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6

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计算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齐读):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一)

认真看投影出示形体,完成书本第29页的表格。

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3分钟后比一比谁填写正确。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师:看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生认真自学,教师**,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二)后教

(1)指名填空

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同意黑板上同学的举手?

(2)议一议

师:分组交流一下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个别回答。让多名学生发言。

五、自学指导(二)

认真看书第29、30页

1、分别在表格内写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和长方体的体积。

2、再次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

4、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

4分钟后比一比谁填写正确。

六、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生认真自学,教师**,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指名板书

(二)后教

(1)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的答案,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黄色粉笔更正)

(2)指名回答

师:再次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

正方体的长、宽、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

(3)小结

出示公式? 生齐读?

七、检测

1、课本第30页试着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

要求:认真做题,并把字写端正,写大点。

(1)找3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生独立完成,师**,发现错题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2)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黄色粉笔更正)

2、课本第31页第一题(只列式不计算)

要求:认真做题,并把字写端正,写大点。

(1)找3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生独立完成,师**,发现错题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2)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黄色粉笔更正)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及字母表示法。

九、当堂训练

作业:练习七第8、9题。

拓展阅读

1、《形的面

1课时(40分钟)

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习,生已经掌握了形的有关知识,会用数格的形的面,本节课也通过生拼摆1平厘米的小正形来观察与形的宽的关系,进而概括出形的面=×宽。生总结形面公式也比较容易。因此,本节课应让生亲自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推导出形的面公式。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法,培养生的自主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2、通过生亲手操作,激发生的习兴趣热情。

二、过程与

引导生小组合作通过用1平厘米的小正形摆一摆,掌握实验---发现----验证的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经历形面公式的推导,理解并掌握形的面公式。

2、会正确运用形的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让生经历形面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生自主探究,推导出形的面法,并理解形所含的平厘米数正好等于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

(1)课件(2)每人15个边1厘米的卡片、每2人一个5厘米,宽3厘米的形卡片。(3)每4人一张表格。

2、《形的面

一、材分析

形的面”是三年级下册中的习内容,小生从度到习面,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是在生知道了面的含义,初步认识面单位会用面单位直接度量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生探索形的面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首先预测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法。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乘宽就是形的面”的问题,让生理解形面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举例说明其正确性运用价值,最后引导生归纳、总结形面,并通过形面法迁移得到正形面法,为以后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

生先猜猜形的面是怎样的。再分小组活动:用具小正形拼成一个形或正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是多少,宽是多少,面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发现,讨论小结出形面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正形面公式。让生在“猜想、操作、发现、验证、应用”的习过程中经历从形面公式推导到正形面公式的再创造,培养生探索能力创新精神。

1、引导生自主探究发现形、正形面法,经历面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形、正形的面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生的自主习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3、让生通过对数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的'魅力,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重点:引导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正形的面公式。

难点:理解、正形的面公式的推导过程。

用具:1平厘米的正形、尺子、课件等。

围绕形面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习中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生内在的习动机,引发生对数

习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形面公式推导中,让生初步感知形的面、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生的习动机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具操作可以帮助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规律,有利于生探究知识的法,让生在操作中沿着具——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法。形面公式推导中让生利用1平厘米的正形纸片拼成一个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形面与它的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生对面

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生围绕形面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形的面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形面公式。充分利用形面公式,正形是特殊的形,懂得了形的面法,正形的面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形面公式。这样使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习中,发展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习题的,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现面向全班生,因材施的要求。形、正形面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师及时调理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公式,形成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有余力的的,意在因材施,发展智能。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们认识了面单位。什么叫做面?常用的面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概念常用的面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比较大,大多少?(先估)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厘米的面单位进行测

(小结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室面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米的面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中国土地的面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生悟出:用面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师在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生去探索。

用面单位去量的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法可以求出形的面呢?这节课,就来研究形面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形的面与什么有关?与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形摆成不同的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形的面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形所含的平厘米正好等于宽所含厘米数的乘。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形的面公式,并板书: 形的面=×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形面都可以用×宽来?出示简单的图形面。让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形的面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形的面可以怎样呢?生解答。

思考:正形的面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形本身就是特殊的形嘛!只是宽相等的形,我们习惯上把正形的宽叫边,所以正形的面= 边×边 (板书)

三、巩固应用。

1、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习了形正形面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形存在着,这些形的面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法来的,想不想试一试啊?书本封面生卡、黑板的面。先估再同桌合作量一量、。(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猜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形的边,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

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3、《形的面

1、引导生自己去发现形面的公式,使生初步理解形面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

3、交给法,发挥生的主性。初步培养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习了有关面的知识,常用的面单位有哪些?

2、巧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室地面的面大约是多少呢?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单位来测量,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形的面怎样。(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研究

1、师准备三种不同的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3厘米、宽4厘米的形;一个4厘米、宽2厘米的形;一个5厘米、宽3厘米的

(1)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

(2)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宽,相乘即是面。在这个过程中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法。形的面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生思考:求形的面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2、那么同们想一想我们室地面的面怎样呢?(例题)

生独立完成,校对

3、习正形的面。我们知道正形是一个特殊的形,有形的特点,所以正形的面也可以形的。面法相同。

4、出示例题3。生试做,汇报答案。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书的面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一下,再。(生独立完成,汇报。)

2、生独立完成P79页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点击查看更多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计算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qlj.top/articles/457.html

热门阅读

  1. 恋人圣诞祝福语
  2.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3. 《陋室铭》的教案
  4. 朋友之间的生日祝福语
  5. 幼儿园睡前小故事 大班
  6. 业务发展部主任竞职精彩演讲稿范文
  7. 祖国在我心中短诗歌朗诵
  8. 一个二逼青年的一天随笔
  9. 鲁迅短小说《头发的故事》
  10. 2018年新春对联11字
  11. 写新年的作文精选
  12. 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13.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4. 智圣东方朔的故事
  15. 为他人的尴尬解围美文摘抄
  16. 中秋学生手抄报文字资料
  17. 精选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8. 出错的招牌美文
  19.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古诗赏析
  20. 白色婚纱故事
  21.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优秀模板
  22. 传家宝之破碗的伤感故事
  23. 老师开学第一课演讲稿
  24. 2019情人节的祝福语
  25. 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强盗首领之死》
  26. 超市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27. 他说现代美文
  28. 关于长假后上班的说说短语
  29. 201年鸡年祝福语精选
  30. 生日祝福语201
  31. 中国历史上最豪放大气的十首诗词
  32. 分别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33. 《陌殇散句集》的经典语句
  34. 《水在时间之下》读后感
  35.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36.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优秀作文
  37. 银行前台柜员个人竞聘演讲稿
  38. 又是酒酿飘香时美文
  39. 我的生日作文小学
  40. 《三字经》典故:赵普夜读
网页更新时间:2025-10-07 01:54:10
本页面最近被 22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青海,TA在页面停留了 13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