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15 11:50:58

《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演绎、归纳、诵读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辨析多义词“临”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作者是从军阵、神态两个方面来写秦始皇兵马俑的,并且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的顺序。

3、通过演绎重点词、品读、比较等方式,感悟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进行课堂小练笔。

4、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导语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西安,出土了一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这处文物一出土就震惊世界,法国总统希拉克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举世公认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近距离地观赏这个奇迹——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者陶制的木偶。指名尝试解释课题“秦始皇兵马俑”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2、交流反馈

(1)指名交流难读的字词。随机正音:气氛、背负等词语。

(2)投影出示:“临”的解释,辨析多义词“临战”的意思。

(3)交流: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军阵、神态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兵马俑军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引读分述句,感受兵马俑的阵形。

出示军阵图,教师指图,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教师读结尾的总结句。

3、理解写作顺序,完成课后第三题

投影出示,讨论解决

4、朗读,表现威武雄壮的军阵。

5、采用分——合——分的读书方式,表现整段的结构。

过渡: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我们已经十分强烈地感受到了兵马俑军阵的威武雄壮,让我们走近些,再走近些,去细细地、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兵马俑,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气息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近看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出总起句

2、解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联系具体的句子,感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读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理解相关词句。

4、比较分述的三个句子,发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先写外貌和神态,再写作者的猜测和估计)

5、通过引读、换词等方式,感受“也许”“可能”“似乎”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6、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卡:总共有8000多个兵马俑;按照身份,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等。

出示图片,讲解:8000多个兵马俑,个个都是那样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7、选择一种兵马俑,练笔: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尝试写一个兵马俑。

8、交流、反馈。

五、小结

1、引读最后一个小节,感受语言的准确。布置第二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拓展资料,引导课外阅读

拓展阅读

1、探秘古都之作文1000字

“咸阳宫阙郁,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地醉,不关地有山河。”--你们知道这首诗指现在的哪里吗?这首诗指的是我们的古都陕西。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这里山川壮美、四塞险固、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兼有黄土高原苍莽豪迈、关中平原的广阔坦荡和巴山区的巍峨雄奇;陕西也是曾经长期的历史中心舞台。“中自古帝州,”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陕西也曾经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地,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的。

我一直想一览这片古都的璀璨文明与悠久的历史。今年暑假,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古都西安,参观了“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了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等,一睹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但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博物馆。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好好的欣赏一下这道世界奇观。

“出世”的时候,就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分为三个坑,走进一号坑,所有人都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我甚至大声惊呼:“我的天啊!这么大!”一列列昂首挺胸的整齐地排成纵队,就像即将出征的、活生生的军。瞧!那些千里,体型健壮、肌肉匀称地露在的身上,蹄坚硬。我的目光被如此壮观的场面吸引了,到处搜索着,突然发现坑上面有一层黑黑的焦土,通过讲解员我了解到:因为当时项羽推翻了二世,然后一把火烧了规模浩大的阿房宫,火烧完阿房宫,项羽又发现了嬴政的“地下王宫”——。于是又命人摧毁。讲解员还向我们解说道这些完整的都是考古专家花了许多年一块一块拼上去的。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级军吏,他身高1。8米,身披战袍,高高地挺立在队的正前方,炯炯有神的目光直视前方,好像在等着敌人的“光临”,他的身后是已按耐不住的的发簪微微向右。有的微微抬着头,注视前方,好像在等着将军的一声应下,就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有的紧握双拳,我甚至能感到这双手的力量足以把石头碾碎;有的头微微低下,好像在思索怎样战胜敌人。这些千姿百态、千面千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来到二、三号坑,我们发现这两个坑的比一号坑少多了,听讲解员说,因为我们的开发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还一直没有挖掘。

当我走出时,我还意犹未尽,我还在想:当时的工匠到底花了多少心血和时间来铸成这些栩栩如生的?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把看似没用的泥土做成了巧夺天工的

不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艺术界的瑰宝。它的形象让世界文物为之汗颜,它的出现让中国这气势山河、昂首挺胸的金鸡添了一份独特的神秘色彩。

2、探秘古都之作文1000字

今年暑假,我去了陕西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有好多朝代、国家的都城都定在长安,经历了帝王兴衰,朝代更迭,虽然昔日的繁华早已淹没在历史中,但还是有不少名胜古迹。其中最最有名的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进大门,眼前就是一尊雕像。他威严的面孔,不禁让人联想这位帝生前的权力与威风。即使他已经*,还留下这样让世人震惊的,真是不可思议。

分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它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比两个足球场还要大呢!我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里走,忽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极宽敞的大厅——一号坑!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接着我立刻惊喜万分地向坑冲了过去。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挤到了最前面。

“哇——!”当我站在高高的观赏台,鸟瞰整个一号坑时,我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实在是太壮观了!一排排棕色的排列在眼前,像一个巨大的方阵,就好像当年国那百万在朝我们整齐划一地走来。一直延伸到很远,几乎看不到尽头。虽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的没了头,但是当你观望他们的时候,心里还是激动无比。这么多1:1制造成的,千千万万个表情各不相同却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毫无遮掩地在你眼前一展无遗。我心潮澎湃,左看看右看看,这可是我期盼了许久的啊!今天的亲眼所见,比书上的,照片上的雄伟很多,更加震撼人心。我站在观赏台上,久久不愿离开。

参观完一号坑,我又去参观了二号、三号坑,更加近距离观察了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王朝以及那传奇的帝。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园区要关门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千古一帝——,离开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暑假,妈妈带我去西安旅游。我们去了华山、回民街、华清池……我最喜欢的,是

一早起来,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历史博物馆。妈妈请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详细讲解。

先来到一号坑。一走进去,我就看到了一个拱形大厅。坑里的很整齐,就像一个方阵。导游说:“这地方本来是一块田,因为种不出来农作物,就有人一直往下挖井,结果却挖到了。”一号坑最多的,是武士。这些身高差不多一米八,千姿百态,有的像正在准备战斗,有的像是在思念家乡。

再到二号坑。这儿都是或骑。战栩栩如生,好像正在狂奔,战士们骑在上向着远方冲锋。

来到三号坑。这里的都是将军。将军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好像经战多年,区区战斗小事一桩。

你们喜欢吗?去西安看看吧!

举世闻名的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近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了西安,参观了

顺着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座拱形大厅上。站在高处鸟瞰,我们看到了已经挖掘的三个坑中气势最宏伟的一号坑。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米。坑内的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坑内的有的规规矩矩地站着,似乎在听候将军的指令;有的手执缰绳,举目远眺,似乎随时准备上搏杀……之间,一行行,一列列,真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比一号要小,却能近距离观察。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表情各异:有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仿佛在战争上遇到了困难;有的怒发冲冠,好像想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眼神坚定、紧握双拳,似乎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当我们走近它们的身边,似乎还能听到它们轻微的呼吸声。

在三号坑里,我们可以更好地观赏陶。只见一匹匹陶膘肥体壮、栩栩如生。看它们那架势,一定是没少训练吧。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撒开四蹄,驮着战士们驰骋疆场,与敌人浴血奋战。

望着这些惟妙惟肖的,我情不自禁地想:古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艺创造出了如此雄伟的建筑,谁能说这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

,我相信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熟悉,因为他是华夏人民的骄傲,世界历史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而在这个暑假,我就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亲身领略了这一份辉煌。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问爸爸关于的一切,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陵是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主持规划,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是修筑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的,也从爸爸的口中得知,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坑和二号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为此,我无不惋惜。

正当我想要了解更多的时候,**的叔叔告诉我们到了,我兴奋地朝车外望,望见了的雕像,虽然外面烈日炎炎,但是照在赢政的身上就显得无比的辉煌伟大,我不禁想到的种种功绩,而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就连现在的欧洲都没有统一文字,而两千多年前的我们早已统一文字!也许,只有这样心怀伟大,志在高山的人才能统一我们华夏走向富强吧!

我们稍作停留,便走向了一号坑。

我一进去就不由自主的惊叹起来,以前只在网络上看到过的图片,心中虽然有许感叹,但是从不像今日这般完全说不出话来。

正如那一句话一样:“看着那一个个孔武有力的典型的陕西人外貌的军将士,看着那一匹匹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的战,仿佛看到残阳如血浴大旗、仿佛听到北风潇潇战嘶。

就觉得这一辆辆精制的车、这一个个强壮有力的将士,浩浩荡荡的从公元前出发,穿过历朝历代的关隘,浴血奋战、风尘仆仆、兢兢业业,一直走到现在,然而又在突然间,鼓角无声,天地缄言,硝烟渐散,血雨腥风之后,古战场挺立着引起全世界千古惊叹的奇迹。

看眼前形态各异的将士,虽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无一雷同,阵阵法严谨,战袍、跪射、甲士、将军等级森严,发型装束、仪态气质各不相同,虽然在地下尘封了两千年,仍然气宇不凡。”

在离别时,我依旧依依不舍,我不舍得,是那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我不舍得,是那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壮观的啊!你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历史更迭的见证!您坚韧挺拔的身躯,向我诉说了你挺过来的风风雨雨!您是世界上不可取代的辉煌成就!

【篇六:博物馆一日游】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轰动整个世界。暑假到了,我嚷着让爸爸带我去西安博物馆看一看到底都长什么样子?终于,爸爸有三天假期,开着车带着我和妈妈、爷爷、外婆自驾车到西安旅游。

到了西安,我们的第二站就是博物馆。进了博物馆大门,我迫不及待地跟着解说员阿姨一起快步地走到了帝陵文物成列厅,我们先看到了的铜车一号车,这是一辆仿制车。这辆车又名立车、高车,车长225厘米,车通高152厘米,总重1061公斤。车前驾四匹,车厢是横长方形,车厢较低,四面敞露,车厢里立着一个高杠铜伞,伞下有一个御手。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等器。这辆车看上去就像现在的警车一样威严、帅气。除此之外,文物成列厅里还成列着各种的陪葬品,这些文物都非常精致、非常珍贵。

紧接着,在解说员阿姨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了一号坑。映入眼前的“敢死军”,他们穿着威武的铠甲,证明的“敢死军”很壮大。中间是核心力,左翼和右翼都是拿刀枪的重型力,后面是一排排威风凛凛的战车,让我惊讶无比,我的脑子蹦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置这么隐蔽的军队?选派的工匠是怎样这些秘密的*的呢?……阿姨把她所知道的答都告诉了我,让我吃惊不已。一号坑观看完以后,我们又来到三号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25米处。它现在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坑洞比一、二号坑小得多,每一个角落都有卫站岗,不许任何人进入军营,每个阵营都有大将在两侧来回**。看完三号坑指挥部以后,我们又走进了二号坑,它是三个坑中的精华,坑的东北端是由332个弩组成的方阵,中间是160个跪射,四周是172个立射。这种排列方式与弩的特点有关,一立一跪,让敌人无机可乘。

暑假的西安真是无比热辣,就像进入了火炉一般。但是,壮观的博物馆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国古人是多么的厉害。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赶紧和家人到西安博物馆去参观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吧,它*会让你惊叹不已。

3、初中七年级历史《“王扫六合”》

一、基本说明

3、所用材版本:人民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 第10课

5、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1、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朝的疆域和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朝*集权统治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完成统一的原因,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启发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的*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2、内容分析:

王扫六合》是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课文介绍了灭六国,朝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朝的疆域。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同时开创了对我国两千多年*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集权制度。课文的重点是的统一及作用。难点是焚书坑儒及相关知识的空间概念。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望,但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欠缺;认识问题的能力存在缺乏辨证与全面看问题的不足,个性化与*性认识问题的倾向比较突出;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接触了的人物形象,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表象,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进入课程但概念化与系统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

王扫六合》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一篇课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华统一的先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课以统一*安排和展开,灭六国是实现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是为巩固统一,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评价的功过是非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师通过现代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讨论法、讲解法、图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等。

四、学过程

学环节及时间 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意图 导入新课

3’ 师:战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诸侯国?

师用鼠标点击屏幕,随学生回答。

师: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是谁?有什么史实能证明你自己的结论?

师:于是,有人想用刺杀王的办法来阻挡国的进攻。请看材第56页“导入框”。 答:“齐、楚、、燕、韩、赵、魏”

生:实力最强的应该是国。因为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中,以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经过商鞅变法,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军的进攻。 要求学生在《统一六国》图上填出七国的大体方位。

巩固所学知识,为灭六国作铺垫。

探究新课

一、统一六国

6` 师:荆轲刺王没有成功,既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没能阻止国攻占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师:不管怎样,历史事实是:王嬴政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指导学生阅读56-57页课文,思考:为什么由国完成了统一?

1、统一条件

师: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师:为巩固统一,制定和推行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措施?这些措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略

生:一是变法影响:略。二是王本身素质:王嬴政自身雄才大略,善于重用人才,所制定的统一策略正确有效。三是民心所向: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时间:公元前230-221年;特点:远交近攻,陆续攻灭;定都:咸阳 学生看法可能较多,师注意掌握时间,对不同观点,肯定合情合理之处。

点击查看更多《秦始皇兵马俑》的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4497.html

热门阅读

  1. 长征故事:张震长征永远的精神丰碑
  2. 七夕情人节表白短信祝福语荐读
  3. 九月九日重阳节感恩祝福语
  4. 监区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总结范文
  5. 6儿童节快乐的祝福语精选
  6. 2016关于寒假心得体会500字
  7.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范文
  8. 描写乡情的句子
  9. 精彩的体育课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10. 食品安全手抄报
  11. 陶渊明与孟浩然诗词的比较
  12. 格林童话故事:金娃娃
  13. 告别是为了遇见情感散文
  14. 《弟子规》读后感 600字
  15. 乡镇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
  16. 201年最新中考祝福语
  17. 环保手抄报内容
  18. 副井更换尾绳安全协议书
  19. 高考励志自我激励的句子
  20. 关于公司检验员的年度工作总结
  21. 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成彦雄《松》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2. 社会科组的工作计划范文
  23.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阅读练习题
  24. 联通公司总经理竞聘演讲稿
  25. 喜迎春节作文800字
  26. 语文七色光七语文教案
  27. 最新的八一建军节祝福语集锦
  28. 羊年的拜年祝福语
  29. 和钟姐姐交朋友小学品德教案
  30. 霸气侧漏的诗句
  31. 和朋友吵架的日记大全
  32. 人力资源管理的心得体会范文
  33.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34. 赞美教师的诗句
  35. 五年级植物日记
  36. 《蒲伋诗境》读后感
  37. 八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求平方根4教学设计
  38. 布谷鸟搭窝故事
  39. 有这一瞬就足矣情感美文
  40. 关于故事书的手抄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