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参考翻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赏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
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
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
之情。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拓展阅读
1、关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
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孟浩然《万山潭作》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孟浩然《田园作》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孟浩然《田园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孟浩然《田园作》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孟浩然《田园作》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孟浩然《南归阻雪》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孟浩然《南归阻雪》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2、李白的《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古诗鉴赏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前言】
《草书歌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赞扬怀素草书艺术的诗歌。诗中李白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刻划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怀素的狂放不羁、激情奔涌、痛快淋漓,在李白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不触动读者的心绪。此诗对后人研究怀素的草书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⑴怀素(725—785,一说737—799):字藏真,本姓钱,出生于零陵。七岁到“书堂寺”为僧,后住东门外的“绿天庵”,自幼爱好书法,刻苦学习
⑵墨池:《法书要录》载:“弘农张芝善草书,改临学书,池水尽墨。”《太平寰宇记》:“墨池,王右军洗砚池也。”《方舆胜览》载:“绍兴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门外有二池,曰墨池、鹅池。”
⑶中山兔:《元和郡县志》载:中山在宣州水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
⑷笺麻:唐代的纸。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银泥画花样来做成笺纸,纸以麻来作为材料,称为麻纸。绢素:丝织品的名称。在丝织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称之为绢,绢中精白的织品被称之为素。
⑸绳床:原称胡床,又称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是东汉时从域外传入中原一带的,《风俗通》中便有“灵帝好胡床”的记载。这种坐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交叉折叠。交椅就是在绳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⑹怳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⑺七郡: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邵阳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说“湖南”。
【翻译】
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草书天下称独步”,李白对怀素的书法评价极高。
此诗由于语言率直,与李白以往的诗风稍有差异,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怀疑和争论。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曾以“‘笺麻素绢排数箱’之句,村气可掬”为由,认定此诗非李白所作。与苏轼同时代的书法家朱长文则认为“此诗本藏真(怀素)自作,驾名太白者”。清人王琦“以一少年上人而故贬王逸少、张伯英以推奖之,大失毁誉之实。至张旭与太白既同酒中八仙之游,而作诗称诩有‘胸藏风云世莫知’之句,忽一旦而訾其‘老死不足数’,太白决不没分别至此。断为伪作,信不疑矣。”其实这些多为推测之语,尚不足断定此诗非李白所作。现代学者郭沫若先生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李白与其他诗人每每有率直之句,这是不成其为理由的”。肯定了李白的诗作。
从这首诗的题材形式比较,此诗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形式写成。李白以诗歌著称于世,作诗近千首。一生最擅长以乐府歌行旧题作诗,而且以乐府旧题写诗成就最高。他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浓厚的民歌气息。具体表现为语言的直率自然。此诗以乐府歌行旧题体裁形式写成,恰巧与李白擅长相符。而诗中的“笺麻素绢排数厢”句,正体现了他率真的一面。对苏轼的“村气可掬”是一个很好的回应。
3、关于李白的诗有哪些
1、早知如此绊入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2、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入。
6、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7、入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8、入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11、今入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入。
1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1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14、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5、浮云游子意,落曰故入情。
16、昭王百骨萦蔓草,何入更扫黄金台?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敷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19、大鹏一曰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2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2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5、弃我去者昨曰之曰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曰之曰多烦忧。
26、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2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百波涨东海。
28、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29、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入。
3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3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8、十步杀一入,千里不留行。
39、九曲黄河万里浪,浪淘风簸自天涯。
40、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41、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42、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百马度春风。
43、长相思,摧心肝。
44、屈平辞赋悬曰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4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6、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47、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48、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49、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0、朝辞百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曰还。
51、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百。
52、黄金百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5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54、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入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