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评课好句子
1. 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2. 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3. 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 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5. 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6.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7.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8.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9. 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10.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11. 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1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13.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14.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15.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16.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7. 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8.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9.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 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21. 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22. 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3. 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4. 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5.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26. 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7. 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8. 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9. 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30.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31.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2.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3. 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听课的意义:
1、教研科研功能
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
2、激励发展功能
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
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
3、教学诊断功能
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这里的“床”是指教室,“临床”是指深入到教室中去。“临床指导”的操作技术包括观察前活动、课堂观察、观察后材料分析与交谈等三个阶段。
听评课就有“临床指导”的性质。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拓展阅读
1、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课件
教学内容:
指导朗读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
1.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教师贴挂图。)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力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莲叶间。)鱼儿(贴生字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字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
6.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东西南北。
(1)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卡片:聂。)这些鱼儿,一会儿游到东,(出示卡片:东。) 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读生字。齐读。
(3)小黑板出示:譬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
第二组:可田。
(1)(看图。)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可。)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田。)
(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可、叶”。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指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课后反思:
2、小学课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月亮的心愿》教学反思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引出了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情的课文。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片段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设计特别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读的时间,充分去感受读的快乐。然后从同学的评价中去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读,一个学习小组内肯定有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这就可以互相影响。还有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我觉得也很好。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我将近用了20分钟的时间来讲讲班级中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举例说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关心我们的成长的,我们要体贴关心父母长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动得哭了。下课后我又找了几位小朋友谈心。孩子们都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觉得效果来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3、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中华星课后训练题
1、给多音字组词。
劲jìn()jìng()哈hā()hǎ()
纤qiàn()xiān()卷juǎn()juàn()
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A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朗诵时应充满__之情。
B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写出了____________。朗诵时语调要_________。
C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四个排比句表达出了__________,朗诵时语调要___________。
3、阅读拓展。
祖国是什么?
有一天,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脸,问白鸽。
白鸽从天边飞回,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
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松涛回答:是飞越群山的巍峨的长城!
稻穗回答:是等待开镰的金色丰收。
晓风回答: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浪花回答:是乘风破浪竞渡的龙舟。
星星回答:是中秋佳节团圆的月饼!
青松回答:是精神抖擞开屏的孔雀。
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温暖的春风!
孩子笑了,他抚摸着白鸽,用他的心说了一句:
“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黎明!”
白鸽扑棱扑棱翅膀,衔着孩子的心愿飞走了,
显然,它将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
(1)本文综合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去掉,并简要说明理由。
A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笑脸。
B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
(3)白鸽要写上蓝天的“最美的答案”是什么?
(4)请你也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说祖国是什么。
4、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学习重难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课前准备:
做课件准备字卡准备头饰
学习时间:二课时
识字、指导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狮子王》主题曲。
2、师:(指着图片)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答:狮子王辛巴)
3、师:你们喜欢它吗?今天这位森林之王把他的两个孩子带来了,你们想知道它两个孩子的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两只小狮子》。
4、读课题,指导读准狮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趣味识字:
1、读字卡正音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你们瞧,这些字宝宝都抢着和大伙交朋友呢!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做开火车的游戏吧!
2、同桌合作认字
刚才,同学们借助汉语拼音认识了这些字宝宝。下面,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检查一下你的同桌不用汉语拼音还认不认识这些字?把书翻到122页考考他吧!
3、检查读音
这些生字你会读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师贴字卡,生认读)。
4、学生自主识记字形
这么多字宝宝你们都能读准,真了不起,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他们的呢?说说你最会记哪个字?
5、读生词
两只可爱的小狮子看到你们和这些字宝宝玩得这么开心,它们也想参加,咱们来帮帮它们和这些生词交上好朋友吧!
四、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同学们和字宝宝玩了这么长时间,这两只可爱的小狮子缠着老师要和大家见面。你们瞧,它们来了。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谁来当小老师介绍一下:
1、学习第2自然段
A、看课件,说一说。
B、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3-6自然段
A、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B、指名读,评价。
C、指导朗读。
D、再次分角色朗读。
3、学习第7自然段
A、指名读,谈感受。
B、指导朗读,明白道理。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回家把课文读熟,准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2、拿一张报纸,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今天所学的14个生字,读给他们听。
5、四年级语文《一路花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则寓言故事蕴涵的寓意是: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题目本身就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赞美了那些能为他人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人。寓言虽然浅显、简短,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值得我们和孩子深思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段特点,我在本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破水罐的三次心情变化。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故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同时结合“三步导学”呈现了一个任务:体会破水罐的三次心情变化;学习课文,明白寓意。紧跟着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和策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重点注意破水罐和挑水工的对话,找出描写“破水罐心情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读挑水工的话,想想挑水工要告诉破水罐什么?(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同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但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写下自己的感受,其实就是寓意的揭示,学生无法动笔。
此时我才觉得自己对学情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有些拔高。针对此我在泰山庙小学磨课时进行了第二稿的改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1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