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以“听”“说”能力的发展为纽带,构建了螺旋上升的口语交际体系。《我说你做》是部编本教材第一次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分四大部分:
一是导语。“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两句短语。一句发出邀请,一句告知游戏规则,简洁明了。
二是情境图。图片中,左边的女孩发布指令:“请你抬起一条腿。”指令只有一个动作要求。五个孩子成各种姿态抬一条腿,离小女孩最远的一个男孩仍双腿站立。
三是游戏延伸提示。学习小伙伴发指令:“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这个指令里有三个动作要求,需要学生认真听,把信息听全面,才能做对动作。
四是交际提示。“注意听别人说话。”“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指出了本次口语交际“听”和“说”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听”要注意听,别人发指令时,不能私下讲话,不做其他动作,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说”要大声说,声音响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明白指令要求。口语交际是要“知行合一”的,“规则”是“知”,“听说”是“行”。小学生知道要这样做,并不等于他们能这样做,这是需要反复练习和纠正的。如发指令的学生声音不够响,就要练习“大声说”;听到指令没有做对的学生,就需要他们再听一遍指令,把动作做正确。
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游戏形式活泼有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本课交际要求,体验要求的重要性,获得交际的能力。
本课口语交际放在第一单元,是为了发展儿童的人学适应性。初入学的儿童,倾听习惯没有养成,倾听能力比较欠缺。在陌生的环境里,不少孩子容易紧张,发言声音比较轻。本课教学,也有助于初入学儿童建立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听别人发指令,不私下讲话,不做其他动作,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
2.能大声说话,声音响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明白指令要求。
3.初步感受到“认真听、大声说”是良好的听说习惯,愿意在生活、学习中的合适场合里努力实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游戏激趣,理解题意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师生做游戏:教师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边做摸头、拍肩、扭腰等动作,学生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跟着做摸头、拍肩、扭腰等动作。
(2)归纳游戏特点:看到教师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图片:看。
2.揭题,理解“我说你做”的意思。
(1)引出课题。
今天要学习玩一个新的游戏。这个游戏主要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嘴巴说,靠耳朵听。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我说你做”。
提示:根据讲述,板贴嘴巴图片:说、听。
(2)理解“我”:这个“我”,可以是全班每一个小朋友,还可以是老师。
(3)理解“我说你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板块二试玩游戏,了解要求
1.试玩游戏,感知规则。
(1)教师发布一条所有学生都能做对的指令,如“请你摸摸小鼻子”。教师随机采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能做对动作,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要注意听别人说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听”的图标后面板贴:注意听别人说话。
提示:师生互换角色多玩几次,引导学生感知“注意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2)教师放低关键词语的声音再发布一条指令。如发布“请你拉拉两耳朵”,把“两”字的声音放低。学生有的拉一只耳朵,有的拉两只耳朵。
提示:先请做的不一样的两个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拉一只耳朵或拉两只耳朵,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一听的人要注意听,说的人也要大声说。在“说”的图标后面贴: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提示:师生互换角色多玩几次,引导学生感知“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的重要性。
2.游戏小结:游戏要做得对,不但听的人要注意听,听清楚,还要说的人大声说,说清楚。
板块三观察图画,明晰要求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小女孩发布了什么指令。
2.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根据她发布的指令说说:谁做对了,谁做错了。
3.说说做错的小朋友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相机再次明晰两条口语交际要求。
可能原因一:小男孩离发布指令的小姑娘最远,小姑娘发布指令的声音太轻,所以小男孩可能没有听清楚。
可能原因二:小男孩没有集中注意听。
4.强调游戏规则:注意听,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板块四开始游戏,体验乐趣
1.尝试游戏第一关:“我”说一条指令,“你”做动作。
提示:可以教师发布指令,如“请你站起来”,也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
2.提高难度第二关:“我”说两条指令,“你”做对应的动作。
提示:教师连续发布两条指令,如“请你站起来,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也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
3.终极过关第三关:“我”说三条指令,“你”做相应的动作。
提示:教师发指令,如“请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教师再发指令:“请把铅笔从文具盒里拿出来,把书打开,然后坐端正。”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如班级学生表现出色,也可让学生来发布指令。
板块五变换花样,享受快乐
1.活动设计一:“司令说”。
(1)宣布游戏规则:选一人做司令,其他人做士兵。司令在发布命令前有“司令说”三字,士兵就按命令做动作;如果没有“司令说”,士兵则拒绝做动作。
(2)师生一对一示范。
(3)教师做司令,全班游戏。
(4)每组一个男生,淘汰制做游戏。
(5)每组一个女生,淘汰制做游戏。
提示:各游戏环节均要相机结合说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点评。
2.活动设计二:按组发指令。
(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教师给每个组发不同的指令。如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教师可以发指令:第一组同学请起立,第二大组同学请趴下,第三大组同学请蹲下。
(2)三组同学必须等教师发完所有指令才能做动作,不能听到自己组的指令后就做动作。
提示: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交流感想。
3.活动设计三:看动作发指令。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指令,其余成员背对教师;
(2)发令员观察教师做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并根据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描述,发出指令。
(3)其余小组成员根据指令做动作。
(4)小组内成员演示动作与教师所做动作一致且人数多者获胜。
提示: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交流感想。
4.课堂小结,总结交际小窍门。
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说的人,大声说;听的人,注意听。这样动作才能做得又快又对。
提示:鼓励学生下课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再玩玩这个有趣的游戏,也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拓展阅读
1、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案例
口语交际 说话有要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1.说话要有针对性,正确面对对方观点
2.说话要有吸引力,吸引对方注意力
3.说话要善于打动别人,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的表达艺术
一、导入新课
1 “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一句三伏寒”。在别人伤心流泪时,你温馨的话语就像一杯热茶,一滴甘泉,一缕阳光,给对方带来一丝慰藉。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你的好朋友小华(丽)没考好,不想回家。你是他(她)的好朋友,想到你家过夜,你该怎样说?
学生发言
2 俗话说得好:“会说的教人笑,不会说的教人跳”。为什么“会说的教人笑”,几位同学是怎样让小华(丽)从悲伤中走出,“笑”对失败呢?
学生发言
3 假设同桌就是小华(丽),把你的话说给对方,看看能说动对方吗?
学生活动
4 请大家打开书150页,我们今天来学习口语交际——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二、研析材料。
阅读这页的材料:
1.*是如何针对青年军官的提问,进行有吸引力的回答,从而打动在场的听众。
2.用心体会,*用了什么技巧?
3.分析交流:
①青年军官:“为什么不杀蒋先生?”
*:“要杀,这又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
(先退一步说,与当时的气氛相适应,不会引起反感)
“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还是不杀好?”
(以商量的口气,引起听者思考)
“杀了一个蒋先生,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和日本人勾结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
“如果不杀呢,现在蒋在我们手中,就可以逼将抗日。”
(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看法)
②一位青年官提出“**和蒋先生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
*举例分析:“徐海东一家36口人被蒋先生杀了35口人,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先生。”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4.*采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①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②先退后进,变实为攻
③因势利导,激发共鸣
三、能力拓展
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口才出众的人。“齐之习辞者也,”晏子用他外交才能的捍卫齐国尊严!战国的纵横家苏秦则书写历史的风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小故事。
(投影)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ó,国名),宫之奇之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灭虞,灭之;执虞公。
思考:
1 你能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讲出来吗?
2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一个成语,你知道吗?
3 这个成语寓意你知道吗?
4 那么宫之奇以“唇亡齿寒”为喻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可见,用比喻也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证明自己观点,这也是口语交际有吸引力的体现。
附译文: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贫念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军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样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相互依存。”
虞公不听宫之奇劝阻,答应晋使。
宫之奇带全族人逃离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
冬天,晋灭掉虢国。回师在虞国驻扎,乘机发动进攻,灭掉虞国,捉住了虞公。
四、实战考场
(投影)学校组织大家捐款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班级学生的热情不高,老师让你发动一下。 1 学生思考,交流
2 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还愿意捐款吗?
3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看你被对方感动了或感动对方了吗?
五、作业布置
1.假如你自荐当班长,请准备5分钟发言,当众发表自荐演说。说完后,介绍一下自己的发言是怎样力求打动人的。
方法指导:
①开篇要新颖别致。(新颖、吸引人)
②自我介绍有针对性。(介绍自己的一般情况,重在说明愿意为大家用服务,具有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宣传能力)
③态度要真诚(在展示时,态度要真诚,还要适当点到自己的缺点)
④语言简洁有力
⑤内心要充满自信。
(可以放班会课上进行)
2.在讨论“中学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06连云港)
反馈一:我赞成中学生课外阅读。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不应只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阅读课外书不仅有助于学习的提高,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高尔基曾经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也曾说过“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治愚。”所以中学生应当多读书。
反馈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应当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开阔我们的视野。当然,我们对书是有选择的,我们应选择那些陶冶情操的好书,而摒弃那些低级趣味的书。书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多读一些课外书。
六、课堂小结
口语交际 能力很重要,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接人待物,大到国家大事方面的意见分歧或者县长、市长、省长的竞选等,都需要说话的技巧,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感情打动人。
2、别说我小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
2、鼓励幼儿用儿歌表达自己的成长。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穿衣、洗脚、擦桌、扫地、给花浇水的图片
重点难点:
结合图片说儿歌,感受成长的快乐。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讨论,你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他们说你小,你承认吗?你能够做什么?
2、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是什么?你能够做到吗?让幼儿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小了。
3、老师将图片和儿歌结合在一起,把儿歌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儿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5、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说儿歌。
6、鼓励幼儿回家将儿歌说给家人听,激发幼儿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做更多的`事情。
教学反思:
1. 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 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3、别说我小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知道自己会做那些事。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都长大了,便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的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幼儿跟老师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4、让幼儿朗诵儿歌。
5、让幼儿把自己的事情编到儿歌里。
四、结束活动:教师讲评上课情况,结束本节课。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3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