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周小慧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有关《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
(1)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哪儿呢?(显示PPT)
同学们,看看这是哪儿呀?全班齐说!(小小国学图书馆)
(2) “小小国学图书馆”里收录了祖国许多宝贵的书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哦!让我们轻轻地推开国学图书馆的大门,一起进去看一看,图书馆里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显示PPT)
(3)请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点击视频)
听出来了吗?对,他们在诵读《弟子规》呢!《弟子规》可是古时候的孩子上学必读的一本书。(显示PPT)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走进图书馆,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好吗?
(1) “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
(“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 “规”是什么意思?(PPT显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
3. 理解“总叙”
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序言,放在书籍的开篇,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指名读“总叙”部分。(显示PPT)
4. 理解经典原文
① “弟子规”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那“圣人训”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你们知道指谁吗?(指的是孔老夫子,孔子)(显示PPT孔子画像)
② 有谁知道孔子的,给大家介绍介绍。
孔子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将一生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事业。他专心执教,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传说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有72个,很多人为各诸侯国*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读读《弟子规》第12-13页的《孔子立身行道》。
③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这样说:
出示: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让我们一起诵读。
(2) “首孝悌,次谨信。”
① 做人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PPT显示)
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
③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④ 谁合起来说说“首孝悌”的意思?
⑤ 故事明理:
大家一定都喜欢听故事吧!让我们来听一个叫《鹿乳奉亲》的故事。(见《弟子规》第23-24页)
小朋友们,像他这样的行为就是《弟子规》中最基本的一点:孝!
⑥ “次谨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次要谨慎,讲信用,话要想好了再说,说到就要做到。)
⑦ 谁能说个讲信用的小故事?
例如:《曹操割发代首》(见《弟子规》第87-88页)
⑧ 诵读“首孝悌,次谨信。”
(3)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看看书然后告诉大家?
交流:对别人要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来充实自己,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总结: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会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
(4)故事明理:关于“泛爱众,而亲仁”的故事《孔子问人不问马》。(见《弟子规》第89-90页)
关于“有余力,则学文”的故事《驹齿未落》。(见《弟子规》第115页)
(5)指名读,齐读《总叙》。
(6)看相关短剧。再读。
(7)尝试背诵,送励志画卡。
5. 深化理解
下面的这几项你做到了吗?能做到的在括号里打“√”。
(1)我做到了“孝悌”。( )
(2)我做到了“谨信”。( )
(3)我做到了“泛爱众”。( )
(4)我做到了“学文”。( )
6. 联系生活、尝试表演
(1)四人小组表演
四人小组选取“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和“有余力,则学文”其中之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编一个小剧本,再分工合作演一演。(教师相机指导)
(2)分别选取四个小组上台表演,表演之后再评一评、议一议。
7. 拓展延伸
(1)画一画
选取“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和“有余力,则学文”其中之一二,用漫画或简笔画的形式来画一画。课后,同学之间交流交流,看谁画得最棒!画得好的将会展示在黑板报上哦。
(2)说一说
最后,再结合已学知识,组织学生解答“经典拓展”中的问题。
拓展阅读
1、学校冬至包饺子教案
活动目的: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活动时间:
小班9:40开始
中班9:50开始
大班10:00开始
大大班10:10开始
准备阶段: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包饺子阶段:(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五、煮饺子阶段:(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吃饺子阶段:(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结束阶段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2、《弟子规》读后感优秀
这几天,我把《弟子规》这本书看完了。《弟子规》以孝、谨、信、亲仁关爱为主题,讲了许多故事。比如《弟子规》中的总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这个故事讲了晏殊临时改题。我想:晏殊在家里打过了草稿,再考一遍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让皇上换题?后来我想了又想,才解开了这个谜底。
我常常不理解父母的艰辛,还常常埋怨父母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又常常拉着妈妈到超市买零食。我还不爱做家务,懒得连被子也不愿意折,整理个房间也懒得动。妈妈好像是我们家的钟点工,一天从早忙到晚,什么家务事都由她一个人承担:洗衣服、做饭、扫地、拖地、擦桌子……一看到这几个字,头都快要大了。如果这些活都要我一个人干,我想我现在应该在医院的抢救室里面进行抢救吧!我本来以为做妈妈应该很容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家庭里可以呼风唤雨。让自己的女儿好好孝敬自己,你说往东他绝不往西。我想这样的孩子才算好孩子。
孝顺,是服侍母亲的最好方法。
3、学校冬至包饺子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4、《弟子规》读后感优秀
学校读书节给了我一个与弟子桂取得联系的机会。看完后,我不禁佩服李玉秀编撰了这么一本圣书。原来,有学生说,因为玉秀和玉秀发音相同,学校要求我们背诵。事实上,学校选择它是因为它所包含的真理可能是我们一生所需要做的。
弟子守则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父母打电话,不要耽误父母的生命,不要偷懒父母的教导,倾听父母的责任,顺利地接受他们。
我们应该学会孝顺父母。正如古人所说,孝道是第一位的。也许现在的孩子们早就不能像古人说的那样做了;当他们外出时,他们会报告,但他们会面对但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父母做些事情。例如,在家里,当我们的父母打电话给我们时,我们应该一听到就马上回答。不要慢慢地向我们的父母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应该迅速行动,不要因为借口而拖延,或者根本 ** 不把它当回事。当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应该尊重地倾听,而不是随意打断他们。我们应该用心倾听我们的话语。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怪,应该服从他们,承担过错,不能顶撞他们,使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会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善良的心,他可以使许多人受益。〔1002〕〔1000〕古人黄翔九岁时是他的父母文席。沈云英为父亲带去鹿奶守卫道州首府潭子,并将鹿奶献给父母董永。他卖掉了自己的尸体埋葬了自己的父亲陆继怀,并把他的橙色遗产留给了王翔王子作为他的母亲,躺在冰上,乞求李阳翔掐死老虎来救自己的父亲。〔1002〕〔1000〕这些例子表明孝道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学习以父母为首的祖先的优良道德,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
5、《弟子规》读后感优秀
所谓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规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实践,真干,处处力行弟子规,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学而不习,等于无学。“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末学要感恩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帮助老师们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体现。末学更要知难而进,好好学习和领悟教育的真谛。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能为每位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末学现在最大的目标和志向。
教育无小事,他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将其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心为孩子着想,用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观察孩子,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先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也。用真诚的心唤醒孩子本善的心,让他们顺着天性幸福成长。
但,苟不教,性乃迁,顺“天性”而非“个性”,这两个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其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无私利他,一个自私自利。所以,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知正念,培养浩然正气,为自己培福积福,再造福,那么,他的晚年必定是幸福圆满的。人生最难得的莫过于此。
让末学跟孩子一起努力,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向幸福出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