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暮雪的散文
时常在一个似曾相识的梦中醒来,又时常于身临其境的镜像里入梦。或梦或醒、懵懵懂懂,十几年的光阴就这样昙花一现地悄然逝去。
梦里的我还是我,日暮下漫步扬子江畔,欣赏飘飘洒洒、轻舞飞扬的雪,军装单薄却能迎着寒风挺起胸膛;许是天冷的缘故,渔船都已搁浅,让鱼和水的故事得以继续;大片的橘子树依旧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的绿意丝毫读不出萧瑟的感觉;炊烟四起,邻人从远处牧牛归来,水牛弯弯的犄角让人联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沁园春.雪》。所不同的是,北国的雪辽阔、厚重,而南国的雪则多了些浪漫和脱俗的灵动;雪如同拷贝纸呈半透明状将地面覆盖,又似少女**的肌肤,彰显青春的魅力。
南国的雪如在轻柔的古筝曲子里翩翩起舞,虽不华丽,但沁人心脾;南国的雪如诗,乖巧细腻的文字吟唱出**客温润的情怀;南国的雪是一副爱不释手的画卷,它把你带进七个小矮人的童话世界里,将爱情还原到晶莹通透的初始状态;南国的雪又像一纸没有被世俗所沾染的情书,不需要表白便可相拥入眠;南国的雪……
小小哨所禁锢着自由飞翔的渴望、放纵了年少无知的遐想,被点燃的缕缕乡愁随风渐渐飘向远方。因为生活枯燥乏味,开始憧憬未来的精彩,于是,那个飘雪的黄昏就给我埋下梦的种子,从此身处现实和虚拟的边缘游离彷徨。喜欢雪,喜欢有关于雪的一切,尤其是在烟雨朦胧的江南,若是赶巧,或许几年都见不得雪的样子。执勤站岗时,对着近在咫尺的江面凭空远眺,看云水深处船行如梭,自顾陶醉于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偶尔也会觉得美中不足,祈盼两年时间能有缘亲见到江南的雪。大概是缘份所至,我终于如愿以偿,只是那一刻我已经分不出是在梦里、还是从梦里回到了现实。
时过境迁,在无数次优美的月色中洗尽铅华,蓦然回首人生之路已走出好长一段距离。那年初春南下访友,异域风情再收眼底,却唯独没有寻到雪的踪迹,不免颇为遗憾,由此多年前的日暮就成了心中的永恒。从军是出于父亲的私心,他老人家的决定让我别无选择,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也当过兵。投笔从戎的经历让自己引以为豪,而当初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许久都怨恨父亲,现在想想,真是枉费了他的苦心。
难以言表的情愫萦绕心头,警营生涯的怀念、兄弟朋友的想念、梦里风景的纪念,皆归根于对雪的期待和喜欢,情到浓时直教人如饮甘醇痴醉癫狂、不能自已。身姿绰约处子香,梨花素颜映斜阳。柔若无骨软如水,伊儿独韵盼君郎——这就是我对梦中风景的定格。
拓展阅读
1、夜阑听雪散文
干旱了一冬,姗姗来迟的一场春雪终于下起来了,飘飘洒洒,飞飞扬扬,迎着街边阑珊的灯火尽情地飞舞。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在空中盘旋,一会儿迎着车灯,一会儿跳上树梢,一会儿扑上水面,一会儿围着人绕。今宵是飘的福气吧,在这异地他乡,在这古老古朴、古色古香的扬城与雪共舞,听雪低吟,这也许就是常说的缘分吧。
飘喜欢听风,喜欢听雨,更喜欢听雪,那轻轻的、柔柔的沙沙声犹如天籁。一曲旋律从天边飘来,悠悠扬扬,哼哼唧唧,远闻耳目一新,近听温暖怡人。有人说雪寒如冰,冻人刺骨,在飘眼里,雪就是天使,她洁净、灵动、温情、飘逸。雪花迎面飘来,象母亲的**,在你脸上飞来飞去,一缕温存沿着脸颊的肌肤已沁入你的心扉。寒夜似乎退去好远好远,剩下的只有温馨和宁静。飘的身影、呼吸和灵魂就静静地融合在沙沙的雪夜里。
雪净化了纷乱的城市,也净化了飘混沌的思绪。灵魂终于自由了,追着雪花在空中疾行,寻找那遗失的悠悠红尘······看万世沧桑,听轻风浅唱,有多少风花雪月散落海角天涯,有多少真情实意放飞天外云霄,留下的只有丝丝沉思,点点感悟。多想取一只长长的船桨啊,将记忆的洪流荡起,再一次让人生的扁舟去感受那哭过、笑过的悲喜。然而时光无情,春绿秋黄,愈行愈远。只有那梦的拐角仍然描画着幼稚而单纯的箭头,伫立着多情而浪漫的路标,等待流浪的心儿再次光临。
雪越下越大,心越飞越远,那些曾经向往的浪漫,那些曾经眷恋的风景越来越近。飘满怀激情,经过每一处美景都撒下最真情的微笑。这景色真美,没有灰色与阴暗,只有明媚与灿烂。山高水清,风轻云淡,美丽的伊人在水一方!在沙滩海浪里尽情狂奔,体会跌倒爬起的勇敢坚强;在椰林晨曦里放吼歌唱,享受紧张放松后的淋漓恬畅。打开记忆的行囊吧,拾起这些来源于自己的感动,让她陪伴你流浪的孤单。
雪夜听雪,风睡了、雨睡了、月睡了、星睡了,一切归于寂静,唯有心潮水涨,浪花蹒跚。人生如梦,梦生梦灭,一场接着一场。梦虽空幽,脚步一样真实踏过了岁月沧桑。每一段里程都留下了真实而清晰的记忆,有酸甜苦辣、有欢喜悲伤、有缘聚缘散、有儿女情长。经历是短暂的,记忆却是漫长的。但愿今夜雪花敲开的不是梦的忧伤······
2、《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3、国风·周南·桃夭原文注释翻译与简评赏析
《国风·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朱熹《诗集传》云:“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可见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 魅力恰恰就在这里。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4、关于迟暮之春的散文诗
-------------星宇翔蓝
半缘花蕊醉碟蛱,一抹霞红易鱼虾。
浮云南北景贯雅,淳水东西尽君家。
农色
-------------星宇翔蓝
草末鲁地***,杨柳垂影见平田。
似闻风中锄镰味,三两躬身在麦前。
夕阳游
---------------星宇翔蓝
鸥喜归巢噪西东,金碧山川霞添红。
十里清风迎景荣,游车横卧金乌中。
夜入藏书阁
----------------星宇翔蓝
北斗清宵行砚方,史案墨笔夜犹长。
兰烛点路阁入卷,殿冠盘龙有桂香。
书庭远光
---------------星宇翔蓝
俊生羽翼不随凤,作鹰击涛待化鲲。
文香语新鸦雀醉,金帛不少琉璃樽。
游玩归途闻香小记
-----------------星宇翔蓝
春来无处不闲行,景润山水观有情。
迟归不觉天渐苍,夜来风惹桂枝香。
过客
--------------星宇翔蓝
丝雨烟树晚低迷,牙檐参差钟鼓齐。
琵琶惨音倦客零,羹脯入腹途东西。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