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悲剧的一生——《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这个悲剧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如何在一系列外部以及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而自掘坟墓,走向灭亡。在我看来,祥子的悲剧是已经注定的,他注定悲剧的一生的成因归为以下四部分:
一,社会因素。这个因素是导致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北平城里,祥子处于社会下层阶级,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血汗为生来赚取糊口的钱。虽然地位低下,同时因为自己的不“合群”而被其他车夫排挤,祥子始终怀着自己的梦想——拉上一辆属于自己的体面地车。一个有着美好梦想的车夫,在加上其自身的辛勤能干,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似乎一个踏实苦干的人力车夫始终斗不过命运。祥子靠自己的努力买上了自己的车,但没过多久却被人给抢去了。但祥子并没有气馁,又重新积攒钱来买上第二次车,但幸运之神没有垂青他,第二次的继续又被侦探骗走。似乎全社会都在从祥子这样子的劳苦人名大众身上压榨血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祥子的正直善良和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
二,婚姻因素。祥子的生命里,出现过一个精明的女人,那就是虎妞。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是刘四爷的独女,但却长得一副男人样,在车场里帮忙。年过三旬的虎妞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一个男人看上她。虎妞怕自己的父亲重新娶个后妈生个孩子,带走一切财产。于是她想要找一个男人和自己结婚,并在老头过世以后两人一同继承老头的所有财产。而老实憨厚的祥子刚巧是不二人选,成为了虎妞手中的一颗棋子。虎妞的陷阱与欲擒故纵,让祥子无处可逃,同时她也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促成人物。在虎妞怀孕后,祥子因为一种做父亲的情感而对生活产生希望,但却随着虎妞难产死去而灰飞烟灭。
三,爱情因素。祥子的生命里,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她虽然也和虎妞一样,不是一个干净的女人,但却是祥子真正爱上的人,她就是小福子。小福子虽然是一个娼妓,但她的灵魂却是高尚的,她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弟弟才走上这么条路。同时她也那么要强,那么不向黑暗的社会屈服,祥子自身也不认为自己是干净的。就是因为这一切,让祥子爱上了她。在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可是,随着这唯一的支柱的死亡,祥子彻底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
四,个人因素。在所有的因素中,本人认为,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祥子的不善言语,祥子的不懂人情以及祥子的不懂变通与那个社会不相符。在那个社会里,有一点小口才才能混得好一点,而祥子却将自己的思想埋在最底层,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去改变自己不善言语这个缺点。同时,祥子不懂当时的人情世故,不知红白喜事的送礼,不懂如何为人处世而导致许多时候孤立无援。而关键是,当时的社会,人力车夫的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那么,靠着年轻资本的祥子完全可以改行换业来重新规划未来,何必对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情有独钟?
拓展阅读
1、初一《骆驼祥子》精彩的读后感
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阅读了许多书目,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骆驼祥子》。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祥子让我感触颇深。
《骆驼祥子》一书出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笔下。全书讲述了来自农村的祥子想通过自己的一把力气买到车,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却被自己经历的“三起三落”不断打压,最后沦为社会*的故事。通过最初自尊要强的祥子与最后堕落颓废的祥子形成鲜明对比,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初读这本书,看到孙侦探要挟祥子那一段时,我便觉祥子命运之悲惨。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这是祥子“第二落”时的片段。祥子有他的梦想,老天爷却待他不公,始终要将他的梦想破灭。“祥子看到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此时的祥子已逐渐陷入金钱的魔咒,而这魔咒也将腐蚀他的心灵。
但祥子对金钱的喜爱却是始终的。
从祥子初次买车时的“死心眼”,到被要挟后的心灰意冷,再到虎妞死后的彻底颓废,最后到出卖他人后的满心欢愉,祥子的经历始终与钱密切相关。但金钱真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吗?*不是。
每一枚硬币都冰冷、面无表情,每一张钞票都脆弱,不堪一击。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仅充斥着它们,将是乏味、苍白、可悲的。祥子正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已被金钱冲垮了思想、腐蚀了灵魂。
金钱是成功房屋上的一块砖,却不是奠基石;只能为其添砖加瓦,却不能扎稳根基。只有当他的生活是快乐的、是真实的、是有灵魂的,到那时,他才能真正砌好成功的屋顶。
我想,如果当初祥子不奢望于“我有车”,而是能满足于“我在拉车”,那么他的这一生会真正快乐、充实地度过。
2、初一《骆驼祥子》精彩的读后感
最近拿起了《骆驼祥子》这本书。《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域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孤身一人从乡下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苦干三年,终于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可是不到半年,他的爱车被抢。于是他又拼命拉车,攒钱准备买新车,但辛苦得来的钱却被入搜去,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那是以自己的婚烟为代价的。后又因为老晏办丧事卖了车。最后他又失去了落爱的小福子,再也无法鼓起努力生活的勇气,堕落成为社会垃圾。
第一次看完了我很不理解祥子,为什么他要放弃自己的希望呢?会什么不继奋斗呢?如果他继续奋斗下去,终有一天他会拥有辆属于自己的车啊。直到今天再读这本书,对祥子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是他没能力,是社会制度不允许。重新再读这本书,我感觉以前的我是那么的单纯和幼稚。现在理解那是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并非自己想生活成什么样就能达到的时代。对生来就命苦的人们来说实属不易,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要拼命换一口饭吃,解决温饱问题就是他们最基本的理想,就算祥子没有放弃,但到头来大家都一样,只会落得相同的*!
我们这一代更应感谢现在的社会,作为青少年,有书读,多读书,读好书。而且到处都有社会的关爱、家庭的疼爱、好友得鼓励!所以我们不能负新中国对我们的厚爱和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3、初一《骆驼祥子》精彩的读后感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满怀希望来到城市的健壮车夫,历经一次次打击,燃起的希望不再复燃,岁月带走祥子健壮的体魄,使祥子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一个行尸走肉的精神。
骆驼祥子一书带给人极大的感触,老舍通过描写社会底层代表——祥子等人,对旧社会指出深深的批判,祥子等人无一不想自个儿过得好,在最后在怎么思想单纯质朴的祥子也看出来:自己不过是个蚂蚱,纵使有翅膀,也不会有成就,更不会有好的前途。
书中精华再三提到了三起三落,每当祥子有了希望,最后都会破灭,当祥子最开始兴致勃勃的用积攒多年的血汗钱买下来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时,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前途更是光明的,同时也因此完全摆脱了车场的剥削,却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直接变成了苦力壮丁,失去了自由。
祥子趁着一次机会逃脱成功,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纵使遭到虎妞压迫,受他人嘲笑和冷落,但是他始终相信着,自己是个好人,始终是有回报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命运总是拿他开玩笑,不久祥子生了病,无法再拉车挣钱,这对原本贫困的祥子一家更是雪上加霜,因为家境的贫困潦倒,虎妞即便难产也没能及时送去医院,最后死于家中,祥子不得不卖车为虎妞举行葬礼,却不想,没过多久,小福子也接连死去,这一切改变了祥子,从此祥子开始行骗,混日子懒懒散散,爱贪小便宜,为人极差,与最开始的形象截然不同,祥子曾与命运做抗争,可最后都是白费力气,不得不接受这是事实。
4、初一《骆驼祥子》精彩的读后感
大漠孤烟很直很直,犹如一个大大的耸插苍穹的感叹号,叙说着无言的沧桑。长河落日好圆好圆,苍凉和悲壮一览无遗地泻在茫茫*上。驼队,总也络绎不绝,负重跋涉在漠漠沙原上,不甘寂寞的驼铃在夕阳下,叮叮当当……
生逢末世,清朝在内忧外患的夹攻下已成残灯末庙,气息奄奄的老舍先生是以平民而跻身文坛为数不多的文学佼佼者。可见《骆驼祥子》浓郁的古都风情,市井气息在老舍先生的妙笔生花下使京腔京韵的《骆驼祥子》散发出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在文学上何等显赫,让中国文学真正拥有了劳动者的穷苦世俗社会风情的“谭叫天唱《定军山》”。
车夫的圈子,大杂院的生活,随同祥子的命运走向绝望,走向暗淡。祥子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也带着自己一份勤劳和坚忍走向了我们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祥子认准了“拉车”一行,凭着他的坚毅和率性,终于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坚韧不拔、恒心和毅力不正是做人处事之道?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时社会环境是军阀混战,容不得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匹骆驼。但是风雨吓不倒祥子,他倔强地反抗着命运,克己地拉车重新白手起家。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正如俗语所言,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那么平坦的,千辛万苦得来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圆车梦再次成为泡影。为了追求自己一直向往的理想,他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车子,但这一次是以和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加之又失去他喜爱的小福子,连遭生活打击的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它不再像从前那样以拉车为豪,它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qlj.top/articles/55990.html