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经典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6:57

苏东坡经典诗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少年成名,二十二岁即中进士,二十六岁又入制科第三等,科考可谓是一帆风顺,但在仕途上他的一生却是大起大落,坎坷异常。宋神宗熙宁四年,由于与推行新法的王安石等新*人物政见不同,苏轼请调离京任地方官,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宋神宗元丰二年,他因“乌台诗案”入狱,几乎送命,后在众人的说情下才免于一死,次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转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宋神宗又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太守,十余日后出任礼部郎中,同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神宗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开始重新任用旧*人物,史称“元佑更化”,苏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升三次官,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成为正三品的大员,离宰相仅一步之遥,达到了他*生涯的最顶峰。但此时苏轼发现他与旧*领袖司马光的政见上同样有着较大的分歧,司马光病逝后旧*内部更是爆发了著名的“洛蜀*争”,让苏轼对*深感厌倦,再次请求外任。元佑四年,朝廷终于同意苏轼的恳求,让他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军浙西,后相继出任颍州太守、扬州太守、定州太守等职。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圣,开始重新推行新法并大力打击元佑大臣,新一轮的*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了苏轼的头上,绍圣元年四月他以“讽斥先朝”的罪名被贬至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即贬至惠州,绍圣四年再被贬至儋州(今海南岛),流放到“天涯海角”。直至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召还,次年即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六十五岁。尽管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他在文坛上却光耀后世,成为不朽的大文豪:他的散文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皆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书法自成一派,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他的画也很有名,善画竹石,师于大画家文同却又自具风格;他的诗富有新的生命,具有新的境界,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为北宋的代表;他的词更是豁达豪迈、立意高远,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后来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中国历史上,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典范,他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精神,性格正直、乐观而又豁达超然,一生际遇坎坷却始终屹立不倒,无论身居何处,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他一生反对新法却并不全面否定新法,而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持肯定态度;他在地方任上也有着很好的政绩,能够兴利去弊、造福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屡遭不幸的一生之中苏轼的精神境界得到了不断地升华,他在去世前曾作《自题金山画像》一诗,可说是他对自己一生所作的一个最好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诗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词精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拓展阅读

1、描写赞美州美景的句有哪些唯美古

1、闲寻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2、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3、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4、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乾隆《唐寅桃花庵图》

5、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6、君到姑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君到姑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0、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1、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12、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5、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17、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19、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20、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2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2、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3、《乌栖曲》

唐·李白

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方渐高奈乐何!

24、《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25、《正月三日闲行》

唐·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2、中国赏析

1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这首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2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的小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宋代〕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3、中国赏析

1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宋代〕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原野里成片的青山景色清幽,这些前人留下的土地都已被后人接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接收这些土地的后人先不要欢喜,还有等着接收这片土地的人就在后头呢!

2灵乌赋范仲淹〔宋代〕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4、搜集关于爱国的古名句大全 最的反映爱国的古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 (宋.郑思肖.《二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屈原.《离**》)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凉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病起书怀》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别云间》

年代: 明 作者: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正气歌》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中国赏析

1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一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点击查看更多苏东坡经典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40991.html

热门阅读

  1. 祝福感恩节的个性节日签名
  2. 《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 小学生冬天日记三则
  4. 执着成就梦想励志美文
  5. 轻吟蝶梦谁且聆听美文
  6. 不抱怨的世界的读后感范文
  7. 李清照《念奴娇》全词翻译赏析
  8.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9. 九月九日重阳节送给长辈的祝福语
  10. 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11. 201年4复活节快乐微信祝福语
  12. 巧取报酬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3. 精选圣诞节搞笑祝福短信
  14. 企业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15. 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