我们的家乡长春在深秋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霜。所以,老师这还有一个词叫“秋霜”,看屏幕(多媒体)“叶子上的白色结晶体就是霜”。

(自评:今天,以算机网络*的现代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极大发展潜力,更为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形象、直观提高效率。)

7、谁见过朝霞?

朝霞(板书)与朝霞相对的是什么词?夕阳(板书)读一下。

8、看一下“朝霞”、“夕阳”(多媒体图片)

9、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多媒体)

和风对细雨,去掉“对”是什么词?“和风细雨”这是一个成语。(板书)

二小节:

1、齐读一下第二小节。(多媒体)

2、这一小节一共有5个,请同们跟老师读一读。

3、齐读一下(蜂、蝶、碧、紫、千)男同读一读,女同读一读。

4、出示多媒体“蝶、蜂”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给他们组词、并说出一句话吗?

5、猜游戏,王白坐石头上“碧”(多媒体)→扩词→看一看碧野是什么样子?(多媒体图片)。

6、读一读,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多媒体)万紫对千红去掉对是什么?万紫千红(扳书)

7、读一读这个词语

8、看屏幕(多媒体图片)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自评:同们看到丰富的画面时,兴趣盎然,并产赞叹之情,借机进行育事半功倍。)

三小节:

1、把书端起来,女同读一读,男同看屏幕(多媒体)。

2、女同把书放下看屏幕,男同说一说你都画了哪些

3、哪两个偏旁部首相同,(李、杨)除了是植物,还是姓→扩词

4、多媒体(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读:你发现了什么?)扳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多媒体图片)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

(1)读词语

(2)齐读、看屏幕加拼音的

(3)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4)打乱顺序

(5)开火车

(五)读课文、背诵

1、齐读2、对对子(另外,女互相读)3、背诵

(六)写

(七)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留心过活中还有很多这些对子吗?请同们日常收集一下,我们下节课来汇报。

(八)扳书识

晨雾 秋霜 和风 细雨 万紫 千红 朝霞 夕阳 山清 水秀 乌语 花香

评析

课的开始,就是一个和实施都很成功的环节,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一)有效地激发了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是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对课本上要习的内容产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能成功地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①当所知识可以解决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习者会对所内容产兴趣;②当所知识揭示了自己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习者会对所知识产浓厚的兴趣。

(二)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这节课开头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师对习主体性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

点击查看更多《生态金字塔》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2994.html

热门阅读

  1. 《水在时间之下》读后感
  2.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3. 银行前台柜员个人竞聘演讲稿
  4. 又是酒酿飘香时美文
  5. 《三字经》典故:赵普夜读
  6. 狗爸爸过生日作文
  7. 看书小学日记
  8. 读《兔子国》有感三年级学生作文
  9. 小年夜故事《灶王爷传说》
  10. 富有爱国主义的诗句
  11. 总让我想起优美诗歌
  12. 最经典的气象谚语精选
  13. 真挚诚恳的中秋节祝福语
  14. 除夕给老师的祝福语
  15. 《风儿轻轻吹》的教学设计反思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