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ppt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37:18

孟母三迁的故事ppt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 “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守坟,就把家搬到坟墓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挖土,埋“*”和办丧事。孟母看到了就摇摇头,心想: “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了。”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吵吵嚷嚷地叫着买卖东西,孟子觉得很有趣,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讨价还价。孟母看到了,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于是,又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这样,孟子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然后跟母亲说:孟母听到了很高兴,心里想:“这里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孟子去读书了,可时间长了又厌烦了,他开始逃学了。有一次,孟子逃学跑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孟子这么早就回来,知道儿子是逃学回来的,就很生气地用剪刀把他所织的布剪断了。然后命令孟子跪下,严肃地跟他说:“学习就像织布,织布要一针一针地织,学习要一天一天地学。月月学,年年学,日积月累,才会学业有成。你这样半路逃学,就像我中途断织一样,不仅会前功尽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孟子开始只是吃惊,并不理解母亲的用意,听到这一席话,豁然开朗,再也不逃学了。

从此,孟子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把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学”。孟子的母亲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

拓展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现代版

当下,穿越剧特别流行,咱让孟母也穿越到现代,会如何?

孟母觉得老家山东邹县教育质量不如大城市,先是带孩子到济南求学,结果发现学校还分三六九等,孟子上的原来是民工子弟学校。一怒之下,孟母把目光瞄准了北京,首都的教育质量肯定是最好的,她打听清楚情报,听说最好的学校前几年只要找中间人花几十万就能上,但现在教育部严格规定不让择校后,只能买学区房上学了。用五年时间取得买房资格,咬咬牙,孟母不惜拿出所有积蓄凑了首付,又办理了按揭*,花300万元在北京西城区买了一间10平米的房子。这下能上名校了吧?结果带孟子到学校去报名才知道,还是不符合条件:房子过户不仅要够5年,还得有北京户口,缺一不可。孟母气得差点吐血。最后听从高人的建议,将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享受了良好的教育。另外,孟母买学区房也没赔钱,这不,许多人追着要加价买她的学区房呢。

孟母三迁的现代版,无论如何演绎,都会带上悲情色彩。如今,各个家庭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最多也只有两个,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成了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我刚到北京时居住的丰台区西南三环某小区,关系很好的10多个邻居如今已经有过半为了孩子上学问题搬家。那个小区附近的北京小学分校还行,但是据说初中对口学校教育质量不怎么样。为了孩子上学,大家不得不“以房择校”。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令很多人焦虑的广告词。许多人第一次买房时,从没考虑过学区等问题,但到有了孩子,上学问题不得不迫使人考虑学区房,选择换房。这也是学区房越来越热的原因。

尽管为了孩子是否需要买学区房仍存在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孩子*学区房却是不争的事实。换套房子,孩子上学问题一劳永逸,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的还上不了好学校,多好!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毕胜男和罗素为了*学区房而降低生活质量,其实也提醒了我们:孩子上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影响了家庭的生活品质,最终得不偿失。我们此次做了一个关于学区房的调查,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了孩子上学买学区房而降低生活质量。这样的结果说明,多数人在买学区房的问题上是理性的。

其实,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就好。任何事情都一样,过犹不及。

拓展阅读

1、风流人物──男人轲作文1500字初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读《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苏洵),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千弟子,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嗟叹: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子》中记载,一次,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子说话,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2、成长中的年级作文550字

我的生活就像一部电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并且时常在我脑海放映,每当我想起,我都会……

记得有一次,爸爸给我买了一辆遥控汽车。一买回来,我就打了个电话叫同学来家里玩。几分钟后,同学到了,我俩就玩起来。玩得正开心时,只听“劈哩啪啦”一声,把我爸爸最喜欢花瓶打碎了。顿时,我俩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下可好,我犯下了滔天大罪,就是如来佛祖来了也保不了我了。这时,有个脚步声从房间里传了出来,原来是爸爸出来了。他看到眼前的景象,说:“这是怎么回。”过了好半天,我吞吞吐吐的从嘴里吐出几个字:“是…是…是我不小心弄的。”爸爸的表情似一颗快要爆炸的核弹,说:“有你们这么玩的吗?”同学见此景象也忙补了一句:“叔叔,不要那么生气嘛!俗话说得好:碎碎(岁岁)平安不是吗?”于是爸爸说:“你下去玩吧!”我知道,爸爸只是表面上消了气,实际上是一肚子的火。他只是不想让同学看到他收拾我。

同学回家了,刚好是差不多吃饭的时间,我回去的时候比平常稍微晚些。于是爸爸气又上来了,大发雷霆,说:“怎么这么晚回?”“别人都知道早点回去,你呢?……”于是又借我晚回去的借口和花瓶的一起收拾了我一顿。

成长就是这样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小时候不懂,做毛毛草草的,只有长大才会懂,但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3、年级寓言大全精选小学年级寓言

有一个人,漫不经心地将一盆水倒在地上,水很快向四周漫溢开去。地上有一棵小草被水冲起,浮在水面上犹如一叶小舟。小草上面正好有一只小蚂蚁,它看到四面漫溢的水,不知道这水面到底有多阔,水底究竟有多深。蚂蚁伏在草叶上吓得惊慌失措,天啦,自己该从哪里逃生,这大水哪里有岸呢?完了,这下我全完了,蚂蚁绝望了。

还没等蚂蚁想清楚这一切,水已流完、干枯了,草倒伏在地上,蚂蚁已看不到水了,只剩下一片还有些潮湿的地面。蚂蚁连忙牵动着它那细小如丝的腿,急速地爬出“小舟”,于是,它很快就见到了它的那一群同伴。一见到同伴们,这只蚂蚁忽然伤心起来,好像它经历了一场天大的劫难似的,它泪流满面地向朋友们哭诉了它的经历。它泣不成声地对朋友说:“我的朋友们呀,你们差一点就见不着我了。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我差一点被那险恶的大水淹*啊!”

“是吗?太可怕了!”众蚂蚁惊恐万分,它们听完那只“幸运”地活着回来的蚂蚁的经历后,都难过万分,一个个擦着眼泪。

小小蚂蚁哪里知道世界之大。你看,它们刚刚遇到一点水的危险,而此刻它们却又爬到了大路边,抬头一看,前面正是足够两驾大车并行的四通八达的道路。而这一切,只不过就发生在低首抬头之间呢。

世界是广阔的,那些眼光短浅、少见多怪的人其实是愚昧可笑的。

点击查看更多孟母三迁的故事ppt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2495.html

热门阅读

  1. 十月一日国庆节祝福语短信汇总
  2. 《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设计方案
  3. 送初三考生的中考祝福语
  4. 元宵节的小学作文
  5. 冰心的诗经典句子摘抄
  6.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7. 致青春的句子经典语录
  8. 《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反思范文
  9.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读后感范文
  10. 《山坡羊·道情》原文翻译参考及赏析
  11. 201立秋问候短信
  12. 一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计划
  13. 201最新的七夕情人节祝福语
  14. 梁实秋作品《下棋》原文及其赏析
  15.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模板
  16. 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17. 温馨的生日祝福52句
  18. 经典的万圣节祝福语
  19. 高中有关古文的日记:弟子规
  20. 大班语言《父与子》教案
  2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思考论文
  22. 《开学第一课》作文550字
  23. 给父母感恩节祝福语
  24. 读书改变人生演讲稿示例
  25. 课文《西门豹》优秀教学反思范文
  26. 嫦娥奔月的教学反思范文
  27. 立春节气的诗句
  28. 守信名言参考
  29. 简单低调秀恩爱的说说
  30. 物业中秋节祝福语汇总
  31. 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32. 描写繁星春水的古诗
  33. 校园篮球赛新闻稿范文
  34. 有关红军长征的小故事
  35. 小学最后一次春游说说
  36. 关于幼儿园大班的月计划范文
  37. 诗经里描写美女的句子
  38. 冬天祝福问候短信大全
  39. 公司周年庆员工祝福语
  40. 201年除夕夜跨年简短的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18 00:28:02
本页面最近被 13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上海,TA在页面停留了 6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