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红领巾真好》教案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同学维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懂得我们要维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同学观赏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身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身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同学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同学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示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示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身读懂第2、3节。
6.同学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示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获害虫,维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获害虫、维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获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平安、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拓展阅读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
【说明:创设学生喜爱的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
狗
猴
长跑
5只
6只
8只
狗
兔
猴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2只
6只
5只
8只
13只
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
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
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
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项目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
【说明: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具体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方法的过程中来。】
2. 再次统计,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
要求:请小朋友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反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
狗
兔
猴
长跑
5只
2只
6只
13只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8只
13只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问:观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第二张表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统计的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
师生共同修改第二张表格。
3. 观察统计表。
提问:通过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明: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而是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探索并完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实际作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既能增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又能从整体上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 拓展应用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交流。
【说明: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统计活动,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四、 全课总结(略)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参观数学学校,提出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7/3=2(盘)1(个)
2.提出分17个苹果的问题,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17/3=5(盘)2(个)
3.80个梨,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
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
⑵提问:怎样列算式?
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② 竖式里的6、1怎么得来的?
③ 出示学生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改正。
④ 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行吗?
⑸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
数学学校布置教室: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⑴怎样列式?
⑵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⑶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⑴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先找到每题中的商和余数,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把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吗?
⑵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如果余数大,就还可以再分。
⑶在一道除数算式中,如果除数是4,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4,除数可能是几?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走进数学学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每组做两题。
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
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参观数学学校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学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每个小朋友分6个。够不够?为什么?还差几个?50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2个*,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张牌,每次最多拿3张,最少拿1张。谁拿到最后一张为输。
让学生回去思考这是为什么?
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21 古诗二首 ——梅花 教案
;
1.指导学生学习7个生字,正确书写“户、独、暗、数、夜、窗”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内容分析: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寒冬季节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
教学重点:认识8个汉字,会写“户、独、暗、数、夜、窗”6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些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
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几枝红梅迎雪绽放。这美妙、飘香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让我们与诗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它的品性!
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墙:qiáng数shù凌:líng雪:xuě为:wéi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墙角数枝梅:数枝,许多枝。 凌寒独自开:凌寒,冒着严寒。 遥知不是雪:遥,从很远的地方看。
为有暗香来:为,因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吧!出示生字卡片,进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梅:形声字,左形右声。
暗、独:采用旧字加部首的办法记忆。 遥:和形近、同音字\摇\进行区分记忆。 寒:和形近字“赛”进行区分记忆。
凌:采用编写谜语或顺口溜的办法记忆。凌:两点水做准备,土八折文排好队。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舒展,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 四、引导背诵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
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
第二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一猜:我是水,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变成极小极小的点,连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风一来,我就会变成小花朵落下来。你们猜,我变成了什么? 2.板书课题:夜雪
3.根据诗题猜猜这首诗写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试读古诗引导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带种疑问,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衾:qīn枕:zhěn讶:yà复:fù折:zhé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5.播放雪景课件,师配乐范读。 6.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已讶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头。讶,惊讶。 复见窗户明:复,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时闻折竹声:时,时常。闻,听见。折竹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7.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
我睡着睡着,感到很惊讶,怎么被子和枕头越来越冷?这时候,我又看到窗
户外面的雪特别明亮。夜己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时常还能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9同桌互相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三、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讶:形声字,左形右声。
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
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杂。 3.指导书写。
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
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是“斤”,不是“斥”。 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 四、想想画画
把你喜欢的梅花或雪景画下来。同桌互相讲解、欣赏。
4、鲁科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Unit1 Teachers’Day
功能:谈论人物外貌及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并认读句子“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She was young。”“Her hair was short.”“Where they active in class?”“Yes,they were.”能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与谈论人物以前的外貌及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现在的外貌及性格特征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人物以前的外貌及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现在的外貌及性格特征做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认读、规范书写单词:card,who,kind,his,little,thin,interesting,pupil,but;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September,strict,was,then,where,ago,active,smart,naughty,并能结合句型灵活运用。
2.能听懂、会说、认读句型;“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She’s young.”“She has long hair.”“She was young.”“Her hair was short.”“Were they active in class”“Yes,they were.”能运用所学语言谈论及描述人物现在与过去的外貌及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字母x,y,z在单词中懂得发音规律。 4.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爱戴老师的品质。 【教学程序建议】
Lesson1 She’s very kind
一、 热身(Warm-up)
1.教师与学生交流问好,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2.教师出事一些卡片,比如教师节卡片、圣诞节卡片、新年卡片等等,向学生提问“What are they?”出示单词卡片card并教授,然后引导学生说出cards,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 呈现(Presentation)
1.运用教学挂图或教学光盘呈现Listen and say的第一幅图片,教师介绍:Danny和Jenny正在教室里,并就图提问:“What’s Danny doing?”学生看图回答:“Danny is maring cards.”随后老师提问Danny为什么要制作贺卡,引导学生快速读第一段文字,找出Danny的话“This one is for my favourite teacher.”“Tomorrow is September 10.It’s Teachers’Day.”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教授September。
2.教师提问:“Who’s Danny’s favourite teacher?”然后播放listen and say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回答“She’s Miss Zhang.”
3.教师再次播放Listen and say部分的光盘或录音,提出问题:“What’s she like?”引导学生回答:“She’s young.She has long hair.And she’s kind.”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教授young和kind。
4.教师提问:“Is Miss Zhang strit?”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或是观看光盘得出答案:“Yes,she is。”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教授strict。
5.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跟读,注意学生的语音音调。
三、练习(Practice)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并戴头饰上台表演展示。
2.请学生看教材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请学生上台展示。
3.完成配套练习。
四、运用(production)
完成Let’s do部分,调查、交流组内同学最喜欢的教师的外貌及性格特征。可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教师,然后交流。
五、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 1.听录音,模仿跟读。
2.与朋友讨论最喜欢的教师。
Lesson 2 He was young then
一、热身(Warm-up)
1.教师就上一课内容进行提问:“Who’s Danny’s favourite teacher? What’s she like?”
2.教师与学生交流:“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What’s she/he like?”复习巩固上一课的语言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isten and say 部分的挂图,引导学生说出“It’s September 10. It’s Teachers’ Day.”
2.教师提出问题:“What’s Miss Zhang doing?”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结合课文找出答案:“She’s making a card for her teacher, Mr Wang.”
3.教师出示挂图上Miss Zhang 小时候与Mr Wang 的合影,提问“What was Mr Wang like then?”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young, strong。教师进行补充,并板书呈现重点句型“He was young. He was strong. His hair was black.”重点讲解was 是is 的过去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一般过去时的含义。
4.教师指着图片中的小女孩提问:“Who’s this little girl? What
was she like?”学生小组合作找出答案:“She’s Miss Zhang. She was nine then.She was short and thin.”
5.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三、练习(Practice)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课文,并进行展示。
2.请学生看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请学生上台展示,最后请全班分组操练此部分内容。
四、运用(production) 1.完成Let’s do 部分。 活动步骤如下:
(1)学生将自己各个年龄段的照片制成成长册。
(2)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与展示,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然后向全班展示。
2.完成配套练习。
五、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 1.听录音,模仿跟读。
2.课后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册,并向朋友介绍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外貌及性格特征。
Lesson 3 Were they active in class?
(第三课时)
一、热身(Warm-up)
1.教师说出关于人物性格或外貌的形容词,全班学生一边重复教师说的词,一边做动作,如:tall, thin, strong, young, old, kind, strict,复习前两课所学内容。
2.运用所学句型自由交流,两人一组进行问答“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 “What was he/she like?”复习所学语言,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isten and say部分的教学挂图,指着图中的高中生问:”Who are they?”然后播放录音或光盘,引导学生回答:“They were Mr Wang’s pupils.”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并讲授新词pupil。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挂图中这些学生现在和小时候的样子,说出:“They’re very tall.but they were short then.”教授板书,将were和then标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体会、理解were和then的含义。
3.教师提出并板书“Were they active in class?”单词were标红,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启发学生找出答案:“Yes,they were.And they were smart.”教师出示单词卡片active,smart进行教授。
4.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另一个含有“were”的句子“Were they naughty?”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跟读并回答:“Yes,sometimes.”
5.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或教学光盘,学生模仿跟读。 三、练习(Practice)
1.请学生分组演练课文对话,然后戴头饰上台表演演示。
2.请学生看教材Let’s talk部分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或光盘,学生模仿跟读后上台展示,最后两人一组操练此部分内容。
四.运用(production) 1.做游戏:Guessing game.教师提前搜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对图片进行遮盖,只留下关键词:Animal,并随着学生的提问不断露出动物。学生可以提问:“Were they tall?”“Were they big?”“Were they naughty?”教师回答,最后教师问:“What are they?”学生猜:“They are…”
2.完成配套练习。
五.句子书写(Let’s write)
这一部分给出的单词small,young,short,thin,都是描述人物外貌的形容词,此处要求学生仿照例句,根据图片和句子的需要,将所需单词填入相应位置,书写应正确、规范。 答案:He was thin ten years ago.He’s strong now. It was small two years ago. It’s big now.
They were young thirty years ago.They’re old now.
六、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 1.听录音,模仿跟读。
2.以小组为单位,从报刊或网络上搜集一些人物过去与现在的图片进行对比,就外貌或性格进行提问或描述。
Lesson 4 Again,please!
(第四课时)
一、 热身(Warm-up)
1.教师快速呈现本单元的单词卡片,学生快速读出单词,复习本单元知识。
2.教师与学生回答,如:
T: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S:She’s…
同学根据描述来猜这名同学最喜欢的教师是谁。 二、 练习(Practice)
1.完成Let’s listen部分的内容。
听力原文及答案:
(1)Boy:My favourite teacher has short hair.She’s strict. (2)Boy:My favourite teacher is young and strong
(3)Boy:I like my science teacher.He’s not very tall.He’s kind and smart.
(4)Boy:She’s my facourite teacher.she’s beautiful and kind.she has long hair.
2.完成Talk about the above picture部分。
教师祖师学生观察听力部分四位老师的外貌特征,并进行描述。
3.学习Listen and repeat部分。
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找出每组单词中红色字母的发音规律。然后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模仿跟读,找出其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并朗读。 三、运用(production)
1.完成Listen and repeat部分。
此版块的功能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拓展知识,使学生感知词汇、语句的使用,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知识,改善学生的语感,增加中外文化常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阅读短文之后自主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也可以根据短文内容口头提问,能够答对问题即可。
(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以李明的日记形式呈现的语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提示学生可参考“notes”来理解文章。
(2)教师检查题目完成情况,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
(3)教师播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请学生模仿跟读。 答案:(1)对(2)错(3)对(4)对 2.完成Fun time部分。
先请学生自己阅读谜语,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答案:(1)Because they’re the grandfather,the father and the son. (2)pen
3.完成配套练习。
四.课外活动(After-school Activities)
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描述朋友或家人过去或现在的外貌及性格特征。
【参考资料】
(一)文化背景知识
国外的教师节是哪一天?
阿尔巴尼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3月7日,教师节放假一天。
............................................ (I will invite 3 groups to read it .) STEP3-Practice T:oK!Everybody is great!look at the blackboard ,can you say it ? now,2 in a group .talk about it.oK? Star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T:oK!Who can ?oK, You two please! S1: S2: T:oH!Very good! Thank you! (I will invite 4-5 groups to do it ) Step4-consolidation. T:now,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 and draw a picture,and then say it .oK!START! (Students draw it and talk about it.) T: WHo can say about your pictueres ? oK ,boy please. S1:..... (I will invite 4students to do it.) Step5- Summary T:Today, we learned how to say about our fellings .can you say it? now,let us say it together. Step6-Assignment T:I hope you can say it to your parents and our homework is to listen to the tape. Understand? S:Yes. T:oK! class is over! Goodbye class! S: Goodbye MISS Wang! (THE class is over .) 板书设计: UnIT 2 Lesson 3 You look worried. You look worried. Whatˊs the matter ? I can′t find my book/cap. He is happy/excited/worried.
UnIT 2 Feelings
LESSon 4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look, excited, sky, angry, lost, sad. late, glad, worried, with, wasn’t(was not),poor, matter, find, worry, saw(see的过去式。)yesterday。掌握单词及读音。能准确理解并熟练地运用句型:He"s excited/happy/sad/angry/.“What" he doing ?\doing.......\he happy ?””Yes, he was./no, he wasn’t” ”You look worried.”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及互动,学会描述他人的及自己的喜怒哀乐。 情感目标:
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学会关心他人。并在生活中学会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1、听说、认读单词:look, excited, sky, angry, lost, sad. late,glad, worried, with, wasn’t(was not),poor, matter, find, worry, saw(see的过去式。)yesterday。.
2、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运用句型:He"s excited/happy/sad/angry/.“What" he doing ?\doing.......\he happy ?””Yes, he was./no, he wasn’t””You look worried.” 教学难点:
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新知识询问并描述他人的感受。 教学方法:实物激趣法、任务型教学 教具:录音机,单词卡片,磁带,挂图。 教学过程: Waming up:
T: How are you feeling? I’m happy. Because I have English with you .
Are you happy?
设计意图:热身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T: We have a new friend. Who is he? Mr Feeling. T: Today he is going to help ue to review U2.
设计意图:介绍Mr Feeling,运用卡通人物贯穿整节课,引导复习活动,呈现知识点小贴士,增加趣味性。 Review the text.
1、T:We have many feelings. They are interesting. We can’t touch them. But your body can show them. can you say and act? 设计意图:快速出示脸部表情,引导学生抢答单词并用体态活动表演。在趣味活动中复习单词。
T:can you say more words about feeling?
设计意图:反馈学生搜集新单词情况,给学有余力学生提供平台当小老师。
2、T:Sometimes the colours can represent the feelings.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猜测颜色可以表示的情绪,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feeling.让学生板书单词。为复习第一课的故事做铺垫。 T:can you act the story and ask some Qs?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表演对话,反馈课前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且让学生在小组里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T: Q:Who is worried about Danny?What does he say?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进一步挖掘LiMing\\Jenny\\Wanghong对Danny说的话中所体现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3、T:Mum was worried about WangHong.So she is asking her some Qs. can you make a dailoge?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复习第二篇课文,根据图片提示和课文内容编排对话,学生设想自己是Mum,体验Wanghon晚回家的那种担心的情绪,进行小组活动编演对话,发散思维,最后通过Mr Feeling的提示Don’t be late.渗透情感. 通过板书梳理Was/Were…?
4、T:our feelings can change from time to time. WangHong was worried,now she is happy? What’s the matter?
设计意图:通过Mr feeling引导学生了解感情是随时变化的。运用课本图片WangHong表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复述第三个故事,强化was-is。并引导学生自读Fun time的小故事,并且引导学生在小组里根据提示讲故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5、T:We reviewed the 3 stories of this Unit. 设计意图:梳理板书,提炼语言框架。 Do the exercises.
1. Listen and match.
设计意图:连线,回答问题,训练学生的听力。 2. Read and writ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句子,写出关于feeling的单词,训练学生书写,单词过关。 3、T:Different things can give us the same feeling. Think it ove. What can make you feel happy/worried?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头脑风暴说出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 4、Game
设计意图:采用新课标提供的案例,学生抽单词描述自己的情感并说明原因,小组成员提问交流,学生真实谈论自己的feeling,进行语言实践,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表达。 Talk about feelings deeply:
1. T:If som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your garden, how do you feel? T:on the same thing,we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真实想法。同时让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件事人们会有不同的感觉。
2、T:Read the story Mr Black’s garden. Then answer the Qs. T:Is Mr Black happy?
Find out the words about feelings.
Mr Black is sad. What’s the matter? Spring-winnter Mr Black’s garden is beautiful again. Why?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T:Share your happiness,share your love, you will be happier.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小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大意,体会故事中的表达的分享快乐道理。 Sum up:
1、 T: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本课从不同方面理解feeling。加深学生对feeling的理解:用体态表达感情、颜色和感情、感情会随时变化、同一件事可以有不用的感情、不同的事情会给我们相同的感觉。 运用板书梳理知识点。
Homework: Tell the story Mr Black’s Garden to your friends.
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qlj.top/articles/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