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2:31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

1、出示复习题

2/5×2 3/4×9 2/7×6 11× 7/12

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

草莓问题

1、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

2、自己列式并算出结果。

3、全班交流。

(1)5×2=10(元) (2)5×3=15(元)

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5、 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

我要是买1/2千克、 2/5千克草莓呢?

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

7、交流,让学生明白: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

9、师生共同总结:

巩固练习

作品展

1、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

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2/5,赞美祖国的文章占1/3,各种图片占4/15,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

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

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

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

拓展阅读

1、初中完全平方公式范文集锦

1、知识与技能: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了解公式的何背景,理解公式的本质,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生的形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习自信心.

重难点

1、对公式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表述(生自己的语言)、何解释.

2、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算.

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何解释.

2、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课件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问题1:请说出平方差公式,说说它的结构特点.

问题2:平方差公式如何推导出来的?

问题3:平方差公式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举例说明.

问题4:想想、做做,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a+b)2(2)(a-b)2

(此时,师可让别说说理由,并且不直接给出正确评价,还要继续激发生的习兴趣.)

二、创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如图)

(1)四块面积别为:、、、;

(2)两种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

①整体看:边长为的大正方形,S=;

②部看:四块面积的和,S=.

总结:通过以上探索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1:通过以上探索习,同们应该知道我们提出的问题4正确的结果什么了吧?

问题2:如果还有同不认同这结果,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继续探索.(a+b)2表示的意义什么?请你用项式的乘法法则加以验证.

(过程中师要有意识地提到猜想、感觉得到的不定正确,只有再通过验证才能得出真知,但还要鼓励生大胆猜想,发表见解,但要验证)

问题3:你能说说(a+b)2=a2+2ab+b2

等式的结构特点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结构特点:右边二项式(两和)的平方,右边有三项,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乘积的二倍)

问题4:你能根据以上等式的结构特点说出(a-b)2等于什么吗?请你再用项式的乘法法则加以验证.

总结:我们把(a+b)2=a2+2ab+b2(a–b)2=a2–2ab+b2称为完全平方公式.

问题:①这两公式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两公式吗?

语言描述:两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积的2倍.

强化记忆: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和加来差减.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1)(2x-3)2(2)(4x+5y)2(3)(mn-a)2

解:(2x-3)2=(2x)2-2o(2x)o3+32

=4x2-12x+9

(4x+5y)2=(4x)2+2o(4x)o(5y)+(5y)2

=16x2+40xy+25y2

(mn-a)2=(mn)2-2o(mn)oa+a2

=m2n2-2mna+a2

交流总结: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算的般步骤

(1)确定首、尾,别平方;

(2)确定中间系与符号,得到结果.

四、练习巩固

练习3:

(练习可采用种形式,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评价.也可生独立完成后,生互相批改,力使生对公式完全掌握,如有生出现问题,生、师应及时帮助.)

五、变式练习

六、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本节课我们习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2、我们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以下点:

(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任意代式;

(2)公式的结果有三项,不要漏项和写错符号;

(3)可能出现①②这样的错误.也不要与平方差公式混在起.

七、作业

2、初中完全平方公式范文集锦

总体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则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种归纳、总结.同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初中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生的简意识有较大好处.而且完全平方公式后继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以后解因式、式运算、解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的恒等变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生逐渐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因此好完全平方公式对于代知识的后继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章《整式的运算》的第8小节,占两课时,这课时,它主要让生经历探索与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让生进步体会形结合的思想在中的作用.

生的技能基础:生通过对本章前节课的习,已经习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的习为本节课的习奠定了基础.

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方差公式节的习中,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应用的过程,获得了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的习过程中,生经历了很探究习的过程,具有了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生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1)由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步发展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

(2)发展生的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

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进行析,避免形成上的“相异构想”.

三、重难点

难点:1、消除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2、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的认知及正确应用.

本节课了十环节:生练习、暴露问题——验证——推广到般情况,形成公式——形结合——进步拓广——总结口诀——公式应用——生反馈——生PK——生反思——巩固练习.

环节:生练习、暴露问题

活动内容:算:(a+2)2

生的做法有以下种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确做法;

针对这种结果都将a=1代入算,得出①②都错误的,但③的做法定正确呢?怎么验证?

活动目的:在很生的头脑中,认为两和的完全平方与两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将这种定式思维_,就很难建立起正确的概念;这环节的目的就生的这种错误或其它错误充暴露出来,并让生充认识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维错误的,为下步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验证(a+2)2=a2–4a+22

活动内容:(a+2)2=(a+2)•(a+2)=a2+2a+2a+22

活动目的:在前环节已经打破了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的基础上,给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第三环节:推广到般情况,形成公式

活动内容:(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生经历从特殊到般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第四环节:形结合

活动内容:问:在项式的乘法中,很公式都都可以用何图形进行解释,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样用何图形解释呢?

展示动画,用何图形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何意义.

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诠释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思考)

活动目的:让生进步认识到与形都不孤立存在的,与形可以有机地结合在起,从而发展生的形结合的思想.

第五环节:进步拓广

活动内容:推导两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生经历由两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广到两差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体会到符号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由第二种推导方法体会到两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第六环节:总结口诀、认识特征

活动内容:比较两公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边都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符号不同;右边都二次三项式,其中第、三项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项的平方,中间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两倍,两者也仅符号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任意式(、字母、单项式、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两倍在*.

活动目的: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便于生理解与记忆,避免生在应用该公式中出现错误.

第七环节:公式应用

活动内容:例: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动目的:在前环节中,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以及下环节的练习,使生逐步经历认识——模仿——再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八环节:随堂练习

活动内容:算:①;②;③(n+1)2–n2

活动目的:通过生的反馈练习,使师能全面了解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否得当,以便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九环节:生PK

活动内容:每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算题给自己的同桌解答,比比谁的准确性率高,速度快.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激起生的好胜心,进步巩固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第十环节:生反思

活动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习,你有哪些收获?

收获1: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收获2:了解了两和与两差的完全平方公式间的差异;

收获3:感受到形结合的思想在中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堂课的归纳与总结,巩固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体会思想的精妙.

第十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1.13

3、初中完全平方公式范文集锦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生从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材作为出发点,依据《课程标准》,引导生体会、参与科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相乘的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与猜想,并通过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语言得出结论,使生感受科的严谨,启迪习态度和方法。

二、习者析:

1、在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项式乘以项式法则。

2、习者对即将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习完全平方公式前,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实、代式、防城、不等式、函;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式、防城、不等式、函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育理念和方式:

1、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习的主人,在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性的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生迷路的时

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师不拖着他走,而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生更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情,调查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五、媒体:媒体六、和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

[引入]同们,前面我们习了项式乘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项式中两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析问题

1、[生回答]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特点。

(3)三项系的特点(特别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项式中两单项式的关系。

2、[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生的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算、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4、部编版年级下册静夜思

1.认识“思、床、前、明、举、低、故、乡”8生字,会写“头、乡、”3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2.生自制生字卡片。

二、看图说话,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静、夜”这两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字的意思吗?

三、初步感知:

课件展示读课文,生边看图边欣赏。想想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初读古诗,考查识字情况,进行识字:

1.像刚才听到的那样轻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组内交流,把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3.师抽查生识字情况(问生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谁来当小老师,大家把字读准确?

5.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相互认认,看谁认得

6.师说生字,生出示相应卡片。

7.去掉拼音,齐读生字。

8.师抽读生字,随机连词。

9.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播放《找朋友》歌曲)

10.将字卡贴在黑板上,问生黑板上的字你都记住了哪些?你怎么记住的?

五、熟读古诗

1.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抽生读;

3.男女读;

4.齐读古诗。

六、感悟、理解古诗:

1.自由轻声朗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4.你有过想念亲人的感受吗?具体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怎样的?

5.带着想念亲人的感受再读读古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师画出诗的节拍,强调古诗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抑扬顿挫。

2.播放音乐师边叙述情景边范读。

3.生自由读。

4.抽生读(评议)。

5.指名齐读古诗,注意读出感情,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6.男女生赛读(评议)

7.组赛读(评议)

8.同桌赛读,互相评议。

八、指导生背诵古诗:

1.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2.表演背:假如你就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

3.活动:唱健康歌。

九、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头、、乡”,小组展开讨论:这三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生边汇报,师边范写,并强调书写要领(“头、乡”独体字,“”上下结构的字,“头”字要注意两点的位置,“乡”注意两撇折的排列,最后笔不宜过短,要与整字相称。“”字下面的“疋”不要横。)

3.课件展示。“头、、乡”三字的书写过程。

4.生写。书空、描红、仿写。(注意书写姿势)

5.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并用大屏幕展示书写好的。

十、课外延伸

古诗朗诵会。比比谁会背的古诗,评出“小诗人”。

点击查看更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3995.html

热门阅读

  1. 端午节的古诗 少一点
  2. 初一开学第一周作文2500字
  3. 元宵节形容烟花的句子
  4. 《恰到好处的生活之味》的读后感
  5. 十二月你好简短说说
  6. 审美方面自我评价
  7. 201年鸡年新春文艺范的祝福语
  8. 过年趣事作文范文
  9. 散文写作指导
  10. 201年除夕零点辞旧迎新吉祥祝福语
  11. 街道执法队的工作计划
  12. 痛心伤感的句子
  13. 流血的谛听兽的故事
  14. 建军节我们去了军营作文
  15. 幽默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祝福语
  16. 企业竞争的模拟心得
  17. 客服年终总结
  18. 回望2016展望201作文
  19. 小学二年级《红领巾真好》教案
  20. 有趣谐音歇后语大全
  21. 安徒生丑小鸭的故事
  22. 描写压力大的句子
  23. 五个一工程活动总结范文
  24. 《望庐山瀑布》原文扩写及鉴赏
  25. 打篮球小学作文600字
  26. 201年结婚祝福语四字词语
  27. 2018年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28. 我的好老师600字作文
  29. 最新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30.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范文
  31. 热能与动力专业的自荐书范文
  32. 学生会办公室自我介绍
  33.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表情
  34. 冬日里的背影随笔
  35. 课文《两件宝》教学设计范文
  36. 农村冬令营的活动总结
  37. 感恩节给老师的祝福语
  38. 毕业留言唯美句子长句
  39. 五四青年节的祝福语精选
  40. 冬天的古诗配画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3 22:26:15
本页面最近被 40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2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